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通货膨胀无法降低银行坏帐反而会引发存款挤兑和银行破产----评草庵居士的经济"良方".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通货膨胀无法降低银行坏帐反而会引发存款挤兑和银行破产----评草庵居士的经济"良方".   
爱国者捣蛋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通货膨胀无法降低银行坏帐反而会引发存款挤兑和银行破产----评草庵居士的经济"良方". (1200 reads)      时间: 2003-12-09 周二, 下午9:0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爱国者捣蛋 居士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坏帐?如果由此发生储民挤兑银行会倒闭的! 12/9/2003 07:02 [Click:0]





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坏帐居高不下,除了经济制度问题外还有政治制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银行本身的治理结构上的不合理,政府对银行和国企业务的行政干预,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官员的腐败所至. 草庵居士先生给中国政府出的主意竟然是放纵20-25%的通货膨胀率,来充抵坏帐,这无异于是饮鸩止渴,这个主意实在是够损的.



1. 政府已经向银行注入了大量资金,这种由政府出面直接替商业银行充抵坏帐,以提高银行自有资本金(不管是通过增加资产,或是政府贷款方式)就已经是在以民养蛀了. 因为政府的钱都是税款,它来自纳税人,而银行通过官商勾结,不知道养肥了多少贪官和不法商人? 现在再通过通货膨胀嫁祸于民实在是没良心的做法.



2. 银行坏帐说到底主要是企业亏损所至(当然也有比例过大的超期投资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社会项目和贪污所至),通货膨胀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和帐面收益,可是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原材料和人工都会大幅度增长(大概滞后半年左右),这样企业就会重新回到负效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亏损的问题,也就同样无法解决银行的坏帐.



3. 由于通货膨胀,比如20%,社会会出现疯狂的购买囤积的现象,就会发生挤兑银行存款的现象. 之前的长期银行存款的利率是4%左右,现在通货膨胀率是20%,谁还愿意把钱放在银行? 如果这种挤兑现象发生,银行会在坏帐如此高的情况下(如果是居士所说的70%的话),会短期内无法兑现而只能破产,这对四大国有银行来说将是一场恶梦!



4. 由于通货膨胀,企业投资会大幅下降,因为企业无法做出下一期的财务预测,从而会收缩投资,这样会使下一轮经济增长停滞.



5. 通货膨胀的同时采用固定汇率,就会发生在阿根廷,墨西哥出现的汇兑危机(中国的外汇在资本项下不能自由兑换,还好一些). 企业的出口意愿会降低,因为价格倒挂(在汇率不变的前提下),进口剧增(社会需求短期膨胀).



6. 最风险的还不是经济层面的,而是政治层面的.通货膨胀首先冲击的以社会保障为生的地层人民,比如以养老金,退休金,最低社会保障金等维持生计的人,包括退休工人,下岗工人等. 对于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人来说,也将是不堪忍受的经济打击,这将是已经怨声载道的中国社会添加上压死骡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剧烈的社会动荡和民间骚动会引发社会危机.当然,这也许是推动中国政府实行政治改革的最好时机,但是,一但社会失控,会产生长时期的社会动荡.



草庵居士给中国政府出的是个自杀性的经济主意,几乎没有哪个经济学家会出此下策,特别是上来就是20%-30%的通货膨胀率,实在是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只有蒙古大夫才会下此猛药,这哪是在治病,这是想早点结束病人性命呀!



我认为,就是在现在中国银行坏帐高居不下的情况,中国政府仍应该保持头脑清醒,应采用治本的量方.我给中共开一付,看看是否对症!



短期:

1. 银行坏帐来源之一是企业亏损所至,如果降低企业的亏损面,银行的坏帐自然就会降低.中国政府现在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幅太大,24%远远超过的GDP增长的速度,是在与企业争利. 同时由于政府财政收入高,各级地方政府才有资本去腐败和乱上不符合国家经济水平的面子工程. 政府应该考虑降低企业的税赋,让利于企业,特别是非三资企业.这同样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从而间接降低企业亏损面和银行的坏帐.



2. 银行坏帐来源之二是贷款质量差所至,应该以提高对银行贷款监管措施. 建议,在每个省成立人民银行的地区贷款监管机构,独立于地方政府和各商业银行地区分行的贷款评估机制. 定期招开由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商业银行代表等方面参与的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资金使用评估,以前一年的投资效益作为第二年的投资指导. 严格管理投资项目和贷款的质量.



3. 降低人民币汇率(从8.3兑一美元下调10%到15%),使人民币窄幅升值.它的直接作用是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利润利(扩大了企业的盈利面),降低了进口企业的成本(非出口企业的成本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以减少银行坏帐. 同时还可以普遍提高国民的购买力,又不会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在短期内产生影响,而在长期来看,对出口企业的产品调整也是有好处的.



4. 下放银行的人事权力,实行股份化,从治理结构上将国有银行商业化,企业化,以杜绝政企不分对银行业务的行政干预.同时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机制,从香港引入银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制度.



4. 加快香港银行业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在全面对外开放之前,首先放香港银行进入人民币业务,占领国内的金融市场,并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贷款质量.同时避免一但国有银行顶不住时,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冲击,增加银行体系的生存力,也提高了银行的业务水平.



长期:

1. 彻底转变中国政府现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政府职能和国家政策.政府是服务机构,不是企业,不能直接参与经济建设,这和政府的职能不符.应大力裁减政府对经济的参与程度,把经济建设的责任甩给企业去做,而政府确实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比如建立市场的信誉机制,建立资产评估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和保障社会治安.



2. 降低政府消费在国家GDP中的比例(占GDP20%,多是没有经济效益的超前消费),减少政府在经济层面的财政支出.腾出钱来转而投入到教育,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可保障经济持续增长的社会服务项目中.把中国现在的政府主导型的超前型经济投入,转变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核算协调型的经济,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因为政府主导型的消费是经济效益最低的,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3. 转变政府财政收入来源. 建立以国民个人收入税为主要政府收入的税收体系,从而确立政府为民服务的经济地位. 变拔罗卜式的财政来源(从企业受税)为割韭菜式的财政来源.使各地方政府真正成为纳税人的公仆,从而遏制腐败(当然真正的遏制腐败必须从政治制度下手),切断腐败分子的经济来源,并交给社会去监督(而不是从党内监督或是政府监督).



我自信这些措施是合适的和可行的,这是治本之策而不是纯粹从帐面上玩手脚,使国家经济崩溃. 草庵居士的药方实在是虎狼之药,对中国现在如此虚胀的病弱之身,真是风险大大高于效益.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06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