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中国出生长成的汉人,我没有见过一个人,再说一遍,没有一个人,不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如果我这个看法是偏见,欢迎读者指正。)最近一位外国网民要我评价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她说这本书太好看了,中国文化实在优美。我回答说,早在林书之前20年,有辜鸿铭同样用英文写的《中国人的精神》,而在辜之前15年已有美国人明恩溥(A. Smith )写的《中国人的性格》,当然也是英文。你如果喜欢林语堂,不妨也读读其他两位,看看其中的差别。我以为明恩溥写的最符合实际,尽管我未必同意他对问题的根源的解释。何以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看法在我看来反倒比中国人自己的认识更深刻?我以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明在中国传教30年有余,接触了中国社会各等人;其二,他可以比较不带歧视并客观地观察记录。而林、辜两人对于中国社会的观察远不如明的广泛深入,不过他俩最为缺少的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没有的批判精神,而批判精神的精髓是自我否定。现代科学思维一出现首先就是自我否定,将自己脑子里已有的东西否定后才有可能思考别人大脑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