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信访洪峰!朱学渊代胡锦涛同志批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信访洪峰!朱学渊代胡锦涛同志批复   
朱学渊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信访洪峰!朱学渊代胡锦涛同志批复 (637 reads)      时间: 2003-12-09 周二, 下午10:0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家宝、庆红及常委诸同志:



读了信访部门的报告,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



出现了很好的势头,但在广大干部的头脑中也产生了一种“急富”的



思想,因此违法乱纪的现象层出不穷。中央三令五申,可是各级同志



都听不进去,或者很不得力。在对待“发展”和“稳定”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要有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思维;对于“发展”超越了群众所能



容忍的“不公平”的限度时,出现动乱的可能要有所警惕。特别是在



征用土地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十分审慎。应该说,在过去的二十年中,



我们对这些新出现问题估计不足,在经济上经验很多,在政治上教训



不少。许多同志在贯彻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伟大战略思想的



同时,又忽略了他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实事求是的作风。锦涛



学渊同志代拟







信访洪峰!信访洪峰!



中国今年的信访浪潮,是多年来改革与发展矛盾积压的后果,对于致



力革新的新领导人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推进政治改革的



难得机遇







了望东方周刊最新一期报导说,2003年冬天的北京比往年气温要低



得多。从未在北方过过冬的浙江缙云县新碧镇下小溪村农民方卫强,



首次站在凛冽的首都北京街头,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寒冷与害怕。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方卫强和他的一些乡亲逼向“逃亡”之路。今



年初,缙云县政府一纸号令,新碧镇的4000亩良田即被征用为工业



开发区用地,在村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各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



会主任们在两天里陆续签了字。村民们的抗议随之而来。方卫强说,



在他们两次进京上访,取得国土资源部等要求取消征地令的批示后,



当地征地行为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加快推进。11月24日,来自好几



个村的1000多位村民与600多名武警、联防队员、民兵和干部发生



了冲撞,"30多位村民被打伤,但警方人员受伤的可能更多"。之后,



方卫强被按上"聚众闹事"的罪名,遭到搜捕,他逃到了北京,并继续



上访。



在方卫强逃走后的第二天,他的从未参加过上访活动的父亲和刚刚从



外面做生意回家的两个弟弟被抓到镇派出所,两个弟弟在遭到暴打后



被放回家,父亲则被关押起来,连续5天不让睡觉,公安要求他承认



跟儿子一起"聚众闹事",或"让你儿子回来自首"。许多村民都像方卫



强这样四出逃亡。方卫强在电话中被村里人告知,县公安局为了早日



抓到他,成立了专案组,"迟早要弄死他";下小溪村的支书扬言,要



抓满200人为止。





信访“寒流”



来自全国各地的上访大军,在首都北京汇成一道道强劲的"寒流",每



天流动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国家信访局、中纪委、国土



资源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权威部门之间,



刺激着出没这些高墙大院的人们的眼睛。对于各大机关的卫兵来说,



一些上访者凄惨的形象和无助的面孔,已不新鲜。但2003年7月份



以来出现的信访高潮,却是机关里的人多年未见的。





在经历过3次上访后,连方卫强自已都承认,他的不堪经历在众多的



上访者当中,只能算是很普通的一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



的一位搞了十几年信访工作的副局长,指着门前聚集的上访者,不无



感慨地告诉《了望东方》记者:这些上访者当中的新闻源,足够你做



几年的!



据《了望东方》拿到的一份权威官方资料,仅从今年7月1日到8月



20日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到北京市委门前上访的就达1.9万人



次,群体上访达347批;到中纪委门前上访的人员达1万多人次,群



体上访453批,平均每天达100多人,最多一天达到152人,创改革



开放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这些上访案件中,40%是反映公检法机关问题的,33%和政府行政工



作有关,13%反映单位腐败,11%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还有3%的人



被认为"属于精神错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提供给《了望



东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到11月26日为止,共收到



上访信件52852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五分之一;其中新信33369



封,重信19483。在同一时间段,来全国人大信访接待室上访总件数



为1706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三分之一。





另据官方人士披露,第一季度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以上



三级党政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5%。其中接



待群众集体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上升9.9%和5.1%。第二季度,



受非典疫情影响,各地信访量有所下降。但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各



地信访量又迅速回升。6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北京“双解除”)



至9月30日,国家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批次、人次,同比分别上升



67.3%和58.4%。其他地区群众来访特别是群众集体访上升趋势也很



明显。





国家信访局周占顺局长11月在接受新华社《半月谈》采访时,公开



承认"今年以来,群众信访总量仍呈现上升趋势"。周占顺特别指出,



近期以来,群众集体访、重复访和群众赴京访上升幅度大,人数多、



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行为激烈,在一些地方和行业引起连锁反应,



严重影响首都北京和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在此次访谈中,周占顺提出了引人注目的4个“80%”:在当前群众信访



特别是集体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



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



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的;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



也可以解决的问题。



曾在进京信访排行榜列第一的辽宁省有关高官对外坦承,该省进京上



访者90%以上是有理上访,上访者中年龄最大的82岁,上访时间最



长的达三四十年,95%是老上访户,上访案件中有三分之二为涉及司



法机关的案件。



对于周占顺的4个“80%”,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局长狄济洪



告诉《了望东方》表示“基本同意这种表达”。他并指出,就重复上访



率和群体上访率来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的统计数字要比



国家信访局的高得多,“信访工作的严峻性可见一斑”。



舆论界人士还认为,作为国家信访局的局长,周占顺的表态显示了新



一届政府对信访工作非同往常的重视,他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多数



上访者有理”这一基本事实。在以往,信访话题是属于绝对敏感范围。



一些地方官员长期习惯以打压的方式对待上访者,有的地方甚至打出



“严厉打击越级上访”的标语。





分析人士认为,忽然到来的非典疫情,使得一些上访案件积压下来,



是造成7月份以后信访量反弹的原因之一。不少人认为,胡锦涛、温



家宝等领导人在处理非典疫情期间,所展示的亲民形象和新政作风,



提升了全国民众对于改革的寄望和政治预期。



在永定河畔被寒气笼罩的信访村、在游泳池8号国家信访局门前、在



前门大街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访局门口,许多接受《了望东方》



采访的上访者,无论是满头银发被北风肆意吹刮的老者,还是面容焦



暗、衣裳褴褛的妇女,竟然大都能复述出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执政为



民”、“三个代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群众利益无小事“等的讲话。有上访者甚至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



报纸,向记者朗读胡锦涛的“七一”讲话:"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



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



落脚点。





“这些让我们心里听着暖呼呼的。”他们说,目光看上去迷茫而又执



着。



全国各地汇集而来的民意期待,每天都在刺激着中南海的神经。分析



人士认为,国家信访局长周占顺的“大胆”讲话,不是没有“来头”的。





据悉,今年4月14日至7月21日,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等中央



领导人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减少群众“重复来访”和“集体来访”



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一时间,信访成为国家各权力部门的头等



大事之一。国家信访局先后于8月至9月间召开两次会议,探讨如何



遏止重复上访事件和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全国政协常委会在11月



20日首次就信访工作召开专题研究会议。遭信访投诉较多的公安部,



也在8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对信访



举报积压件的集中清理工作。







中央领导人指出,政府今后的一个重心工作,就是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依法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诉求,在实践中体现出执政为



民,维护社会稳定。



多年来群众强烈反映的问题,社会上多种抗争呼声和活动,再次对政



府敲响警钟:危机就在面前!新一届中央政府要求各级官员们“增强忧



患意识,确立社会危机感”,对信访问题"确立正确、科学、认真的态



度"。



中南海的这些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达到社会各界,使一些“老上访”



们升腾起热望。



权威人士将上访者反映的问题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一是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其中,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



工资、职工下岗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不到



位等,是集体上访中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二是"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主要是反映一些地方农



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农民负担没有明显减轻;一些村组财务



管理混乱、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一些地方违规征占买卖土地,补



偿标准较低且被层层截留克扣,失地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乡村基层



干部作风粗暴,干群之间矛盾突出。



三是涉法涉诉问题。主要是各类纠纷、不服法院判决等。这类问题积



案较多,重复来信来访量大,长期滞留上访的人多,已成为长期困扰



各级信访部门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是城镇拆迁安置问题。主要是反映在城镇建设、拆迁等工作中不严



格依法办事,补偿和安置不合理,拆迁户不能及时回迁,房地产开发



不规范等问题。



五是反映干部作风不正和违法乱纪问题。



六是基层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主要反映一些地方借机构改革增加编



制、增添副职,或借竞争上岗收受好处、安排亲友,以及精简分流搞



一刀切等问题。



七是环境污染问题。搞建设急功近利,破坏了生态环境。



八是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要求解决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问题。近期此方



面人员信访活动较为频繁。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学专家在分析这些严峻形势



时说,“在信访面前,人人都是无助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法官



被不合理地撤职,可是这个法官却不知道上哪儿告状。



分析人士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清醒认识到,今天的上访潮,在很



大程度上是源于多年来中国社会系统性和结构性矛盾的积累。在GDP



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积累和扩散。



国情专家胡鞍钢等人早在1999年就发出严重警告,称中国将再次进



入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着的城



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最大



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4708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