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张三一言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675
经验值: 56583
标题:
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383 reads)
时间:
2018-8-12 周日, 下午5:57
作者:
张三一言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張三一言
評儒感到厭惡了,沒有勁再談;但是,很矛盾,又有不吐不快的感覺;這大概是因為在民主世界或談論民主時總是覺得儒是民主的反動,尤其是儒之民本明擺著反民主。於是寫《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一] 儒之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何謂民本?
民本是儒家要求皇帝做個好皇帝:皇帝要以民為本,施行仁政。
倡儒者說:民本原則落實於政治,表現有二:一是愛民親民,富之教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是承認主權在民。
其一之說法基本是事實。只是說得句子不全,是故意說不全:句子沒有主語;誰愛民親民?隱瞞了皇帝這一主語。正確的說法是“一是皇皇帝愛民親民,富之教之,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這一準確完整說法就公然表露出反民主實質了;所以倡儒者不敢言之。
第二點:二是承認主權在民。是廣東話說的站穩立場車大奅。這一點下面再說,這裡按住。
民本要求統治者或治理者為民作主,也要求統治者實踐王道仁政,開明統治或治理。就是說,民本,是指皇帝以民為本,皇帝以民為重,皇帝注重為人民謀求福利、皇帝有安民心的政治思想。
民本先決條件是有皇帝,再由皇帝行民本、仁民、禮樂。沒有皇帝,民本就如沒有人身依附的幽靈;在民主社會根本就不存在民本問題,人民作主了,民主是民眾本身是統治者、治理者;人民怎麼把自己當作本?非常明顯,民本存在的先決條件是非民主!
[二] 儒之民本何所反?
倡儒者說:儒家反對極權主義,追求禮樂制度。
這就是儒反民主本質表露。
甚麼是禮樂制度?
追求禮樂制度就是追求周公時代的制度;這個制度在的前提首先是有皇帝,有了皇帝才有好皇帝(行民本的禮樂制度中的好皇帝)和壞皇帝之分。
有人說:禮樂制度是相傳幾千年前的為周公所創建。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構成整個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對後世的政治、文化、藝術和思想影響巨大。
可見,禮樂制度是皇帝制度,具體地說是好皇帝制度;不是民主制度。
倡儒者追求禮樂制度,證明儒存在前提是有皇帝的制度;這一前提決定了儒的本質反民主。民是皇帝之民,才有可能和有必要要求好皇帝行民本;民本是表示皇帝把民擺放在甚麼位置上,是無關要緊的蟻民位置上,還是能載皇沉皇的民本位置上。君皇為主,君皇在上,君皇治民是明擺著的事。民主不是民為本,而是民作主:即民取代儒心中必不可缺的皇帝。可見,有儒之民本就無民之民主,有民之民主就沒有儒之民本;所以說:民本是民主的反動。
[三] 王道就是好皇帝用正確方法治民
所謂王道政治,就是皇帝愛民仁民,施行以民為本的治民術。
以民為本的治民術邏輯(孟子認為):皇帝要得到民心,就必須推行仁政。仁政就是要皇帝性善;意思是皇帝要以人的愛心善性憐憫之心來處理政務和愛護人民。
孟子這一思想是矛盾的。剛說了施仁政是為了得民心,不言而喻得民心只是為了鞏固皇權;這一表述說明儒之仁政只是鞏固皇權治民策略而已。但是緊接着又說皇帝要愛心善性憐憫人民,把仁個手段策略變成目的了。所以,符合客觀實際的理解是:皇帝要用愛心善性憐憫假象當作鞏固皇權的治民術。
王道是不是和民主之道相差十萬八千里?
20180812
作者:
张三一言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23761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