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旁观者昏 “大选后的一些看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旁观者昏 “大选后的一些看法”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旁观者昏 “大选后的一些看法” (307 reads)      时间: 2016-11-14 周一, 下午8:59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1。关于选举系统

大选结束。多数以为一定赢的最后输了。这个多数当然包括不少川普的支持者。最
后结果的反差造成人们情绪的巨大波动是自然的,和英国脱欧时一些人的反映类似。
既然选前有人说败了就准备拿起枪来,选后有人游行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每个人的眼里都会找到选举系统的问题,但既然来选举,就要接受选举结果。恰恰
是一个川普多次批评的rigged system,把他选进白宫。选举是大事,既然新总统认
为这个系统是rigged,希望看到以后美国怎么改变一下这个rigged system。

选举人团制度是个不错的选择。放过它的历史和其他考虑不说,纯粹数人头,不能
顾及美国地理上巨大的差异造成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形成大城市对其他地
方在利益上的持久优势,东西两岸人口越来越集中,仅仅看人数,城市之外的选民
利益将被持久忽视。

但是,至今为止包括此次大选在内的七次选举,民主党已经赢了六次选举总数,其
中两次是赢了总数(这次最后票数还没有数出来,但假定如此)输了大选,这样的事
件变得频发了,必然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实现改变的门槛很高,维持原状仍旧是
很好的选择。但是这个问题将挥之不去。如果细致看红州,比如德州,深红,但大
城市AUSTIN仍然很蓝。假如国家范围内要照顾地理差异,州内的赢者通吃是不是也
没有照顾州内的特点呢?如果这条原则取消,候选人就要四处奔走了,而不是只在
少数摇摆州竞选了。




2。不是简单的精英和草根的对决

只要看看选举总数的统计就知道这个说法至少是不准确的。因为失利的一方里面的
草根并不少。东西两岸的城市里的草根,租房居住入不敷出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
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的升斗民众,另一方的草根处于不利的地
位。这次双方都动员出巨大的投票人数,不少确是草根。

某些产业的移出的过程是很久以前就发生了的,东西两岸也在发生,两党治下都在
发生,但东西两岸的经济富有活力,能由市场经济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移民到了
这个国家,大多往两岸走。华人多数居住的蓝州,大多在东西两岸,就是在德
州的华人也是在城市区域,他们中哪有几个不需要在职业生涯里作出调整的,好在
东方不亮西方亮,于是某些产业的消失没有造成巨大的沮丧。

在中南部,情况不同,制造业承受变化的反映速度不能这么快。加州高技术日新月
异,纽约大笔股票交易在微秒中完成,一个在全球化中获益,一个在全球化中失落,
构成了大致相同的草根人数。说全球化草根都吃亏不够准确。

但从全球化中一些人在很短时间里成为世界巨富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横是不能
打土豪,只有用税率来协调。川总统打算让人们怎么交税我不知道,反正他不交税
很多年了。那就减税,减税去扶植制造业?里根总统的减税将美国从巨大的债权国
变成巨大的债务国,只有诚实的老布什总统才改变了这个政策,但他因此付出代价
(READ MY LIPS)。克林顿时代重新有了盈余,但接下来小布什两场战争又出现一个
大窟窿。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单减税不能促进经济,因为减税本身不能创造巨大的消
费需求来促进人们投资的意愿。

既然红州的草根相信川普而不是其他共和党人有解决办法,他们就来支持他。川普
的办法有几条。其中收紧移民可以拉下东西两岸的势头,让一些流出的工作回流到
美国好像被认为是振兴红州的办法。这是川普当选后表示要做的首要工作。加关税
和收紧移民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保持竞争力,只有观察了。




3。地理上各州的不同政治局面

近代,蓝州在历史上还不是特别固定的,有转红的时候。红州里面有不少州很少转
蓝,也许从不转蓝。红州的政治稳定性好。这里有历史的原因,有宗教的原因。

于是选举胜负决定在几个历史上经常摇摆的州身上,这些州刚好很大,一进一出经
常就让结果板上钉钉儿。宾州,俄亥俄,佛州,等等。

如果存在国际地缘政治一说,在美国看到的则是地理上形成的不同的政治局面。他
们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生活环境,各自继承的是很不同的一段历史。这种存
在看来将长期地影响大选。两极化在这种情形下有逐步加剧的倾向。团结美国的最
快做法之一里面有战争选项。美国在打仗之前吵,一打仗,就踏实了,一致对外,
起码以前是这样。只有战争持续不能结束的情况下才能再次形成强有力的不同意见。
战争时要求赋予总统更大的权力。

川普成功地读出了不少人心里要说又多少觉得在公众场合说不出口的意思。没有不
能满足这些人的话他说不出口。于是人们开始做了权衡,发觉别的那些负面说法可
以不管,我要的他许诺了。答应张三的和答应李四的也许本身就矛盾,至少很难协
调,但这不是竞选时可以问清楚的,也没有人有能力在短时间里去权衡。这种情形
下,总是嘴越大越有好处。





4。精英层的忧虑

我转了两个ENDORSEMENT的名单。最后的选举结果(把草根都加上)如果也看作是ENDORSEMENT的
话,名单还是希拉里的长。精英这个单词经常招人反感,但它是存在的。

可以看到很多的ENDORSEMENT都开宗明义地表示了对希拉里主张的不同意见。但他们
选择支持希拉里,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希拉里全对,主要是因为他们耽心川普造成灾难。

谁的意见都不能保证对,我吃惊的是这个层次支持希拉里的竟然这么多。老小布什
都没有公开支持川普,只有两个共和党副总统表态。对比下,支持希拉里的共和党
人很多。在南方深红的报纸里,传统上支持共和党的大报纸里面都有支持希拉里。
其实他们表现出的是忧虑。如果是另外一个共和党人的话就没有这个忧虑。

治理国家要不要听专家的意见,不是个人情绪可以左右的。我在里面看了一下有众
多的著名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并没有什么巨大的财产要保护,他们对重要的相
关问题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例如,美国在核时代后的国防对策最初就是由物理学家在深层参与下制定的,兰德
公司的专家们连怎样投降使得美国吃亏更小的问题都讨论过。可以痛骂他们没什么
了不起,但原子弹不是二踢脚,负责任的领袖不会理会这些咒骂,也不会找算命先
生,他们会听众多专家的意见。

像钱学森那样的专家意见,在美国没有市场,听三、五个专家的意见之后,钱就出
局了。历史上艾帅和尼克松做总统都不以精英集团为然,但最后都要用。凑巧了,
我听到二战中和之后专家们对美国政界的影响变得举足轻重的话也是多年前从一个
诺贝尔奖得主的讲演那里听来的。这个人中国人不陌生:杨振宁。虽然我在此之前
就知道杨振宁为中国政府说话,从见到毛泽东时就开始了,这并不妨碍我听他介绍
美国,一点儿也不。我不会从中国的反共志士那里去了解美国,从来不。

有些输急了的人希望川普带来一些变化,也许乱会带来一些希望,自己就有了机会,
当然没有对这个变化的忧虑。不过,无远虑者其他近忧会经常缠身,例如如何改变
自己个人的生活状况。





5。关于体制对总统的约束

历史上只有尼克松到了被弹劾的边缘被迫辞职,后来被福特赦免终止继续调查。克
林顿也有危险,不是因为他的性丑闻而是因为他涉嫌干涉司法。

乐观者认为不怕他乱来,可以弹劾一个犯法的总统的说法在理论上是理直气壮的,
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因此不能迷信。

弹劾不是大选,大选人们有经验。即便是在克林顿那次我们也看到了有势力来阻挠
这个过程。例如有的人公开出钱买国会议员的性丑闻,我不知道有多少要人变得老
实了,不再坚持了,但降压的效果不小。要瓦解一个数量小而权重大的几个人,手
段很多。实际上,这次世界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卷入美国大选:欧洲,俄国,WIKILEAK。
因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一个有历史的程序和在高速发达的信息社
会里的迅速反映之间,并没有社会实验来检验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不少人认为克
林顿该被弹劾,但是并没有。如果被弹劾了,今天的选举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是,
川普本身就是来自反建制,最终弹劾他一定出于建制本身的力量。他是极为特殊的,
既不是尼克松也不是克林顿,支持他的民意未必会接受,这不是建制围剿反建制吗?
不去说这之间的对错,旧有的路径极有可能走不通,社会成本大得多,川普很TOUGH,
问题会回弹给另外一方,于是两方的严重的分歧会进一步产生社会的两极化。

对开国先贤们设计的敬仰不能自动转化为成功的正确的操作。历史上有一定约束机
制的国家并不少,但是最终在实际路途上多种多样,和设计者愿望相反的结局比比
皆是。

6。华人

华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个好学校。也许在波士顿区域,也许在加州,那都是深
蓝州。假如真地认同川普的理念,孩子从那里出来以后基本上是无法谈得拢的。我
了解到的华人孩子没有投川普票的,有的还参加了选后游行。但他们也不全投希拉
里,很任性。

美国没法也不在乎第一代移民怎么想,身在曹营心在汉也罢,全心全意同化也罢,
美国没有多大本事改变他们。但孩子不同。在现在饱受攻击的“政治正确”的环境
下,孩子们相安无事,和睦相处。

有些人,如果受到了攻击,他们反驳的理由在别人眼里其实就是“政治正确”,但
转脸他们把攻击别人遭到的反驳当作“政治正确”来嘲笑。实际上,“政治正确”,
原本是一套对公众人物要求的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它承受不了太多机会主义的协
调。在建议去掉因自己“富”起来而不要某些“政治正确”的子集的时候,最好去
回忆一下历史,看看这些东西建立起来的历史,再想想是不是能付得了去除它们的
代价。



7。继续观察。

川普已经对外界点明了他最先要做的几件事。虽然他看上去是和两党建制发生了冲
突,他自己并没有一套全新的班子。因此他要找出一些旧官员来做事,这无可厚非。
最后还是要和建制一起工作。老百姓厌恶了华盛顿的政治圈,会很快看到另外一个
圈子。剩下的是看川普怎样履行竞选诺言。虽然我们都知道任何总统的某些允诺都
是要打折扣的并对此不满,我倒是相反,看到他打某些折扣是件满不错的事。再有
就是看他任命什么人予以什么样的职务。已经有报导他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
儿放进过渡班子,国家和家庭商业混在一起了,果然是崭新的气象。但人们想到他
是反建制的,已经让他走到这个地步了,还要不要他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

有些事也被大选带出来了,例如计划几天后的KKK游行: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81177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