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全球失衡?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全球失衡?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67
经验值: 22689
标题:
什么是全球失衡?
(58 reads)
时间:
2025-3-31 周一, 上午12:51
作者:
bystander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什么是全球失衡?
【原文于3月7日首发】
根据长期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前任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的观点,全球失衡(global imbalances)、产能过剩(overcapacity)与过度储蓄(savings glut)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链,而全球重新平衡(global rebalancing)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的结构性缺陷和政治阻力。
1. 全球失衡、产能过剩与过度储蓄的关联
(1)过度储蓄驱动全球失衡
中国的角色:中国长期维持高储蓄率(家庭、企业和政府储蓄),根源在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如医疗、养老不足),迫使家庭增加预防性储蓄;同时,政府通过压低利率、限制资本外流和汇率干预,将储蓄转化为对出口和基础设施的投资。
结果:中国将过剩储蓄转化为外汇储备(如购买美国国债),压低全球利率,并向美国输出廉价商品。这导致美国依赖中国资本流入和廉价商品,形成“储蓄-消费”的跨国循环:中国过度储蓄 → 美国过度消费。
(2)产能过剩加剧失衡
中国的投资驱动模式:为吸收高储蓄并维持增长,中国长期依赖投资(尤其是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导致某些行业(如钢铁、光伏)产能远超国内需求,形成过剩产能。
溢出效应:过剩产能需通过出口消化,进一步扩大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强化了全球失衡。而美国因过度消费和产业空心化,依赖进口中国商品,加剧贸易逆差。
(3)全球失衡的自我强化
美国低储蓄与债务依赖:美国的低储蓄率(家庭和政府)依赖中国资本流入(购买美债)维持消费和财政赤字,形成“债务成瘾”。
中国的增长依赖:中国依赖出口和投资,抑制了国内消费,被迫继续扩大产能和出口,形成闭环:储蓄过剩 → 投资过剩 → 产能过剩 → 出口依赖 → 贸易顺差 → 储蓄进一步积累。
2. 全球重新平衡为何难以推进?
罗奇认为,重新平衡需要中美两国同步进行结构性改革,但以下障碍导致进展停滞:
(1)结构性改革的国内阻力
美国的问题:
a. 消费文化固化:美国长期依赖债务驱动消费,提高储蓄率需缩减福利、增税或削减开支,面临选民强烈反对。
b. 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回流和基建投资需要长期规划,但政治周期短视,两党争斗导致政策难以持续(如基建法案屡次搁浅)。
中国的问题:
a. 增长模式惯性:地方政府和国企依赖投资拉动GDP,转向消费需打破既得利益(如地方债务依赖土地财政)。
b. 社会保障滞后:建立医疗、养老等安全网需巨额财政投入,短期内可能拖累经济增长,改革动力不足。
(2)地缘政治与互信缺失
中美战略竞争:贸易战、科技脱钩和地缘冲突(如台海、南海)削弱合作基础。双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如美国指责中国“不公平贸易”,中国批评美国“遏制发展”),难以协调政策。
多边机制失效:WTO等国际机构改革停滞,缺乏全球治理框架推动再平衡。
(3)短期利益与长期成本的矛盾
美国的短期选择: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如量化宽松)可暂时维持消费繁荣,但加剧债务风险和失衡。
中国的短期选择:经济下行时,中国倾向于重启投资刺激(如“铁公基”),而非推进消费转型,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反复。
3. 罗奇的结论:失衡终将不可持续
罗奇警告,当前路径依赖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危机(如美元信任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升级或中国债务崩溃)。重新平衡需要:
美国:提高储蓄率、投资基础设施和创新,减少消费依赖。
中国: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减少投资和出口依赖。
国际合作:通过多边框架协调政策,避免“以邻为壑”。
然而,两国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和政治短视,使这一调整至今步履维艰。全球失衡的根源是制度与政策的深层矛盾,而非单纯的经济周期问题。
(整理:DeepSeek)
补充:
从宏观经济结构来看,中国和美国几乎是彼此的镜像。
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抑制了家庭收入和消费,同时偏向投资,特别是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投资。
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之一——大约43%,而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只有约37%,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下降。
这种结果导致了商品的过度生产,而这些商品随后被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国家。
同时,由于中国的储蓄超过了投资(因为政策压制了消费),多余的储蓄流向国外。中国的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距等于其贸易(经常账户)顺差。
只有通过缩小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距,中国才能减少贸易顺差。而这意味着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但这种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小。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的驱动力是消费者支出,占GDP的比重约68%。
由于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约占GDP的22%),美国从国外吸引储蓄资金。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距反映在贸易(经常账户)赤字中。
美国可以采取措施纠正助长全球贸易赤字的经济失衡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减少预算赤字和对外国资本流入的依赖。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0252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4309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