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阿西莫夫,卡尔塞根,抹布及其它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阿西莫夫,卡尔塞根,抹布及其它
图雅全集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阿西莫夫,卡尔塞根,抹布及其它
(900 reads)
时间:
2002-1-25 周五, 上午3:3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阿西莫夫,卡尔塞根,抹布及其它
图雅
阿西莫夫以写科普作品出名,他的书文革后在中国大学生中很流传。后来又有人盛赞他的一篇微型小说,大意是:一个人在月球上的小屋里坐着,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当时我很奇怪:这只能说是一个开头嘛,怎么能算小说?
可名人就是这样让我们高山仰止,完全摸不着头脑。隋炀帝是靠开运河出名的。有人报天下大饥,饿死人无数。他很奇怪,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想想也对:他这样的人,不这么说又怎么说?名人说话原是该带着点蠢劲才对的。
越是穷,崇拜就越盛行。这事古人最舍得下力。没饭吃可以,但是不能没有神和图腾。所谓叫花子跳舞穷欢乐,越是饿得眼儿绿,越是要围着根儿木头柱子载歌载舞。复活节岛上的穷光蛋们不惦记怎么在岛上开块地,打点粮食嚼谷嚼谷,而是惦记怎么把几十吨重的大石头垒成肥头日脑的神像,好让大家知道朝谁下跪。盖房子,除了皇宫之外,最富丽堂皇的就是寺庙和教堂。皇帝老倌儿老婆多,房子起大点还说得过去。可庙和教堂这种地方又不摆床,钻进去能躲雨就行了,怎么也盖得那么吓人?
科学的昌明给崇拜者们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方便。广播啦,电视啦,报纸媒体啦,打摆子似地发热。一会儿民族热了,一会儿死人又热了。什么都能轮上一回。壮点的把老婆宰了,鞋底子上两面抹抹刀子,往法庭上一站,这叫“辛普森”热。不够壮?没关系,少穿点衣服,憋住嗓子吊两次,这叫“玛当娜”热。这个“热”那个“热”,不断升温。哪天电视上蹦出个吃生苍蝇的,给逗起个美食热,众人一人抓一把嚼嚼,达到“热寂”就踏实了。
阿西莫夫有篇热得烫人的文章,是专写美国国歌的。那首描写战争的叙事诗长得令人恐怖。光唱一遍就能唱伤了心。可阿西莫夫就有这涵养,每次都要带着听众演唱全文。演唱之前,还给讲讲独立战争,讲讲这首歌从成诗到配曲的每一个细节。听众听了那个美国要塞被英国大炮轰得七荤八素的故事,居然也就热血沸腾地跟着唱上了——个别也许有打哈欠的,不过那首歌唱起来口型比较大,有可能也看不出来。据说苏联的飞船载人飞行成功,很使阿西莫夫吃了一惊,于是立志写科普。后来美国真的登月了,不知跟他有没有关系——按理是应当有的,否则美国小学生至今仍然在国际数学竞赛中败北,岂不太令人沮丧。
其实,真正上战场为美国送命的不会是阿西莫夫这类的知识分子。倒很可能是那些热血沸腾的和打哈欠的。人对声波敏感,道理跟微波炉相似。用一定的波作用于对象,使其发热,然后才好泡制。自古以来,凡打仗都用鼓号之类的音响设备,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原理也可以用在反方向上,比如古代的四面楚歌。九零年美国兵把巴拿马的总统府围起来,总统不投降,大兵就用摇滚乐轰炸他。别说,比炮还顶事。轰了没两天,这毒贩子捂着个耳朵自己走出来了。对打哈欠的怎么办呢?也有招。当官的把手一挥,说:杰克,到那边去看看!他便打着哈欠去了,这一去就没有回来——那边刚好埋伏了几个没打哈欠的敌兵。
要统治,这两类人都是可用之材。人人都跟阿西莫夫一样聪明就没法统治了。所以应当多搞文艺活动。文化革命能干十年,各处挂着的大功率喇叭功不可没。记得那时每隔不远就栽根电线杆子,上头栓一嘟噜脚盆似的喇叭。早上六点半开始播放音乐,广播操或是歌曲——内容没关系,只要音量足够大,能让你爬起来,满世界找人过不去就行了。
不少海外知识分子爱谈爱国,一谈爱国,谁也不能让谁占了便宜去。你敢啐点白沫子,我就敢发羊角疯。报章杂志不下于天桥,一打开粗体字就吆喝出来:大伙儿闪开点,这活得我干——中华民族危了,我得拯救拯救。也不知中国招他们惹他们了,没事老用这种亡国灭种的语言咒着。弄不好这也是受了高等教育的过。以前说十数个农民养活一个大学生,那是在使用牛和木犁的中国。美国农业发达,一个农民想必够了。喂上一个大学生,再加上一口生猪,多加饲料,到年底没准还有白饶的。
过去有个故事,说兄弟两个吝啬鬼邀请另一个吝啬鬼来家做客。客人来了,兄弟俩就用手比划个凳子,说请坐。那人无法坐,却蒙主人坚请。最后只好比划个坐的样子,曲着腿,屁股悬在半空,省略了叠二郎腿和晃悠脚丫子。下面的节目是比划敬茶,聊天。那人坚持不走,一杯茶比划过来,他就比划着喝下去。这么比划一会,主人也明白他的意思了:今儿个这主儿是下了死决心,怎么也得蹭顿饭。主人尽量拖延,可时间无情,终于该吃了。做弟弟的人蠢点,两手比划个大饼,说:不好意思,您随便吃点。客人终于沉不住气了,勃然做色说:谁要吃你的饭。起身走了。弟弟便夸口说,不是我这一手,今天亏可就吃大了。谁知哥哥把脸一沉,喝道:你还说,谁让你把饼比划那么大的?某些侨胞的爱国,就类似这种吝啬鬼的聚会。越是不愿为国出血的主越是爱比划大饼。曲着腿,正襟危坐在半空,讲价似地比划来比划去,乍一看还以为是在演出滑稽列传或者儒林外史的新脚本呢。
阿西莫夫玩“热”,同搞科普的卡尔塞根则玩“冷”。一本“核冬天”,冷藏了不少美国人的雄心壮志:原来原子弹不是七月四日的大炮仗,不是可以想怎么放就怎么放的。
那年美国政府决定搞一次大规模的试验,全美各地的和平组织都派人前往抗议。在拉斯维加斯各路人马会齐了,晚上开记者招待会,领袖坐台上,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位三十来岁,头面甚为齐整,讲话冰冷而有逻辑,众人听得不出大气。有个跳舞的叫捷妮丝,眼中一闪一闪,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就是卡尔塞根!”她告诉我,显然动情了。我则趁机跟她借俩角子,钻了隔壁的赌窟。
美国人搞抗议花样多,每有脱光了游行的。我怀疑他们出风头的欲望大于抗议。比如大家在纽约时代广场等待新年,便有人站出来,突然转个身,把裤子脱一下,大家哄笑起来,他也成了名人。他用来磨椅子的那块肉跟新年有什么关系倒没人问了。那次闯核基地倒没这么精彩,只是事先通知警察,请警方把囚车给安排好了,省得到时候犯人太多运不完。警察大发雷霆,说这次你们一下子来了五百,我们囚车和手铐都不够,那也只好逮多少是多少了。这边听了也急,说这可不成,搞抗议容易吗?大老远的,为的就是被捕一次,连这个机会都不给,这也太不仗义了。要不然我们分两批闯,你们先抓一批,等空车放回来了,再抓一批如何?
第二天正戏开场了,基地门口搭了戏台子,底下挤满群众。警察的囚车一溜排开。群众后边是FBI的人马,戴着墨镜,摄象机对着人群转来转去。最后演员终于来了,是几个衣冠楚楚的国会议员。讲话之前先松松领带,然后把手一挥:我对大家(鼓掌和欢呼)的行动(鼓掌和欢呼)……接着又是鼓掌和欢呼——长时间热烈的,好像这帮人存心不想让他说下去。最后一个人讲话时,群众总算抑制了激动的心情。那位是警察局长,该台好戏的总导演。说:注意。排好队,看清楚地上画的那红线,过了线我们就上铐。第一批--现在开始。
那时又看见了卡尔塞根,冷冰冰地头一个走过线去,把手伸出来让警察铐上了。观者一阵鼓掌,余人鱼贯而入。我没鼓掌,不忍心也不好意思。一个穿着长裙的女人颤着嗓子唱起来,大家便跟着唱。那歌是西伯利亚味儿的,有点流放到冰天雪地的凄凉。我问捷妮丝去不去,她说去是想去的,但是因为要付三百块钱的罚金,所以去不起。我拍拍脑袋学了一个乖:这地界犯法是一种奢侈,脑袋形状不够好最好别乱钻。那几个国会议员脑袋生得好,对西伯利亚却没兴趣。同志们上铐的时候,他们钻进车里,开走了。我有些微词,捷妮丝便为他们辩解,说他们有更重要的工作。最后我妥协了,承认这一点跟中国类似,当官的工作是说“到那边去看看”,而杰克的工作是到那边去。
囚车驶往县监狱,我们的车浩浩荡荡地跟着。囚犯好象一群被爹娘宠坏了的纨绔子弟,在车里窜来窜去,把带着铐的手从从窗户里伸出来举一举,看看没事,又把头探出来吹口哨。然后啐一口吐沫,在风中迸散,落到后面人的脸上,于是后面的人也高兴,大家一起笑起来。到了县监狱,小院子里搭起了临时办公桌,两个警察坐着,一个管按指纹,另一个管收钱,这是实行公然的买放:凡交了钱的当场松铐子。院子里煦煦攘攘,犯人都很兴奋,走来走去地令人想起中国北方的骡马交易大会。一个犯人走出来,一堆人便围住他,让他在本子上签名。人缝里看过去,又是卡尔塞根。
捷妮丝拿个相机在一旁徘徊,我问她何以不跟她的图腾合个影。她说不敢开口。我便自告奋勇挤进去,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对卡尔塞根说:看在中国人跟你们几度交手的份上,咱们捏个影?他笑了,说好吧,不过要快。捷妮丝欣喜若狂,赶紧站了过来,我便接过相机,把他们两个捏了下来。我沮丧地注意到卡尔塞根对我们公然的掉包完全无动于衷。也许注意是注意到了,只不过对他来说,我和捷妮丝都可以抽象成数学上的“一”,国籍和性别是我们比较次要的属性。
我们那次抗议在美国各大报都有报导,不过头条报导的不是我们这几百人,而是绿色和平组织。他们只派了一个人,头一天跳伞降落在爆炸的零点。然后用无线电呼叫报社的记者和基地当局来救他出去。这个奇特的构思感动了报社的记者,使他的消息在报纸上的位置占得比核爆炸还大。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只换得了寥寥两行,淹没在抛售女鞋和走失小狗的广告之中,仿佛是排字工犯的一个错误。大家都急了,大骂他妈的怎么风头让他们给抢走了。最后决定,给这个不知廉耻的组织发抗议信。此次抗议活动便以抗议美国政府开始,以抗议另一个抗议美国政府的组织而告终了。
这次行动唯一的赢家也许是捷尼丝。不管别人多如丧考妣,她只抱着个相机笑。有了卡尔塞根的照片,原子弹扔下来,她会在幸福中死去的。
我承认卡尔塞根把我们看成“一”有道理。物理的好处就是有普遍性,中国外国一样好使。比方闹事吧,凡闹事都要聚众。“人多胆壮”,说白了就是得有大量傻老帽才闹得起来。发动世界大战和推翻柏林墙性质固然不同,但都需要一定个数的杰克。这跟核爆炸一样,物质多到一定量之后,加点条件,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把能量释放出来。有人研究耗子,发现笼子里耗子少的时候,只要有吃的,它们就心满意足,彼此也有礼貌。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总有只把脾气坏的开始乱咬,被咬的脾气自然也不会好。最后建立在“今天天气哈哈哈”基础上的社会道德终于崩溃,满笼的耗子咬成一团,通过打架把能量释放出来了。所以聚众是闹事的必要条件,造成“从零到无穷大”之势,事情就好办了。
闹事和打架的正面作用应当得到肯定,它们都是现代社会散发多余能量的一种途径。古代人住得稀,缺乏闹事所必需的各种物理量。古代文献很少有泼妇骂街或是文人笔战的记录。这是因为那时候生产不够发展,大家得花很多功夫找吃的去。那时弄点竹片子也不容易,所以写东西特短,能省字尽量省。这方面的典范作品是易经,竟然精练到了几千年都琢磨不透的地步。烧阿房宫,那么大片房子,让司马迁一句话就把事办妥了。一篇侠客列传,三页两页也就对付过去了。要换今天的小说家,洋洋洒洒几大卷,人都得写死好几百口子,那点事儿还不一定说得清。
现代人口多,生活条件好,这是闹事的基本条件,也是闹事的基本理由。为什么富裕国家示威特多,也爱打仗?原因很多,其中一条:这两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消化。有时引起爆炸不难,伤脑筋的是如何控制它。热度够了,要让它冷未必那么容易。毛泽东花了三个月功夫引爆了文化大革命,却花了差不多十年来冷却它。所以卡尔塞根这样的也有用。他的作用相当于冷却。核反应堆里插俩石墨棒,起到延缓和控制的作用,否则炸得忒猛,点火的人也受不了。
核基地的事过了不少年,我差不多把卡尔塞根这个人忘了。到了去年,忽然本地出来一个富商,捐出一笔钱,要请当今美国的七位贤人来演讲。我本来对这种无聊事没什么兴趣。谁知有朋友买了第一排的位子,非要一起去。我看看戏单子,上面赫然写着卡尔塞根的名字,不禁一呆:怎么,这主还没让FBI给弄死?又想:冷战都结束了,各国大都停止了核试验,不知他还折腾什么呢?
美国七贤中的头一位是重新定义了“活系统”的智利籍生物学家佛瑞拉,他在哈佛大学混了一阵子,毕业时自认当了哲学家。那天上得台来,先挂了一幅图,用几个猪圈似的大圈,把古往今来的几十个东西方哲学家圈起来了。他用一个小教鞭,在苏格拉底的脑袋上戳一戳,说:这主是西方的,属于比较蠢的一类。又点点以黑格尔为首的一群,说:这些家伙有点进步,谈到东方哲学,仍然是一群傻子。我看他图上很画了几个中国人。老子和孙子对坐,形成一个四世同堂的局面。心想:找死不是。孙子是管掐架的,玩哲学他哪够岁数。至于老子,早让咱们中国人研究的体无完肤了,莫非他还能砍出什么高见?回头讲完了,不妨问他俩损问题,待他招架,再用道德经里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灭他。谁知他教鞭移到东方,晃了几下,最后落在一个名字上,却是达赖喇嘛。
“佛教,”他说,“还是佛教高。”如何高法?有故事为证,说是某日他和几个闲人朝见了达赖喇嘛,在洞里参了几天禅,悟出了视觉的机理,原来和如来佛的教导相一致。至此我才恍然大悟,那几十位哲人都是他用来陪绑的,而佛教之所以高明,是因为能为他所用。明白了这一层,一种佩服油然而生。人嘴两张皮,善于吹牛的主我也算见得多了。可能象他这么跨越东西方,一根小棍子想戳谁就戳谁的还不多见。想来想去,咱们中国能跟他有一比的也许只有大气功师严新一位了吧。严大师这两年常来美国传功,小日子眼瞅着滋润起来了。据说这边这方面的市场快打开了,年前有个中国的风水先生,以会看龙脉为理由申请技术移民,居然给他办成功了。考虑到王若望申请政治避难被拒,应当提醒同胞注意,移民的老三篇:避难,超生,和跳船,现在可以考虑换换了。
第二场来的就是卡尔塞根,还是瘦精精的,两眼贼亮,主题也还是救世。这次不提原子弹了,提家电。你不是用冰箱吗?行。这里头就有危险,冰箱能产生化学物质,放出去能把臭氧层给稀释了。你不是开车吗?开车就得排气,也毁臭氧层!这臭氧听着难听,用处可大。没臭氧层挡着,太阳光照身上,让你们一个个都得癌。您想吧,有多糟心:原子弹虽然不是好货,可总有个办法,只要把神经病控制住了就扔不下来。可冰箱你怎么挡?汽车,冷气,空调机,铺天盖地的挡得住吗?吃臭肉行,也得有人干哪。在美国不开车连门都出不了,你死去?如今做人就这么难,开车钓一天鱼,以为挺得逞吧?美得你。这是给你孙子造癌呢。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都是砍大山的,卡尔塞根比前头那位智利气功师又高一筹,几句一砍,就让你脊背上渗出一层鸡皮疙瘩来。你惶惶然,他却轻轻一拨话头,给来了段抒情的。说是年前他作为康乃尔大学天文研究室主任,美国宇航局顾问提了一个要求,让从“哈勃”卫星上传张地球的照片下来。宇航局的人说这个工作可艰难,角度得对合适喽。否则一个不留神,对到太阳上,当时就能把值好几卡车美元的设备给烧穿了。可卡尔塞根非要照,最后只好照了。他把这个照片捏在手里,用放大镜看了半天,居然给他琢磨出来一个道理。
在他的照片上,地球是一个很小的亮点,不注意还以为是落了粒灰,一口气就能给吹没了。可道理也就在这儿,你可以想很多,可以想到一切。从猴子站起来走成人,到人弯下腰,象猴子一样钻进汽车;从古往今来一切的英雄和胆小鬼,到人类所有的欲望和愿望;从亚马逊河珠穆朗玛峰,到伤寒杆菌爱滋病毒,壮丽的和雄伟的,卑鄙的和渺小的,你们想什么都行。可你们和你们所想到的一切跟宇宙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一切不过被这么一粒灰尘似的脆弱东西承载着,或沉或浮,它们的命运完全交付给了偶然。人苟活于宇宙中,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你们有什么理由非要把这粒救命的灰尘从宇宙中抹去呢?
他用责备的眼神看我们,我们则仿佛被他卡住了脖子,什么也说不出来。有什么理由?我们哪儿知道。对于我们这些杰克来说,只要鼻子还出热气儿,就以为还活着。到了钟点,有东西喂脑袋,生活就仍然美好。得癌得爱滋不好,道理也明白,可它们来了,我们就楞躲不掉。总之,我们类似于基督教里说的“原罪”——我们的罪过就在于我们是我们。
无论我们如何思索,还是想不出来一个非把地球抹了的理由。卡尔塞根的演讲,就在这种痛苦而悲壮的静默中结束了。他十分慈祥地请大家提提问题。憋了一阵子,终于有一个人站起来,问:您曾在纽约时报上说,根据计算,菲律宾火山爆发,产生的烟雾遮住太阳,能使全球降温好几度。后来爆发了,啥事也没有,这怎么说?他面带笑容,说:火山没喷出我计算时用的那么多烟嘛。又反问:预言灾难,是保守一点好,还是乐观一点好?
我突然想到,他的名著“核冬天”也是预言灾难的。
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已经把手举起来了。周围人看我的眼神,好象我长了两个脑袋。纯粹为了证明不是故意捣乱,我问了个问题:宇宙万物,除了基本物质,都经历发生,发展,和灭亡——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人类和其他物种,和地球,太阳系一样,总有一天要毁灭,这个咱扛得住吗?
“扛不住,”他承认。
“那您不觉得太操心了是瞎耽误功夫吗?
“不,”他想了想,答道,“研究证明,有一种细菌,在地球上活了好几千万年。人类才存在了多少年,难道够了吗?我的意思是,能活干吗不尽量活呢。”
我无言以对——他这简直是电影“活着”中福贵的口吻了。对任何生物来说,活着都是一件难办但也非要办的事。但我个人还是不乐意当细菌——它们太小,太不经折腾。也许一秒钟对它们来说相当于一个世纪,可我不羡慕它们。
在北京我家对面有个炸酱面馆儿。有一次没赶上饭,钻进去塞一顿。店小二拿个抹布凑过来,搭讪说:风真大。说着一抹,那桌子登时更脏了,可是从他的表情来看,他分明是心安理得了。
卡尔塞根担心的也是灰尘,当然,是另一种。
可这世上每个人不都有他担心的灰尘吗?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抹布,抹着他那张桌子。到底抹干净了多少?很难说。如果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应当是既没更干净也没更脏,那些灰尘只不过重新分布了一下。
也许,大家所求的跟店小二差不多,也是一种心安吧。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0846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