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民粹主义惯用的剧本和套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民粹主义惯用的剧本和套路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850

经验值: 13914


文章标题: 民粹主义惯用的剧本和套路 (10 reads)      时间: 2025-3-31 周一, 上午3:21

作者:bystande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民粹主义惯用的剧本和套路

【原文于3月24日首发】

毛时代的文革与其说是革命浪漫主义的一种表现,不如说是群众被民粹手段煽动,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毛主席通过“群众路线”动员底层民众,尤其是青年(如红卫兵),对既有的党内官僚体系(即“司令部”或刘邓走资派)进行冲击。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将群众的不满情绪转化为政治能量,以削弱或摧毁对手。

“采取民粹手段煽动群众,利用社会上对统治集团的不满,借助魅力型领袖的个人号召力,颠覆执政精英并取而代之,或摧毁既有的制度,代之以威权管治。”

这其实就是民粹主义的惯常轨迹,我在分析框架中称之为“中共毛时代炮打司令部的套路”或“主席的剧本”。然而,这一剧本的真正原作者应该是胡安•庇隆(Juan Perón),而非毛主席。其后埃尔多安也按照着大同小异的套路上台,颠覆了凯末尔建立的政制(可参考题为“埃尔多安如何颠覆土耳其的深层政府”的评论)。

庇隆的崛起确实堪称民粹主义的经典案例。他是阿根廷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治领袖,曾在20世纪中期三次担任阿根廷总统。他通过直接诉诸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打造个人魅力(辅以夫人艾薇塔的感召力),挑战既有的寡头精英统治,最终建立起一种混合了威权主义和群众动员的政治模式。

***

庇隆主义剧本

庇隆主义的特点在于,它既反对传统精英,又不完全依赖民主制度,而是通过领袖与群众的“直接联系”来巩固权力。以下是DeepSeek提供的背景简述:

1. 利用社会上对统治集团的不满

背景:在庇隆崛起之前,阿根廷的政治和经济权力集中在传统的土地寡头和精英阶层手中,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在经济上被边缘化,社会不平等严重。

庇隆的行动:庇隆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人阶级的不满情绪,并通过推动劳工权益、社会福利和国有化政策,赢得了广大工人和贫困阶层的支持。

2. 借助魅力型领袖的个人号召力

背景:庇隆以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和演讲能力着称,能够直接与民众沟通,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庇隆的行动:他与妻子艾薇塔•庇隆(Evita Perón)共同塑造了一个“救世主”形象,将自己描绘成普通民众的代言人和保护者。

3. 颠覆执政精英集团并取而代之

背景:阿根廷的传统精英集团主要由土地寡头、大企业和军方组成,他们长期控制国家权力。

庇隆的行动:通过1946年的选举胜利,庇隆成功颠覆了传统精英集团,建立了以劳工阶层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基础的权力结构。他削弱了传统精英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推动国有化和土地改革。

4. 摧毁既有的制度,代之以威权管治

背景:阿根廷的既有制度以自由民主制为基础,但实际权力长期被精英集团垄断。

庇隆的行动:他通过修改宪法和加强总统权力,逐步削弱了民主制衡机制。他打压反对派、控制媒体和工会,建立了以庇隆主义为核心的威权体制。

***

庇隆的功过及其政治遗产

1. 庇隆的得与功

社会改革与劳工权益:庇隆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显着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他推动了劳工法的制定,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赢得了广大劳工阶层的支持。

经济国有化与工业化:庇隆推行经济国有化政策,将关键行业(如铁路、电信和能源)收归国有,并推动工业化进程,减少了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民族主义与独立外交:庇隆主义强调民族独立和主权,庇隆政府采取了独立的外交政策,减少了对外国(特别是美国)的依赖,增强了阿根廷的国际地位。

2. 庇隆的失与过

威权主义与民主倒退:庇隆通过修改宪法和加强总统权力,削弱了民主制衡机制,打压反对派和控制媒体,建立了威权统治。

经济管理不善:尽管庇隆的国有化和工业化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来看,这些政策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引发了经济危机。

社会分裂与政治极化:庇隆的统治加剧了阿根廷社会的分裂,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导致了长期的政治不稳定。

3. 庇隆的政治遗产

庇隆主义的持久影响:庇隆主义在阿根廷政治中具有深远影响,即使在庇隆去世后,庇隆主义政党(如正义党)仍然是阿根廷政治的重要力量。

社会政策的典范:庇隆的社会改革为后来的政府提供了典范,许多社会福利政策在阿根廷得以延续。

政治极化的遗产:庇隆的统治也留下了政治极化的遗产,阿根廷社会在庇隆主义者和反庇隆主义者之间的分裂持续至今。

***

米莱的崛起

不无讽刺的是,另一利用民粹手段上台的例子正是哈维尔•米莱(Javier Gerardo Milei)。按照大同小异的剧本和套路,米莱成功颠覆了庇隆建立的政制。米莱的创新演绎在于其擅长利用网络直播和社媒,塑造“反体制斗士”形象。这种即时性传播放大了民粹主义的煽动效应。

米莱在2023年当选阿根廷总统,靠的是对庇隆主义福利国家模式的彻底否定,承诺通过极端自由市场改革(如美元化、削减公共支出)拯救经济崩溃的阿根廷。他的个人魅力——狂野的发型、直率的言辞和“电锯经济”口号——与民粹领袖的典型特征高度契合。他成功煽动了民众对腐败政治精英和经济困境的愤怒,颠覆了庇隆留下的左翼民粹遗产。

米莱如何利用民粹手段上台?以下是DeepSeek提供的背景简述:

1. 利用社会不满

背景:阿根廷长期面临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民众对传统政治精英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米莱的行动:米莱通过抨击传统政治精英和现行政策,将自己塑造成“反体制”的代言人,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

2. 魅力型领袖的个人号召力

背景:米莱以其激进的政策主张和强烈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大量选民,特别是年轻人和对现状不满的群体。

米莱的行动:他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开演讲,直接与选民沟通,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建立了强大的个人品牌。

3. 激进的政策主张

背景:米莱提出了包括美元化经济、废除中央银行、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等激进政策,吸引了希望彻底改变现状的选民。

米莱的行动:他通过强调这些激进政策,将自己与传统政治精英区分开来,赢得了大量支持。

一语蔽之,尽管庇隆时代的政策在改善劳工权益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也留下了威权主义和经济管理不善的遗产。经济困境产生的不满情绪让米莱得以利用民粹手段上台,通过激进的政策主张和个人魅力赢得了广泛支持。

***

总结

民粹主义的潜台词就是“不应浪费一场大好的危机”, 其阴暗面则在于被动员的群众往往只是被用作“有用白痴”(useful idiots;列宁语),在领袖实现目标后随即被边缘化:毛时代的红卫兵在文革后期被“上山下乡”遣散,庇隆的支持者在政权稳定后逐渐失去政治主动性,而非实际决策的参与者,反映愿景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0781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bystander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78159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