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式谎言治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式谎言治国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34

经验值: 20214


文章标题: 美式谎言治国 (766 reads)      时间: 2003-12-02 周二, 下午6:13

作者:bystand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式谎言治国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军事、经济及综合国力上都独占鳌头。超级大国公民的优越感令美国人变得过于乐观和自以为是。他们相信幸福和快乐都是必然的,纵使遇上什么困难考验,最终都必定逢凶化吉。不过,倘若逆境延续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他们就会开始恼怒和抱怨。他们不会反省自己的不足和缺失,却喜欢在困恼时找宣泄愤怒的对象,将过失和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美国人的这种性格特质,很容易被政客利用来达到政治目的。譬如在海湾战争、贸易保护主义和双赤危机等问题上,布什政府就一再歪曲事实,将自己一手造成的恶果和问题怪罪他人。



以爱国主义和民粹主义作为手段捞取政治本钱,是混水摸鱼的政客惯用的技俩。当年希特勒就是以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赢取民众支持,藉此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今天布什同样以捍卫美国人民的利益为名,夸大伊拉克的威胁,以虚假的情报混淆视听,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案,对主权国发动侵略战争。攻占伊拉克和推翻撒达姆政权之后,布什政府始终无意让联合国接手处理伊拉克的管治问题,反而计划将反恐战争升级,企图以武力手段迫使其他中东国家实行“民主”。部分美国人现在才明白,自己的国家正逐步陷入类似当年越战的泥淖之中。他们开始意识到所有美国人民都要为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庞大的军费开支,愈来愈多的人命伤亡,恐怖份子的报复威胁,和国土安全法对自由的种种限制等等。唯一能够从战争得到好处的人,恐怕就只有最初鼓吹发动战争的政治利益集团!



最近,布什政府继通过对中国生产的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管制后,又宣布针对进口的中国彩电征收反倾销税,目的据称是要阻止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流失到工资较低的中国大陆。但是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来,贸易保护主义论的据根本完全站不住脚。首先,从中国进口价廉物美的产品,直接得益的是美国消费者。美国本土生产商面对进口产品的竞争,应该设法削减成本以提升竞争力,又或者将资源转投到成本效益较高的生产项目上。至于那些因为经济转型而失业的工人,应该明白以他们偏低的学历,在全世界任何一处都再不可能找到时薪二十美元的制造业工作;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薪酬较低的服务行业工作,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护主义不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令资源错误投放到缺乏成本效益的生产项目。况且,对中国实施制裁,根本就不能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只会令生产工序外移到其他低生产成本的地区(例如泰国)。如果中国采取报复行动,更可能引发无止境的贸易战,对双边贸易关系造成严重损害。



数十年光景的繁荣令消费主义成为美国人的共同信仰,政客都知道要争取选票和民意支持,就要让消费者无忧无虑地尽情消费。大部分美国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故此一直没有养成储蓄的习惯,把收入花光之后就靠借贷度日。二零零零年科网泡沫爆破后,不少人的纸上财富都化为乌有,于是联储局主席格林斯平便以对抗衰退和防范通缩为理由,大刀阔斧地连续十三次调低利率,透过增加货币供应和源源不绝的低息借贷,达致催生楼市泡沫和刺激经济的效果。楼市畅旺产生的财富效应,加上布什政府的减税和退税方案,大大提升美国人的消费意欲,进口产品的需求急增更令外贸赤字屡创新高。估计本年度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会超过五千五百亿美元,大约相等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



要增加角逐连任的胜算,布什认为现行的减税和退税措施还不足够,所以便向国会动议在未来数年内再将总数达一万七千多亿美元的税款退还给纳税人。但问题是,自九一一恐怖袭击后,用于国土安全、反恐战事和振兴经济的支出不断上升,政府库房已把征税所得的储备花得七七八八。然而,掌管财务的政府官僚跟典型的美国消费者完全一样,根本就没有量入为出的基本概念,结果财政赤字就像滚雪球般不断膨胀。在大选举行之前,布什政府显然不会考虑任何削减开支或者增加税收的方案,联储局亦必定会尽量配合布什竞选连任,把利率维持在偏低水平,让消费者继续沉醉于经济复苏的假象之中。布什政府和联储局这种刻意取悦民众的政策,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将「双赤问题」(即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推向危机的边缘。



经济学者推测,本年度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军费开支在内高达七千多亿美元,相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的7%。前任财政部长奥尼尔(Paul O’Neill)委托美国企业研究中心(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进行的研究更显示,美国政府的总财政赤字已经超过四十四万亿美元。赤字预算令库房面对沉重的压力,增发债券成为应付庞大开支的唯一办法。可是,美国债券似乎愈来愈难找到买家。投资评级机构穆迪上周就发出警告,指美国联邦政府必须设法改善财务状况,否则现时AAA的债券评级将会岌岌可危。此外,美国独断独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令到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减持美元资产,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令美元汇价出现下滑的风险,都令投资者对美国债券望而却步。目前美债的主要买家是亚洲地区的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原因是这些依赖出口贸易的国家希望藉此纾缓贸易顺差对汇价构成的上升压力。事实上,假如这些亚洲国家减少或停止购入美国债券,美国将会立即失去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动力,双赤危机的种种负面影响亦会即时浮现出来。



布什政府在军事和外交策略上愈来愈偏离正道,仗势凌人的作风更经常令国际社会反感。美国人一向给人亲和友善的印象,可是不管布什或其内阁幕僚到哪里出访,都像过街老鼠一样,惹来大规模的反美示威。在贸易问题上,保护主义跟自由贸易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将贸易赤字归咎于出口的国家,就更加是强词夺理。经济方面,靠滥用信贷和赤字预算制造出来的繁荣,本来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当债务问题到达积重难返的地步,长期处于失衡状况的金融体系就要面临一发不可收拾的灾难。不知当危机出现,人民怨声载道之时,狡猾的政客又会找谁做替罪羊呢?



作者:bystand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8655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