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施政已明显陷入混乱局面(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施政已明显陷入混乱局面(下)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11

经验值: 18489


文章标题: 川普施政已明显陷入混乱局面(下) (8 reads)      时间: 2025-4-22 周二, 上午7:53

作者:bystand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施政已明显陷入混乱局面(下)

我的提问:

我此前未提及川普对法律界、高等教育及科研界的打压,其对公务员系统要求绝对忠诚(滑向"单一行政权")、藐视法院裁决的行为,以及涉及利益冲突(市场操纵与任人唯亲)的指控。

Grok的回答:

一、对法律界的高压手段

1. 干预司法独立性:

具体行动:川普公开攻击司法系统,尤其针对否决其政策的法官。例如,他将援引《敌对外侨法》阻止其驱逐计划的联邦法官称为"国家之耻",并暗示应"调查"司法偏见。司法部长帕姆•邦迪被曝在关税执法等重大案件中,用政治任命官员取代职业检察官,凸显对总统忠诚度的要求。

影响:此举破坏司法独立这一民主基石。美国律师协会统计显示,自2025年1月以来针对法官的威胁增加20%,与川普煽动性言论直接相关。法律学者警告,这种干预可能侵蚀公众对法治的信任。

2. 对律师及律所的恐吓:

2.1 直接威胁与公开攻击

具体行动:川普重点打击挑战其移民、关税和选举政策的律师及律所。他将代理反对《敌对外侨法》驱逐令的威尔默海尔(WilmerHale)等律所称为"叛徒",并煽动支持者抵制。在Truth Social上,他点名攻击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律师李•格伦特(Lee Gelernt)等成功阻击其政策的律师,指控其"破坏美国"。

司法部施压:司法部长帕姆•邦迪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代理反川普政策案件的律所启动"调查"。尽管缺乏证据,此类审查已产生寒蝉效应。

2.2 经济与职业报复

经济制裁:政府通过内部备忘录要求联邦机构避免与"反川普诉讼"律所合作。例如,国土安全部泄露文件显示,琼斯日(Jones Day)等大所因代理驱逐案面临数亿美元政府合同流失风险。

律师协会骚扰:劳拉•卢默等盟友鼓动州律师协会吊销起诉政府的律师资格。尽管无人被除名,美国移民律师协会统计显示,移民律师遭骚扰的投诉激增25%。

执业影响:全国律师公会数据显示,15%公益律师因安全顾虑减少代理重大案件,削弱了对川普政策的法律挑战。

2.3 深层影响

法治根基动摇:美国律师协会警告,恐吓律师将削弱司法救济渠道,助长行政权滥用。

制度公信力崩塌:司法部政治化操作使法院公信力跌至55%(盖洛普数据),加剧早前检察官清洗引发的信任危机。

寒蝉效应:通过公开羞辱、经济报复和人身威胁打压法律界,导致驱逐令、关税和选举诉讼领域出现寒蝉效应。这种威权手段加剧了政府混乱,侵蚀法治,并深化信任危机。

3. 藐视法院裁决:

公然违抗:最高法院5-4裁决支持其《敌对外侨法》移民政策后,川普嘲讽反对派大法官"脱离现实",并誓言无视下级法院暂停大规模驱逐的禁令。纽约地方法院叫停学术资助禁令时,他指责"司法越权"并要求团队"寻找变通方案"。

后果:盖洛普调查显示法院公信力降至55%(十年最低),法律专家警告可能引发宪法危机。行政当局选择性执行裁决的行为(如驱逐令实施混乱)进一步削弱司法权威。

二、对学术研究及思想自由的打压

1. 对高等教育与科研界的打压:

政策与言论:川普政府将高校称为"觉醒主义洗脑中心",由亲信主导的教育部工作组正审查所谓"反美"机构的联邦资助,威胁削减批判种族理论、性别研究和气候科学项目的经费。其提议对进口学术材料征收25%关税,进一步冲击科研预算。

典型案例: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以"意识形态偏见"为由冻结健康社会影响因素研究拨款,导致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知名学者辞职抗议。国家科学基金会2026年预算或被削减15%。

后果:《高等教育纪事》调查显示30%学者考虑移民,国家科学院预测五年内科研产出将下降10-15%,危及美国创新引擎地位。

2. 高等教育领域反犹主义打击行动

行政令升级:2025年1月,川普将首任期内签署的《第13899号行政令》扩大化,依据《民权法案》第六章将批评以色列的行为重新定义为"反犹歧视"。由亲信主导的教育部成立特别工作组,调查高校"反犹活动",威胁削减联邦资金——公立院校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纽约市立大学(CUNY)可能面临高达20%的预算削减。

2.1 具体措施:

强制高校取缔"巴勒斯坦正义学生组织"(SJP)分会

暂停发表反以色列言论的教职员职务

要求采用将"批评犹太复国主义等同于反犹主义"的《IHRA反犹定义》

对违规机构启动审计并取消认证资格

2.2 学界反弹:

千余名学者联署公开信谴责该政策为"麦卡锡主义"

哈佛大学等院校出现教务主任因"意识形态清洗"辞职事件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提起联邦诉讼,指控该政策侵犯学术自由

2.3 民意反应:

YouGov民调显示55%民众认为此举出于政治动机

65%的Z世代青年反对该政策,认为其压制言论自由

2.4 民主规范危机:

该行动因三大争议被视作对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威胁:

定义宽泛化:将政治批评与种族歧视混为一谈

游说集团干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直接影响政策制定

言论压制:系统性封杀亲巴勒斯坦声音

三、要求公务员绝对忠诚("单一行政权"倾向):

忠诚宣誓与清洗:川普重启"F类职位"行政令,将联邦雇员重新分类以便解雇。2025年以来,国务院、环保署等机构逾1500名公务员因社交媒体言论或过往批评遭清洗。

扩权行为:其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依据《敌对外侨法》大规模驱逐移民等举措架空国会监督。据Axios报道,团队甚至研究动用《反叛乱法》镇压国内抗议,进一步集中行政权力。

影响:联邦新闻网调查显示40%公务员考虑辞职,财政部等机构专业能力被掏空。这种"单一行政权"倾向可能造成长期民主倒退。

四、利益冲突、市场操纵与任人唯亲指控:

市场操纵嫌疑:彭博社报道,川普宣布关税前夕,与其盟友相关的对冲基金大量做空美股,其Truth Social平台发文时间点疑似为特定投资者牟利。司法部以"政策优先"为由拒绝调查加深质疑。

裙带关系:司法部长邦迪、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任命凸显对商业盟友的重用。马斯克"DOGE小组"掌握联邦支付系统访问权,而其公司手握2000亿美元政府合同,引发严重利益冲突。川普女儿劳拉•川普被任命为联邦应急管理局顾问(毫无救灾经验)更添争议。

利益输送:ProPublica披露,获关税豁免的外国政府随后在川普酒店消费;沙特对其高尔夫球场1亿美元投资恰逢贸易惩罚措辞软化。政府道德办公室记录的50项违规行为因川普任命者阻挠而未受追查。

民意反弹:60%民众认为川普将私利置于公共利益之上(2024年11月为52%),加剧公众不信任感。

五、川普的统治逻辑深刻激化了危机:

清除异己:打压法官、学者与公务员,与其关税反复和忠诚清洗同属"一元化"权力逻辑。

朋党治国:邦迪、马斯克等任命暴露"私利优先"的治理哲学,与市场操纵指控形成闭环。

反复无常:司法蔑视与科研界突袭,延续了关税决策中的非理性模式,加剧系统不确定性。

表演式统治:忠诚宣誓等象征性举动,如同"解放日"关税宣传,在政策溃败时反噬公信力。

制度空心化:联邦机构士气创20年新低,政策执行混乱(如关税豁免标准不一)暴露体系失灵。

民意基础松动:川普支持率跌至42%(盖洛普数据),中间选民对其任人唯亲与司法攻击最为不满。

六、结论

川普对法律界、学术界和公务员系统的打压,配合司法蔑视与裙带政治,与其关税灾难、外交混乱构成"威权统治综合征"。经济震荡、制度溃败与国际孤立已形成负反馈循环。尽管存在外部压力,但川普"忠诚高于能力"的统治模式才是危机主因。若不转向专业治理,这场由权力傲慢酿成的信任风暴恐将引发更深远灾难。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600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bystand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3899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