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懂经济的川普经济顾问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懂经济的川普经济顾问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22
经验值: 19314
标题:
不懂经济的川普经济顾问
(45 reads)
时间:
2025-4-09 周三, 下午2:00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懂经济的川普经济顾问
川普“经济军师”Stephen Miran在最新讲话中再次提到,应该考虑对美债等资产的外国持有者征收费用。理由是美国提供了美元和美国国债这样的“全球公共产品”,承担了巨大成本。
https://x.com/myfxtrader/status/1909791351480500241
我的观点:
完全漠视经济学基本逻辑的馊主意。这经济军师压根完全不明白什么是 “全球失衡” (global imbalances):
从宏观经济结构来看,中国和美国几乎是彼此的镜像。
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抑制了家庭收入和消费,同时偏向投资,特别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投资。
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之一——大约43%,而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只有约37%,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下降。
这种结果导致了商品的过度生产,而这些商品随后被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国家。
同时,由于中国的储蓄超过了投资(因为政策压制了消费),多余的储蓄流向国外。中国的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距等于其贸易(经常账户)顺差。
只有通过缩小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距,中国才能减少贸易顺差。而这意味着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但这种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的驱动力是消费者支出,占GDP的比重约68%。
由于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约占GDP的22%),美国从国外吸引储蓄资金。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距反映在贸易(经常账户)赤字中。
美国可以采取措施纠正助长全球贸易赤字的经济失衡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减少预算赤字和对外国资本流入的依赖。
***
DeepSeek的分析/评论:
对Stephen Miran“美债持有者收费”提议的批判性分析
1. 提议的核心逻辑与问题本质的错位
Stephen Miran主张对美债外国持有者收费,认为美国承担了提供美元和国债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成本,需通过收费补偿。然而,这一逻辑存在根本性错位:
混淆“公共产品”与“霸权红利”:美元和国债的国际地位本质上是美国经济、军事霸权的副产品,而非纯粹利他的公共产品。其他国家持有美债并非单方面“搭便车”,而是美元体系下被迫的选择(如石油美元循环、避险需求)。
忽视全球失衡的结构性根源:中美贸易失衡是两国经济模式差异的结果——中国“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与美国“低储蓄-高消费-依赖外资”互为镜像。征收费用无法改变这一结构,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2. 提议的潜在风险与反效果
美债信用受损:对外国持有者收费等同于变相违约,将直接打击美债信誉。若中国、日本等主要持有国抛售美债,美债利率飙升可能引发美国财政危机(当前美债规模已超34万亿美元)。
加速去美元化:此举将向全球传递“美元武器化”信号,推动各国加速外汇储备多元化(如增持黄金、人民币、欧元),削弱美元霸权。
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外国投资者可能要求更高收益率以补偿“收费”风险,加重美国政府利息负担(目前年利息支付已超1万亿美元)。
3. 全球失衡的真正解方:结构性改革而非惩罚性收费
中国需转向消费驱动:
提高家庭收入:通过土地改革、国企分红划转社保、扩大公共服务,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打破金融抑制:允许更高存款利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降低预防性储蓄。
产业升级替代过剩产能:减少低端出口依赖,转向高附加值产业(如半导体、绿色科技)。
美国需重塑财政纪律:
削减预算赤字:控制军费、医疗等刚性支出,避免债务货币化(美联储被迫购债)。
提升储蓄率: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家庭储蓄,减少过度消费对进口的依赖。
重建制造业:补贴本土产业,降低对华商品逆差。
4. 历史教训与现实的警示
1930年代“以邻为壑”的再现:类似川普关税战,Miran的提议本质是将国内政策失败转嫁他国。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全球贸易战,最终导致大萧条深化。
美元特权不可滥用:1971年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后,美元霸权依赖各国对美国的信任。若美国滥用特权收费,可能重演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结论:饮鸩止渴的短视策略
Miran的提议是典型的“政治投机型经济学”——以民族主义叙事掩盖结构性问题,用短期手段(收费)制造长期危机(美元体系崩解)。
真正的解决方案需中美共同承担调整责任: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美国从“过度消费”回归“储蓄-投资平衡”。若美国坚持转嫁矛盾,最终将加速自身霸权的衰落。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225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998744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