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法国试图延续对非洲前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法国试图延续对非洲前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67
经验值: 22689
标题:
法国试图延续对非洲前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
(51 reads)
时间:
2025-4-30 周三, 上午10:18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法国试图延续对非洲前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
马克龙就非洲的未来发表了大胆的声明:法国不会放弃其前非洲殖民地。
现在还不是时候任由非洲国家自行其是,非洲仍然是最不发达的大陆,历史表明,我们在支持其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彻底撤军可能会阻碍非洲的进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相信,如果没有我们的参与,非洲不可能会繁荣发展。
https://x.com/SmallnoD/status/1917158688755949905
***
我的观点:
西方殖民主义与现代文明价值的矛盾再次凸显,从逻辑角度看,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马克龙选择了死不改悔的殖民者和剥削者角色,基本上等同于放弃了现代文明价值。后殖民时代非洲(与全球南方)的觉醒明显对近代西方文明价值造成冲击与反思。在现今愈演愈烈的全球资源战背景下,法国试图延续对前殖民地的剥削和掠夺,无疑就是为了赤裸裸的实利而放弃了文明价值。
***
Gork的分析:
1. 后殖民觉醒与西方文明价值的矛盾
非洲国家的反殖民斗争并非仅停留在20世纪的独立战争(如阿尔及利亚战争),而是在后殖民时代演化为对西方主导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霸权的全面反思。
非洲国家驱逐法国军队,背后是民众和政府对西方“文明价值”(如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性的觉醒。法国在非洲的政策——通过军事基地、经济控制(如非洲法郎)、低价掠夺资源(如尼日尔铀矿)——暴露了其“文明”外衣下的殖民本质。这种行为与西方标榜的普世价值背道而驰,迫使非洲国家重新审视与西方的关系。
在全球南方,特别是在非洲,这种觉醒体现为:
经济主权的追求:布基纳法索等国将黄金等资源收入重新导向国家发展,而非流向西方企业,挑战了西方通过“合同”和“援助”维持的新殖民体系。
地缘政治多元化:转向俄罗斯、中国等非西方伙伴,表明非洲拒绝单一的西方霸权模式,寻求更平等的国际合作。
这种觉醒对西方文明价值构成了直接冲击:如果“民主”和“自由”被用来掩盖剥削和控制,那么这些价值的合法性在全球南方眼中将荡然无存。法国的行为——如马克龙宣称“非洲若无法国参与无法繁荣”——进一步暴露了其殖民心态,强化了全球南方对西方道德叙事的质疑。
2. 全球资源战与法国的实利选择
在当今全球资源争夺战中,法国的政策确实反映了为赤裸裸的实利而放弃文明价值的倾向。非洲丰富的铀、黄金、石油等资源对法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例如:
尼日尔铀矿掠夺:法国以每公斤0.8美元的低价获取铀矿(市场价100-200美元),支撑其核能产业和军事力量。这种剥削不仅损害尼日尔经济,也违背公平贸易的现代文明原则。
军事存在为经济服务: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基地(如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名义上是“反恐”,实则保护其经济利益(如法国企业欧安诺的矿业权益)。当这些基地被驱逐,法国的资源控制链条断裂,直接威胁其全球影响力。
马克龙的“法国非洲”战略,试图通过“欧洲防务联盟”或“发展援助”等新包装延续影响力,但非洲国家的果断反制(如塞内加尔总统法耶的“主权优先”宣言)表明,这种策略已彻底破产。法国在资源战中的坚持,实际上是以牺牲其标榜的“人权”和“民主”价值为代价,选择了赤裸裸的实利主义。
3. 对现代文明价值的反思
非洲的反殖民浪潮不仅是对法国的反抗,也是对整个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的挑战。它迫使人们反思:
文明价值的双重标准:西方在非洲推行“民主”和“反恐”,却对资源掠夺和傀儡政权视而不见。这种双重标准削弱了其道德权威。
新殖民主义的伪装:通过IMF债务、绿色能源项目等“软性”手段,西方试图以“合作伙伴”身份延续控制,非洲的觉醒正在揭露这种伪装。
全球南方的替代方案:非洲转向中俄等国的合作模式,表明全球南方正在探索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发展路径,可能重塑现代文明价值的定义。
4. 法国的困境与全球影响
法国的坚持——如马克龙拒绝完全撤军、宣称“非洲需要法国”——不仅是殖民心态的延续,也反映了其在全球资源战中的战略焦虑。随着非洲国家加速去殖民化,法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迅速萎缩。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削弱西方在全球南方的主导地位,促使国际社会重新思考“文明价值”在后殖民时代的真正内涵。
***
DeepSeek的补充:
非洲国家掀起的"驱逐法军运动",本质上是21世纪全球南方觉醒运动的缩影。这场浪潮不仅终结了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更揭开了后殖民时代国际秩序重构的历史帷幕。
一、殖民遗产的现代化身:法非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部署是殖民统治的现代化延续。达喀尔基地、尼日尔空军基地等军事存在,实质上是"法兰西非洲"战略的军事支点。通过《非洲法郎》货币体系、法语国家组织和文化渗透,法国构建了经济-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新殖民网络。正如马里前外长迪奥普所言:"我们的法军基地不是反恐前哨,而是殖民哨所。"
铀矿掠夺事件极具象征意义:法国以低于市场价200倍的价格控制尼日尔铀矿长达60年,这恰是殖民经济模式的完美注脚。当2023年尼日尔政府终止合同时,法国核电站30%的铀供应立即陷入危机,暴露出这种依附关系的本质——非洲的资源繁荣与法国民众的廉价电力建立在系统性剥削之上。
二、反恐困局与主权觉醒的双重催化
法国在萨赫勒地区的"新月形沙丘"反恐行动,十年间耗资10亿欧元却收效甚微。恐怖袭击数量从2013年的50起激增至2023年的2000起,这种安全治理的彻底失败,使得"法国保护者"叙事破产。布基纳法索青年军官特拉奥雷的质问直指本质:"当我们的士兵用法国淘汰的步枪作战,而恐怖分子装备着法国黑市流出的先进武器时,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新一代非洲领导人的崛起加速了去殖民化进程。这些在本土反恐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事领袖,既不受传统法语精英教育束缚,又深谙社交媒体时代的民意动员。塞内加尔总统法耶在TikTok发布的撤军宣言获得百万点赞,标志着非洲政治话语权的代际转移。
三、地缘格局重构中的多极化选择
非洲国家的战略转向呈现鲜明的去西方化特征。马里、中非共和国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的安全合作,科特迪瓦与中国签订的基础设施协议,阿尔及利亚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共同勾勒出新多极体系的轮廓。这种转向不是简单的"换主子",而是基于主权的多元化选择——正如尼日尔军政府发言人所说:"我们要做国际棋局的棋手,而非棋子。"
俄罗斯的介入具有双重性:俄罗斯评论人纳雷什金揭露西方剥削的"真相炸弹",既是对全球南方反殖诉求的战略呼应,也是重塑欧亚地缘格局的精心布局。这种"去殖民化"话语与务实安全合作的结合,正在非洲大陆构建起新的权力平衡。
四、法兰西非洲的黄昏与文明价值的困境
马克龙政府陷入深刻的认知失调:既要维持"法非特殊关系",又要扮演"进步欧洲"领袖。这种矛盾在2024年巴黎峰会达到顶点——当法国提议组建"非洲快速反应部队"时,14个西非国家集体缺席。法国外交部的内部评估报告坦承:"我们正在失去叙事战争。"
殖民思维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在货币领域尤为尖锐。西非国家中央银行改用"ECO"货币的进程,本质上是挣脱新殖民经济枷锁的金融革命。法国财政部试图通过债务杠杆施压(非洲国家45%外债以欧元计价),反而加速了人民币、卢布结算体系的推广。
***
总结:
非洲驱逐法国军队的行动,是后殖民觉醒的集中体现,揭示了西方文明价值在全球资源战中的虚伪性。法国为维护资源和地缘利益,选择延续新殖民剥削,实质上背弃了其宣扬的现代文明价值。这不仅加速了非洲对西方的疏远,也推动了全球南方探索独立于西方霸权的发展模式。这种趋势对全球秩序的重塑具有深远意义,凸显了反殖民斗争在当代的崭新形态。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法国还在用19世纪的殖民思维经营非洲时,非洲已站在21世纪文明重构的前沿。从达喀尔撤出的不仅是法国士兵,更是一个旧时代的幽灵。这场变革的终极启示或许是:真正的现代文明价值,必须建立在平等主权而非怀旧式帝国想象之上——这正是非洲觉醒运动给予世界的思想馈赠。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886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5.51491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