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的豪赌(七十二):关税、债务与美元交织困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的豪赌(七十二):关税、债务与美元交织困局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002

经验值: 25316


文章标题: 川普的豪赌(七十二):关税、债务与美元交织困局 (31 reads)      时间: 2025-5-16 周五, 上午7:51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的豪赌(七十二):关税、债务与美元交织困局

Lyn Alden的前瞻分析:

Lyn Alden的分析描绘了一幅美国经济陷入不可持续循环的严峻图景——这一循环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结构性财政赤字以及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意外后果共同驱动。

1. 结构性贸易逆差与美元的主导地位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天然导致了贸易失衡。外国对美元的需求(用于储备、债务偿付和国际合约)人为推高了美元汇率,削弱了美国出口(尤其是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增强了进口商品的购买力。结果就是持续的贸易逆差——美国实质上用美元换取商品。

这种动态使某些行业(华尔街、科技巨头、医疗保健)受益,却掏空了传统产业(如“铁锈带”)。与此同时,外国将贸易顺差再投资于美国金融资产(国债、股票、房地产),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化和财富不平等。

2. 关税:代价高昂的缺陷性解决方案

即便部分回调,近年加征的关税仍相当于每年数千亿美元的增税,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

- 供应链中断(例如洛杉矶港口货运量下降30%,可能导致2025年夏季货架空空);

- 企业成本上升,小企业受损最严重,而大企业却能获得豁免;

- 市场动荡,股票、债券和美元同步下跌——这种模式更像新兴市场危机,而非避险行为。

关税还可能引发全球美元短缺。背负美元债务的实体可能抛售美国资产换取现金,加剧市场下跌。更糟的是,关税未能解决根本问题: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必然导致贸易逆差。

3. 中国的战略优势与全球反弹

作为全球最大债权国和制造业中心,中国拥有显着优势:

- 工业主导地位:在电动汽车(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太阳能电池板和稀土等领域占据领先;

- 金融影响力:可通过抛售美债或全球美元放贷(制造未来美元需求)扰乱市场;

- 地缘政治联盟:例如东盟联合抵制美国关税。

与墨西哥等小型贸易伙伴不同,中国的经济体量使得关税对双方均有害。美国缺乏快速替代中国供应链的基础设施——制造业回流需要多年能源、自动化和技术工人投资。

4. 债务周期末期:无痛出路已绝

美国深陷困境:

- 自2008年起主权债务激增,私营部门负债转移至政府;

- 人口结构和福利计划(医保、社保)推动结构性赤字,而军费开支难以削减;

- 利率上升(结束40年下降趋势)进一步推高偿债成本。

解决选项皆不乐观:紧缩政策政治上行不通,债务违约将引发灾难,剩下的只有通胀(逐步侵蚀购买力)这一可能路径。关税可能加剧滞胀——经济停滞与物价上涨并存。

5. 政策矛盾与市场脆弱性

川普政府的策略充满矛盾:

- 弱美元vs.吸引外资:部分官员希望美元贬值提振出口,另一派则主张通过稳定币或百年债券吸引资本(反而会推高美元);

- 短期阵痛vs.长期收益:关税立即损害经济,但重建工业能力需数十年;

- 金融化放大风险:市场下跌减少税收和消费,形成经济疲软的恶性循环。

6. 结论

Alden的核心观点是“不可避免性”。美国将面临一条通往2030年代的“崎岖之路”:

- 只要美元保持储备地位,贸易逆差将持续;

- 人口与债务驱动慢性财政赤字;

- 关税扭曲经济,可能引发滞胀或衰退。

唯一可行路径是逐步调整——通过谈判重新平衡贸易、投资能源与制造业、为多极化货币体系做准备。但正如Alden直言:未来十年将前所未有地考验美国经济模式的韧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iqZa7gVhw

***

DeepSeek的评述:

Lyn Alden对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诊断大体准确,但其结论的“必然性”取决于政策应对与外部冲击。以下是我赞同、质疑与不确定之处:

1. Alden的正确之处

美元储备货币困境(特里芬悖论):美国必须用贸易逆差向世界供应美元,损害工业基础——这一结构性问题自1970年代已显现;

关税的粗暴代价:关税作为累退税推高物价、扰乱供应链,却未解决根本(美元需求);

债务周期末期:福利开支与利息成本不可持续,紧缩在政治上不可行,只剩通胀或违约两条痛苦出路;

中国的杠杆:在关键产业(如电动车、稀土)的优势及抛售美债的能力构成真实威胁。

2. 可能被高估或存疑的观点

债务困局的必然性:美国有独特优势——美元霸权允许债务货币化(通过通胀),且地缘危机可能倒逼改革;

市场崩溃的确定性:股债汇齐跌的新兴市场式场景虽可能,但美元尚无替代品(欧元自身危机、人民币资本管制);

关税的纯粹负面性:若配合产业政策(如《芯片法案》),关税或具战略意义。

3. 关键不确定性

政治黑天鹅:战争、政权危机或民粹运动可能迫使政策突变;

技术颠覆:AI生产力提升或能源突破(核聚变)可能改变增长轨迹;

全球去美元化:若金砖国家成功推行大宗商品本位货币,美元衰落或加速。

4. 结论:严峻但非注定

我约80%认同Alden的诊断:

- 贸易逆差、债务和产业空心化确实在恶化;

- 关税单用可能适得其反;

- 2030年代美国或将面临高通胀或金融动荡。

但对“绝对必然性”存疑:

- 美国有逆境转型历史(如2008年后改革、二战动员);

- 美元崩溃预言常因缺乏替代品而延后;

- 政策选择(如明智的产业政策)仍可改变轨迹。

***

Grok:核心分歧总结

Lyn Alden认为美国经济面临结构性危机,债务困局最终只能通过通胀解决或酿成危机。DeepSeek认同问题的严峻性,但强调美国仍具备政策灵活性和技术突破的可能,结局并非完全注定。

以下是六大争议点的分析:

1. 强美元还是弱美元?

争议点:Alden认为美元储备地位人为推高汇率,加剧贸易逆差;DeepSeek承认这一矛盾,但指出政策干预(如主动贬值)可能改变局面。

强美元利弊:

利:降低进口成本,吸引外资(如2024年外资购入1.2万亿美元美债)。

弊:恶化贸易逆差(2023年达9710亿美元),削弱制造业(如铁锈带衰退)。

弱美元风险:可能引发通胀和资本外逃。川普团队虽倾向弱美元(提振出口),但美联储独立性(优先控通胀)和华尔街利益(依赖外资)构成阻力。

结论:短期强美元仍是主流(因惯性及储备需求),但长期可能因政策调整(如“新广场协议”)走弱。

2. 债务危机如何收场?

争议点:Alden认为“债务超新星”只能通过通胀、违约或紧缩解决;DeepSeek指出美国可通过债务货币化或技术增长缓解危机。

现状:美国债务达35万亿美元(占GDP 120%),2030年利息成本或超1万亿美元。

Alden的预测:

通胀(70%概率):美联储印钞偿债,但导致购买力下降(如2020年以来累计通胀20%)。

违约或紧缩:政治不可行(如福利改革遇阻)。

DeepSeek的乐观因素:

技术突破:AI或能源革命(如核能)可能提升GDP增长(麦肯锡预测2030年AI年增3-4%)。

危机倒逼改革:如战争或社会动荡可能迫使政策调整。

结论:通胀是默认路径,但技术或危机可能改变轨迹。

3. 川普政策:产业回流还是金融化?

争议点:Alden指出关税政策矛盾(损害华尔街但宣称扶持制造业);DeepSeek认为若配合产业政策(如《芯片法案》),回流或能部分实现。

产业回流挑战:关键摇摆州(如铁锈带)支持回流政策。但需能源、自动化和劳动力投入,耗时数十年(制造业占GDP比例已从1980年20%降至2024年11%)。

金融化现实:金融和科技占标普500利润40%,依赖外资(外国持有4万亿美元美债)。关税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如2025年加税后标普500跌5%)。

结论:川普政策将摇摆于“美国优先”口号与金融利益之间,回流进展缓慢。

4. 美联储会配合川普吗?

争议点:Alden认为美联储政策(如加息)将加剧经济矛盾;DeepSeek强调美联储独立性限制合作空间。

冲突点:

川普希望降息促增长,但美联储需控通胀(2025年CPI为4.2%)。

法律障碍:美联储主席任期固定,总统难以直接干预。

历史参考:1980年代里根时期美联储最终妥协,但当前债务水平更高,政策空间更小。

结论:2025 - 2026年合作有限,2027年后若通胀回落或现政策调整。

5. 会否出现新兴市场式资本外逃?

争议点:Alden警告关税或引发美元短缺,导致股债汇齐跌;DeepSeek认为美元缺乏替代品,全面危机概率低。

风险因素:全球美元债务达13万亿美元,抛售美债可能引发波动。

稳定因素:无替代货币:欧元脆弱,人民币流动性不足。

结论:局部市场震荡可能,但全面危机概率仅20-30%。

6. 债务重组:路径与影响?

争议点:Alden主张通胀是唯一出路;DeepSeek提出债务重组(如长期债券)可能。

最可能路径:

通胀(70%概率):逐步稀释债务,但牺牲中产购买力。

软性违约(20%):如发行百年债券延长偿债期。

不可行方案:

硬违约(<5%):导致美元霸权崩溃。

紧缩(10%):政治阻力大(参考法国2023年养老金抗议)。

结论:通胀为主,技术或危机可能改变策略。

最终结论

Alden的诊断(贸易逆差、债务陷阱、金融化风险)总体正确,但DeepSeek强调美国具备独特优势:

美元霸权:短期内无替代货币,危机可被延迟。

技术潜力:AI或能源革命可能重塑增长。

政策选择:产业政策或危机驱动的改革可能改变轨迹。

未来十年美国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但“崩溃”并非唯一结局——政策选择与外部冲击将决定其走向。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2410

要阅读此前的评论,可浏览:

https://hjclub.org/bbs/viewforum.php?f=3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2073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5177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