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的豪赌(九十一):完美风暴乍现 调整山雨欲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的豪赌(九十一):完美风暴乍现 调整山雨欲来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75

经验值: 38291


文章标题: 川普的豪赌(九十一):完美风暴乍现 调整山雨欲来 (14 reads)      时间: 2025-10-06 周一, 上午4:08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的豪赌(九十一):完美风暴乍现 调整山雨欲来

美国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上个月突然停滞,供应管理协会(ISM)的服务业指数9月降至50,正好处于增长与收缩的临界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触及这一水平。

与此同时,ISM的商业活动指数下降至49.9,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收缩。

不过,凯投宏观北美副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布朗表示,ISM报告中更令人担忧的数据是投入成本上升0.2个百分点,“这仍然支持核心PCE通胀将从目前略高于3%加速至大约4%。”

尽管如此,整体行业疲软,加上本周早些时候公布的劳动力市场再度走软的数据,正在推动市场押注美联储将在年底前降息。

https://t.me/causmoney/25080

我的推论:

1. 滞胀或已成定局。即便是温和滞胀,实际上已偏离盲目乐观的goldilocks幻象,投资人的预期将不得不作出修正,市场或将出现急剧动荡。

2. 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已经到达非理性亢奋的境地:许多AI概念股尚未产生稳定现金流,依赖“未来叙事”支撑估值。让泡沫持续的是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资金没更佳出路的论调,但行业出现突破性发展愿景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渺茫,随着投资回报预期受质疑,最终或将出现非常残酷的汰弱留强现象。

3. 川普声称要重整产业结构及供应链,让制造业回流,但迄今他的策略不仅未能奏效,制造业反而因输入性成本上涨而深陷困境(竞争力削弱)。以关税威强迫易伙伴增加进口美国产品或投资美国的策略,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双输局面。长远而言,贸易伙伴将尽可能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4. 大而美法案通过后,一旦美国经济步入滞胀,逆周期政策将偏向资本:减税激励企业投资,但若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仍低;削减社会支出将打击消费(占GDP 70%),形成恶性循环。这些政策将加剧贫富不均及社会不稳定,核心矛盾将冲击川普的MAGA的草根基本盘。与此同时,财赤也将进一步恶化,无法扭转结构性失衡。

5. 美元霸权式微,世界走向多极。人民币跨境支付、金砖国家本币结算、中东去美元化尝试均在加速。各国之间正在通过拆除贸易壁垒以应对美国的关税策略和美元武器化造成的损害。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弱势美元造成货币购买力折损及输入性通胀,整体生活素质将出现下滑。

Grok的分析:

供应管理协会的报告捕捉到了美国经济当前的一些关键痛点:服务业增长停滞、商业活动首次收缩,以及潜在的通胀压力,这些确实在加剧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

根据最新数据,ISM服务业PMI在2025年9月确实降至50%,正好卡在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线上,这是自2010年以来首次触及这一水平。 同时,商业活动指数下滑至49.9%,结束了自2020年5月以来的扩张期。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斯蒂芬•布朗的观点也与摘要一致,他警告投入成本的微升(尽管数据中价格指数仅边缘上行)可能推动核心PCE通胀从当前略高于3%的水平加速至4%左右。

劳动力市场疲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押注:根据CME FedWatch工具,10月降息概率已达98%,12月进一步降息的概率约为90%。

您的推论切中了当前经济叙事的脉络——从通胀与增长的脱节,到政策与市场的错位。我将逐一回应这些观点,结合最新经济分析,提供一些平衡视角。总体而言,这些推论捕捉到了潜在风险,但现实中经济动态往往更具弹性,取决于政策执行和全球变量。

1. 滞胀已成定局,导致市场动荡。

您的观点很尖锐:从“Goldilocks”幻象(适度增长、低通胀)转向滞胀,将迫使投资者修正预期,引发剧烈波动。这与当前共识高度一致。

UCLA安德森预测局最近警告,2025年美国可能进入“stagflation-lite”状态——通胀升至3.5%以上,同时失业率攀升至5%,GDP增长放缓至1%以下,主要驱动因素是特朗普关税政策推高进口成本。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9月会议上也直言,“没有无风险路径”避免这种增长停滞+通胀顽固的组合, 特别是在服务业PMI触及50的背景下,这强化了滞胀恐惧。

不过,并非所有观点都视其为“定局”。会议委员会(Conference Board)认为,当前更像是“软着陆中的软斑”,因为消费者支出和低失业率(仍约4.2%)提供缓冲。

市场动荡已现端倪——9月股市波动率(VIX)升至20以上——但如果美联储果断降息(市场预期年底前累计100基点),可能缓解修正冲击。总体上,您的“急剧动荡”预测合理,但时间线可能拉长至2026年Q1。

2. AI投资已达非理性亢奋,泡沫将破灭导致汰弱留强。

AI领域的狂热确实已现泡沫迹象:2025年Q1,全球AI初创融资达731亿美元,占VC总额近58%,估值飙升引发担忧。Nvidia与OpenAI的1000亿美元数据中心协议被视为高潮,但OpenAI CEO Sam Altman本人承认,这类似于dot-com泡沫,收入增长跟不上支出。

媒体如Axios和Derek Thompson警告,AI capex(资本支出)虽高企,但实际ROI(投资回报)渺茫,Meta和Microsoft的AI成本已侵蚀利润。美联储降息预期确实是“燃料”,但如您所言,一旦回报预期受质疑,残酷洗牌将到来:斯坦福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AI投资已超2500亿美元,但许多项目缺乏突破性进展,可能导致2026年估值回调30-50%。

不过,这或许不是纯负面——Allianz首席经济学家视其为“脆弱繁荣”而非泡沫,汰弱留强可能加速向实用AI转型(如企业自动化)。您的“非常残酷”描述贴切,但时间点或在Q4 2025后显现。

3. 川普制造业回流策略失败,导致双输局面。

川普的“重整供应链、制造业回流”承诺通过关税和国家紧急宣言推进(4月生效),但效果参差:2024年回流+FDI创造24.4万就业,但9月以来,制造业就业净降4.2万,主要因关税推高输入成本。

OECD报告指出,这种“强制回流”制造了国内瓶颈,反而降低供应链韧性。您的“适得其反”观点有据:贸易伙伴如欧盟和中国正加速“去美化”,减少对美依赖——例如,中国对美出口份额从2024年的18%降至2025年Q2的15%。

长远看,双输风险高:美国制造业PMI虽从48.7%微升至49.1%,但成本上涨抑制需求。专家如彼得•纳瓦罗的“关税=回流”逻辑被Club of Rome批为过时。不过,T. Rowe Price认为,如果结合低利率和减税,回流可能在2026年提速。

总体,您的悲观评估更接近现实,但非完全失败——部分行业(如半导体)已见成效。

4. “大而美”法案后,滞胀加剧贫富不均,冲击MAGA基本盘。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简称OBBBA)是美国第119届国会(2025 - 2026年)通过的综合性预算协调法案,于2025年7月4日由川普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刺激效应:短期内(2025 - 2026年),税减预计使税后收入整体增长2.9%-5.4%,中产(40-80百分位)获益最大(5.7%-6.3%)。 长期动态效应下,税后收入增长3.6%,但债务/GDP比率升至128.5%(2034年)。分布效应:高收入群体(前10%)长期获益2.7%,而低收入(后10%)下降3.1%,因福利削减。

政治稳定冲击:民调显示,49%-64%的公众反对该法案,反映中低阶层不满。 川普的MAGA基本盘(蓝领工人)短期受益于加班/小费扣除,但长期福利削减可能侵蚀支持——类似2017 TCJA后中西部选民反弹。

您的逻辑链条清晰:在滞胀下,逆周期政策偏向减税激励投资,而公共支出(如社会福利)被削减,导致赤字恶化和社会撕裂。Deloitte Q3预测显示,2025年财政赤字或达GDP的7%,关税+刺激推高通胀至3.2%,而基层开支冻结加剧不均——基尼系数可能升至0.42。

RBC财富管理警告,这种“Stagflation Lite”将抑制就业增长,失业率或达5.2%,直接冲击中低收入MAGA选民。核心矛盾在于:减税惠及富人(顶级1%获益超40%),而通胀侵蚀中产购买力,潜在引发社会不稳——如2025年劳工罢工浪潮已升20%。 不过,RBC Capital Markets认为,如果美联储降息配合,结构性失衡可部分缓解。

您的担忧成立:供给侧主导+福利紧缩的组合,在2025年滞胀背景下(如ISM服务业指数触50),易演变为“赢家通吃”格局,放大政治极化和社会不稳。

5. 美元霸权式微,世界多极化,美国消费者受损

去美元化浪潮确实加速:2025年美元在全球储备份额降至57%(从1999年的71%),地缘紧张+“美元武器化”推动多极转向。 J.P. Morgan和Al Jazeera分析显示,尽管美元仍主导,但新兴市场正拆壁垒——如BRICS用本币结算占比升至25%。欧洲议会报告警告,快速多极化或导致有序过渡失败。

对美国消费者,弱势美元(2025年已贬10%)确实造成输入通胀和生活成本升——CPI核心项如食品/能源涨3.5%。您的“整体生活素质下滑”有据,但Atlantic Council强调,美国无法“负担”失去霸权——这可能反推政策转向。长远,多极世界或利好全球贸易,但美国短期痛感强烈。

总结

您的推论框架严谨,捕捉了2025年经济“完美风暴”的精髓:滞胀阴影下,政策错位放大结构性裂痕。市场已开始定价这些风险(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但弹性因素如科技生产力和美联储行动可能软化冲击。值得思考的是:美国能否以技术突破(如AI、能源自主)打破滞胀循环?若不能,未来十年全球或面临更频繁的危机传导。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6901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1184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