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经济学科普:川普再工业化议程的多重风险分析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经济学科普:川普再工业化议程的多重风险分析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21
经验值: 19239
标题:
经济学科普:川普再工业化议程的多重风险分析
(76 reads)
时间:
2025-4-10 周四, 上午2:04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经济学科普:川普再工业化议程的多重风险分析
美国财政部长:接下来四年,美国将会专注普通工人,而不是华尔街,他们已经享受四十年的红利了!
https://x.com/Rumoreconomy/status/1909976640014413879
川普的再工业化议程旨在通过关税、供应链重构和去中国化政策,重振美国制造业,减少对外依赖,扭转过去四十年的金融化趋势。然而,这一宏大愿景面临多重风险,涉及经济结构、全球博弈、国内动荡和外部冲击等维度。以下从四个方面系统分析这些风险。
一、过去四十年金融化的深远影响及不可逆性
过去四十年的去工业化和金融化深刻重塑了美国经济结构,使再工业化议程面临结构性阻力,其影响具有一定不可逆性。
1.1 从去工业化到金融化的演变
自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显着的去工业化进程。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70年的24%下降至2020年代的11%,就业人数从2000万减少至1200万。去工业化的根源在于全球化和资本逐利:制造业利润率(平均5%-10%)远低于金融业(20%-30%),导致资本从生产性投资转向投机性投资。地缘经济竞争加剧了这一趋势,中国等国家的低成本制造(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使美国企业难以竞争。
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随之崛起。自1980年代以来,金融业占美国GDP的比重从10%增至20%-21%,以4%的劳动力攫取25%的企业利润。金融化不仅改变了资本流动方向(从劳动转向资本),还重塑了经济激励机制。华尔街的“季度导向”追求短期利润,扼杀长期生产性投资,形成了强大的资本和利益集团。
1.2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蚕食
金融化通过多种机制蚕食实体经济,削弱了再工业化的基础:
裁员减省成本:为提升股价和满足股东回报,企业在金融化浪潮中普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1980年代以来,制造业就业减少800万,部分原因是企业为提高利润率而裁减工人。例如,通用汽车(GM)在1990年代裁员数万人,将生产转移至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区,以满足华尔街的盈利预期。
业务外包:金融化推动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运营成本并专注于高利润领域。耐克等“营销驱动型”企业将生产外包至亚洲,专注于品牌和销售,而非制造。这种外包模式虽提升了短期利润,却导致美国本土制造能力空心化,供应链对外依赖加深。
企业回购股份,减少固定资本投资及R&D:金融化激励企业通过股票回购提升股价,而非投资于固定资本或研发(R&D)。2017年税改后,美国企业股票回购金额在2018 - 2019年高达1.1万亿美元,但固定资本投资和工资增长未见显着提升。通用电气(GE)在1980年代通过回购股票提升市值,但其工业部门的R&D投入减少,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制药行业也类似,2017年《纽约时报》报道,大型药企更倾向于回购股票而非增加R&D投入,长期创新能力受损。
私募基金的崛起与企业业务转型:私募基金的兴起进一步加剧金融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私募基金通过杠杆收购(LBO)控制企业后,往往剥离非核心资产、裁员或将业务转型为高利润的金融服务。例如,通用电气(GE)在1980年代成立GE Capital,转型为金融服务巨头,到2000年代初,GE Capital贡献了GE近50%的利润。但这一转型导致GE工业部门的投资不足,最终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脆弱性,GE Capital的亏损迫使GE剥离金融业务,重回工业根基,但已错失多年发展机遇。
1.3 金融化的不可逆性
金融化的不可逆性体现在经济结构、文化和制度层面。金融业占标普500市值的30%,其游说能力(2017 - 2020年游说资金达23亿美元)使政策调整困难。川普的再工业化需投入1-2万亿美元并再培训500万工人,但36万亿美元的债务负担和教育系统滞后使其如“西西弗斯之战”。
二、叠加重构供应链、去中国化、硬脱钩的风险
川普通过关税和“去中国化”政策推动供应链重构,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一过程叠加了多重风险,对企业和整体经济构成威胁。
2.1 供应链重构的成本与效率挑战
供应链重构导致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中国提供了难以替代的劳动力技能和规模优势,美国制造业时薪(28.6美元)比墨西哥(5.8美元)高393%,生产成本(如电动汽车电池)比中国高35%。苹果若将iPhone组装从中国转移至美国,成本可能从30美元升至80-100美元。
效率下降是另一大风险。苹果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富士康郑州工厂年产iPhone 2亿台,占全球70%。转移至印度可能因基础设施不足(港口效率、电力稳定性)导致生产周期延长20%-30%,供应链断裂可能引发交付延迟和库存积压。
2.2 去中国化的依赖性与报复风险
苹果等企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性难以摆脱。富士康郑州工厂雇佣20万工人,完全去中国化需5-10年和数百亿美元投资,短期内其他地区(如印度,仅占苹果产能10%)难以填补缺口。中国还是苹果的重要市场,2024年收入占其全球收入20%(约800亿美元)。若去中国化引发中国报复(如提高关税、限制稀土供应),苹果可能失去市场份额(从20%跌至10%,收入损失400亿美元)。
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可能侵蚀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38%份额,若中国强制供应商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苹果的支付生态(Apple Pay)可能受冲击。
2.3 硬脱钩的系统性冲击
硬脱钩可能对苹果等企业造成系统性冲击。若富士康郑州工厂停产,iPhone产量可能减少50%-70%(1-1.4亿台),收入下降600-900亿美元。生产成本上升40%(iPhone组装成本从30美元升至42美元),毛利率从46%降至40%,年利润减少150亿美元。苹果股价可能下跌30%(至160美元),市值缩水1万亿美元。
硬脱钩还可能削弱苹果的全球竞争力。三星、小米可能通过价格战抢占市场(苹果高端市场份额从55%降至45%)。中国消费者的抵制可能加剧,品牌价值(当前约5000亿美元)受损。
三、国内政治、经济及社会动荡的不稳定性
再工业化议程可能引发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增加不稳定性。
3.1 政治动荡:政策矛盾与利益博弈
川普的再工业化议程与减税承诺冲突,可能导致政治动荡。他曾承诺将企业税率从21%降至15%,以吸引制造业回流,但若企业税上调至28%,将违背这一承诺,可能失去大企业支持。共和党内部也可能分裂,亲商派可能反对税率上调,2025年分裂的国会可能搁置拨款,进一步阻碍政策推进。
金融业的反击加剧政治博弈。金融业以强大的游说能力阻挠政策,若工业补贴导致金融科技少获资本,华尔街可能通过撤资或支持反对派施压。
3.2 经济动荡:金融业反击与市场波动
金融业可能通过市场操作反制再工业化政策。若华尔街抛售资产(美债、股票)。2018年关税曾导致道指跌6%,类似情景可能重演。
企业税上调可能削弱制造业回流竞争力。美国生产成本比中国高35%,若税负增加,制造业企业可能选择自动化而非雇佣工人,导致就业增长受限。金融化的逐利机制(股票回购、业务外包)进一步抑制固定资本投资,阻碍工厂建设。
3.3 社会动荡:就业转型与不平等加剧
再工业化可能因就业转型失败引发社会动荡。制造业岗位空缺率4.8%,但55%企业报告技能错配,培训预算不足(需2000亿美元/年,当前仅30亿美元)。若失业率从4%升至5.5%-7%,普通工人可能陷入贫困循环。
金融化加剧的财富不平等(顶层10%掌握70%资产)进一步削弱社会基础。若普通工人未从政策中获益,反而因失业和通胀(关税导致物价上涨)受损,可能引发抗议活动和社会撕裂。
四、外部风险:贸易反制与抛售美债
外部风险(如贸易反制和抛售美债)可能加剧再工业化议程的脆弱性。
4.1 贸易反制:全球供应链碎片化
若美国强化“购买美国货”条款(当前国产化要求62%),可能触发WTO争端,影响8500亿美元年出口额。当前钢铝关税的报复已影响美国60亿美元出口,若全面贸易战爆发,中欧可能采取对等报复(如欧盟20%标准关税),推高美国通胀(进口成本上升),削弱普通工人购买力。
地缘政治紧张已导致贸易和FDI沿地缘政治路线重新配置,供应链碎片化可能加剧。苹果等企业可能因报复性关税失去中国市场份额(收入损失400亿美元),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
4.2 抛售美债:金融市场动荡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者(当前外国持有7.4万亿美元,占比30%)。若中国抛售1万亿美元美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上行50-70基点(至4.7%-4.9%),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美债收益率上升将增加政府借贷成本(当前债务36万亿美元)。普通工人可能因经济放缓面临失业风险,与再工业化的目标背道而驰。
4.3 地缘经济连锁反应
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可能侵蚀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38%份额,若中国推动数字人民币结算,美国企业(如苹果)的支付生态可能受冲击。地缘政治紧张还可能导致稀土供应中断(中国控制全球80%稀土),影响制造业(如电池生产)。
结论
川普的再工业化议程面临多重风险:过去四十年的去工业化和金融化形成了不可逆的结构阻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蚕食(裁员、业务外包、股票回购、私募基金崛起)削弱了制造业基础;供应链重构和去中国化增加了成本和效率风险,硬脱钩可能对苹果等企业造成重创;国内政治经济及社会动荡加剧不稳定性;外部贸易反制和美债抛售可能引发系统性危机。整体经济可能在金融抵抗、全球博弈和社会撕裂中陷入更艰难的境地,显示再工业化议程举步维艰。
(整理:Grok)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250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8667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