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大清统治下的300年,中国到底失去了什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大清统治下的300年,中国到底失去了什么?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大清统治下的300年,中国到底失去了什么? (226 reads)      时间: 2018-5-04 周五, 上午11:32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来源:纵横帜

毫无疑问,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不自由的朝代之一。

01

满族人以一个部落的力量在东北兴起。

在满族人内部,传统部落军事民主制度逐渐被努尔哈赤的独裁代替;在八旗设立以后,每一个旗的旗民都是旗主的奴隶,而所有的八旗都是努尔哈赤和他子孙的奴隶。

汉军和包衣,都是奴隶之下的奴隶。

中国从秦始皇以后,政府和内廷,基本上是平行的内外两个单位。

政府官员并不是皇帝的私人奴仆。

汉唐朝廷都坐而论道,大臣们都有座位;宋朝以后,宰相必须站着回话;明朝十分专制,朝廷之上动辄以廷杖惩罚官员——但是,大臣还是坐着和皇帝对话的。

只有在清朝廷上,举朝匍匐跪拜,人人口称“奴才”——这是一个皇权最凌辱官员的时代,更不要说凌辱一般的百姓了。

三百年来,在这种统治气氛之下,一般百姓,甚至士大夫,其自尊心都已经被斫丧殆尽。



02

清朝的建制军,号为绿营,大部分是继承明代的卫所体制,在各省各地设立提督、总兵等官制,分别率军戍守,有事出动,先从战事附近的提镇发兵,不足时才调动其他地方的绿营。

这些绿营将士身份上不如旗营,训练和装备也都不足,等于是二等部队。

康熙以后的战争,绿营扮演的角色却越来越重要。

到了乾嘉时代,几乎所有的重要战争都是由绿营出动。

绿营平时既是二等部队,再加上清皇室对于汉人并不信任,所以这些绿营的名额常常不足。

一旦有事,命将出师,带兵的军官不得不临时招募添补缺额,正所谓“驱市人为兵”,怎么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呢?

嘉庆、道光以后,绿营更不如以前。

所以,平定川楚教案和太平天国,有不少乡勇担任战斗任务,立了战功,才将他们编入绿营的编制。

清代过了一半,实际上已经没有真正可以作战的部队了。

湘军、淮军都是以乡勇为名招募的私人部队,国家根本指挥不动。

整体说来,清代中国人口从差不多两亿逐渐增加到四亿多,而旗营和绿营的编制,总数不过百万余众。

这么大的国家,有这么多的人口,而只有这么一丁点的常备军,而且训练装备都很不足。

等到清代晚期,内乱外患纷至沓来,那时的中国根本是一个没有国防的国家。



03

清廷延续明朝的科举制度,也继承下明朝留下的传统。

科举制度以八股取士,只考“四书”,而且“四书”的解释以朱熹注为主体。

清政府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儒生的批判时政十分戒备。

他们一方面罗致人才,以高官厚禄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又兴起文字狱,压制汉人的民族主义。

于是,一切检讨政治制度,或者对当时事务的议论,都不是皇室所愿见的。

吕留良、金圣叹等案件,都是杀头的罪名。

在压力之下,虽然还有些人不求仕进,仍旧致力于经世济时的讨论,但大多数的儒生都慢慢退缩到安全地带,有的从事于经学的研究,有的专心做八股文章。

有人问:如果乾隆能够多活50年,中国还会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吗?

答案是显然的。

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



04

了解一下康乾盛世的真相。

康熙前面的,实在没什么可说。除了杀还是杀,所以,咱们就从康熙开始。

康熙是个了不起的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打败葛尔丹,治理黄河淮河,学习近代科技。

咋一看,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俨然一位伟大的君主了。

真的是这样吗?

君主伟大与否谁说了算呢?

衡量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呢?

这个标准选不好,结果就会出问题。

我认为君主伟大与否要看:君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而不是君主的个人能力。

智擒鳌拜,说明康熙很能干。不过是清政府内部的皇权争夺战,变更的仅仅是国家实际领导人。

这是康熙为自己而战,没有涉及到国家民族的贡献,和百姓也无多大关系。

平定三藩,更是为了维护满清皇权。而且还是康熙挑起的战争。

这不过是一场地方与中央的夺权战争,和贡献沾不上边。战争中,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遭了殃丧命了。

康熙最终胜了,也只因为他的手段比吴三桂高明,说明他确实能干。

许会有人会说:至少康熙维护了领土的完整,难道不算贡献?好问题,赞一个。

我还是要说:这和伟大不沾边。不是我固执或偏见。

你想想:吴三桂如果胜了,他会允许分裂吗?肯定不会的。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不管谁胜,国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



05

接着是雅克萨之战。

此战发生在康熙年间,清政府战力最强的时期。

沙俄投入的兵力也就800多人,还是远征。

弹药和粮食都有限。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规模巨大和惨烈。

清军数倍于沙俄军,还享受着不错的装备,水陆两军同时进攻,打了大半年才了事。

这种战斗(根本算不上战争)和结果有什么自豪的?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西伯利亚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俄国,才换来百年的安定。

这就是大家引以为荣的康熙和雅克萨之战。



06

接着是康熙的勤奋好学。康熙和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几乎一样的好学。

不过,彼得将自己对科技的兴趣推广到全国,使俄国迅速走向强盛。

康熙对科技仅仅是个人兴趣,而这种兴趣还有政治动机。

他要让汉族大臣看到:他是一位多么能干和智慧的皇帝,满人并非蛮裔。

这就是康熙学习科技的动机。

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28连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

还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

后来,天才级人物戴梓被充军关外。

这就是康熙打压科技的手段。他了解到科技的可怕,故而禁之。

清朝后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不仅不发展科技,反而打压科技;不仅不进步,反而退步。



07

再顺便比较一下康熙和同时代的路易十四。

先看看个人情况。路易十四奢靡无度,热衷芭蕾,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科学活动,却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

咋一看,有点荒唐,不学无术之人还爱做梦。

康熙一生节俭勤政,对西学颇有研究,以大禹为自己的治国偶像。很不错的样子。

接着是两人的作为。

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国家普及科学。

他接受大臣的建议,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其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

同时代的康熙,则忙着进行文字狱,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

路易十四发动了大量的对外战争,打造了一个鼎盛一时的法国。

康熙热衷打内仗建功立业。

路易十四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将国门大开。

加强法国与欧洲及世界的联系;而康熙在开海禁海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最后以禁海告终。

禁海不仅使中国造船技术一路滑坡,也导致离奇事情的发生:明末对世界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清末竟没人知道欧洲在哪(还有其他原因:销毁相关地理和科技书籍等)。

1716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清廷再次下令各省商船禁止前往南洋贸易,严防定居南洋的华人返回国内。

已到晚年的康熙皇帝,在禁海上谕中说:“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海外有吕宋、噶喇吧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代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

不难理解,一个少数民族皇帝统治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其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消释猜忌与防范的心理。

康熙在开海与禁海问题上的思考模式,继续影响到雍正、乾隆及其朝中的官员,甚至更远。

康熙和路易十四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成就并不成正比。



08

康熙晚年,禁止公开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

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都已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

就这样,文字狱成了清朝的一项基本国策。

以一人之力,成功改变考官及书生的兴趣几百年,真是能干至极。

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此外,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

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

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

有时皇帝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

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却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

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通过种种努力,把道统收到皇帝手中。



09

伟大人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智慧。

而近三百年的满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没有一个思想家。

满清本没有思想,却压制汉人,使中国,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思想上处于一片空白。)

其次,侮辱和痛贬名儒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自居。

更别指望他们像明朝官员那样和皇帝争高下了。

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召集翰林官员作文。

题目:理学真伪论。

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员当考生。

羞辱这帮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

骂这些人是假道学,同时以皇帝的威严痛斥当世名儒。

告诉人们:真正懂道学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

大臣失去道统,就失去了制衡皇权的王牌。

治统与道统的统一,使得清王朝成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王朝。

清朝的文武百官,自称奴才,口称主子,开口闭口皇上圣明,就这样出来了。

没人敢和皇上争高下了,皇上能不圣明?奴才也顺便出来了。

奴才需要的是听话,不是才干。

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



10

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

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

思想被禁锢得连文化科技都无法正常发展。

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甚至一些疯子的言语也被定为逆案而处死,荒唐至极。

刘三元,本疯癫,某日对人说:我是汉室后裔,要众官扶持。

结果被杀。一个疯子,一句疯话,就掉了脑袋。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

用了十七年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

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

乾隆说:我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绞死。

没一点点涵养和胸襟,还称十全老人!

徐骏,已过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乾隆认为壶儿就是胡儿,诽谤朝廷,嘲讽满清没文化。

结果,徐骏被剖棺戮尸,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斩首。

……



11

接着咱们来看看,乾隆朝修订的《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

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

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使群言悉归雅正"。

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

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

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为禁书。

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文字狱之彻底可见一斑。

唯一幸免于难的就是汉字。

鲁迅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非常有用的,记录中国明朝科学成就的书籍也被清朝列为禁书。

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

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

满清就是这样阉割了中华的光辉科技和灿烂文化,使中国回到了欧洲中世纪黑暗蒙昧的境地。

思想没了,文化没了,科技没了,后来钱也没了。



12

清朝这个专制残暴和扭曲都达到顶峰的朝代,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

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

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到了清朝末期,国势日衰,才有常州学派兴起,重视经世之学。

更后才有以“今文学派”的名义借古说今,例如康有为的《大同书》等。

当然,清朝晚年的洋务和维新之学大兴,终于将中国带入近代的世界。

乾隆晚年,马嘎尔尼使团来华时,因为和珅的阻挡,他们许久没有得到觐见皇帝的机会,后来又延长了他们在华停留的时间。

这一个英国使团,包含了许多测量和调查人员,实际上是一个国情调查团。

他们回去以后,向英国政府报告:庞大的清帝国,实际上组织非常松弛,几乎没有国防,军队的装备只配称为仪仗队,而不是作战队伍。

到鸦片战争时,当年随团来华的一个儿童,此时已经是英国国会的议员了。

此人坚决主张英国应当对中国强硬,因为中国是没有国防的国家,而且中国的宫廷和官员,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完全懵懂无知。

中兴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着实努力进行的洋务运动,则是从器物上学习西方——这三人都没有提过,要从中国文化本身进行彻底的改造。

不少人,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努力推动君主立宪的改革;另一方面,孙中山等人提倡现代的革命。

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那一声枪声,断送了两千年的帝制,终于将中国带出了传统,带进了现代的世界。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715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