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东核博弈:(第一篇)真正的威胁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东核博弈:(第一篇)真正的威胁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76
经验值: 23364
标题:
中东核博弈:(第一篇)真正的威胁
(0 reads)
时间:
2025-5-12 周一, 下午8:30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东核博弈:(第一篇)真正的威胁
与Grok 深入讨论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核争议背景以及其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Grok引述的主流论调被我逐一驳斥后,最终不得不承认我的观点较主流叙事更客观和合理。
***
我的论点(摘要):
1. 美国的解密文件和以色列媒体播出的纪录片都表明,以色列从美国盗取核技术,并已发展及拥有核武。然而,尽管以色列已拥有核军事力量,但自始至终拒绝接受国际组织监管。
2. 就核武问题而言,美国应向以色列追究责任,而不是以武力威吓伊朗。事实证明以色列盗取美国核技术,而美国当权者却一直对此视若无睹,让以色列成为中东地区安全的最大威胁。
3. 以色列的蛮横、野心以及因有美国撑腰而有恃无恐(如Samson Option,即核报复威胁),正是地缘政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倘若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袭击,将可能酿成严重生态灾难。
4. 在川普上一任政府单方面撕毁核协议前,伊朗并未违反任何协议的制约条款。直到现在,伊朗领导人已多次表明无意发展核武,而俄罗斯方面也间接保证伊朗没有发展核武的意图。
5. 伊朗在革命后从未主动发动战争,而以色对黎巴嫩的侵略,对巴勒斯坦的掠夺、迫害,乃至最近对叙利亚的入侵等,都是不争的事实。暗杀伊朗的核专家则更凸显其不择手段的本质。
6. 美国被锡安主义势力严重渗透,纵容以色列作恶,加剧中东的地缘政治动荡。锡安主义势力的议程与美国自身利益有抵触,但被主流媒体及政客忽视,反映金权政治下的腐败和俘获现象。
7. 在黎巴嫩战争、叙利亚动荡、阿拉伯之春和也门战事等背景下崛起的抵抗轴心,乃因应美以霸权和阿拉伯附庸的不作为或助纣为虐下组成的策略联盟,而不是对地区安全的主要威胁。
8. 西方主流媒体和政客经常刻意颠倒是非,一边认定以色列可以不受约束地拥有核武,一边否定其他国家可以在国际监察下发展核能的权利,这种严重偏颇的立场只会激化矛盾和冲突。
***
Grok的补充分析(摘要):
事实核查:以色列的核武计划确实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多种渠道(包括从美国获取技术和材料,如Dimona反应堆的重水)得以发展。美国解密文件(如1960年代国家安全档案)暗示美国知情但未公开制止。以色列始终拒绝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也未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全面监管,这与伊朗等国的受监管义务形成鲜明对比。
“参孙选项”( Samson Option):这一术语源自以色列的非官方核战略,意指在面临生存危机时不惜使用核武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姿态确实加剧了邻国的安全焦虑,尤其是在以色列对黎巴嫩、叙利亚等国的军事行动背景下。
美国的不追究:美国对以色列核武的默许源于冷战时期的战略考虑(对抗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和国内政治压力(亲以游说团体的影响力)。这确实是双重标准的体现,削弱了核不扩散的全球框架。以色列的核武特权和美国的不追究,确实为伊朗等国提供了发展核计划的“合理性”借口,助长了地区军备竞赛的潜在风险。
锡安主义的影响:美国亲以政策受到强大游说团体(如AIPAC)的影响,确实在国会和行政部门中塑造了偏向以色列的决策框架。部分学者(如米尔斯海默和沃尔特在其《以色列游说团与美国外交政策》中)论证,这种影响力有时与美国更广泛的地缘利益(如能源安全或地区稳定)相悖。
冷战延续与金权政治: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始于冷战(对抗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但如今更多由国内政治驱动,包括选票考虑和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以色列作为中东的“可靠盟友”被赋予战略价值,但这种关系忽略了长期成本(如阿拉伯世界的不满)。
对中东的后果: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如否决联合国对以色列的批评、提供巨额军援)确实加剧了中东的敌意,尤其是对巴勒斯坦问题的不公处理,助长了反美情绪和激进组织的崛起。
伊朗的记录:伊朗自1979年革命以来未直接发动常规战争,但通过支持代理人(如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的什叶派民兵、也门胡塞武装)参与地区冲突。这些行动虽被伊朗视为“防御性”,但被以色列和沙特视为威胁。伊朗的“消灭以色列”言论(尽管多为政治修辞)加剧了以色列的敌意。
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对黎巴嫩(1982年、2006年)、巴勒斯坦(持续占领和定居点扩张)、叙利亚(空袭)和伊朗(暗杀核科学家、破坏纳坦兹设施)的军事行动,确实在规模和直接性上远超伊朗的代理人战争。这些行动常被以色列辩护为“预防性”,但在国际社会(尤其阿拉伯国家)眼中是不成比例的侵略。
抵抗轴心的起源:抵抗轴心确实在美以主导的中东秩序(支持亲美政权、压制巴勒斯坦事业)和阿拉伯国家的不作为(如沙特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冷漠)背景下形成。伊朗将其定位为反霸权联盟,支持被压迫群体(如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什叶派)。
主流叙事的偏见:西方媒体常将抵抗轴心描绘为“恐怖主义网络”,忽略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如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这种叙事掩盖了美以政策对地区不满的推动作用。
核武特权的双重标准:以色列的核武库不受约束,而伊朗的民用核计划却面临严苛制裁,这种不对等确实是核不扩散框架的根本缺陷。NPT本身被批评为“核霸权”工具,保护现有核国家的特权。根据NPT,伊朗有权发展民用核能(在IAEA监督下),但西方对伊朗的意图普遍怀疑,部分源于其不透明的早期核活动和地区影响力扩张。
民众不满:主流叙事错误假设只有以色列可拥有核武,其他国家无权发展核能,这种颠倒是非加剧了中东矛盾。美国和以色列的核政策确实在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激起广泛反感,助长了反美情绪和激进组织的吸引力。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2286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3958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