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的女作家斯托夫人(Harriet B Stowe)出于对黑奴的悲惨处境的同情与愤怒写下了《汤姆》,她的故事震动了美国社会,销量创造了据说是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记录。有说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曾经与斯托相见,林肯对斯通说,这是您的战争!19世纪末,美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顶峰,20世纪第一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达到世界第一。美国在此期间出现的社会贫富差别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我曾看到当年的照片,记录一家五口的新移民住在一间屋子里,夜里睡觉,白天就是一家人同心协力工作的地方,工作的内容是卷纸烟。
与欧洲的不同在于,美国人对于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关注更多是来自教会,是《圣经》而不是共产主义政治理想对于人们研究社会问题影响更大。《回首》的作者贝拉米(Edward Bellamy)的祖父辈里就有一位是在康州原Woodbury小镇的基础上创建了“伯利恒中心”(Center of Bethlehem)的著名牧师约瑟夫-贝拉米(Joseph Bellamy,1719-1790),“伯利恒中心”在1787年由居民自愿组织登记为今天康州的伯利恒市(Town of Bethlehem),现有居民约3500人。贝拉米牧师的思想来自他对于基督教的研究,出版过20多本书,根据自己对于《圣经》的研究解读提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过于鼓励自私与犯罪,不符合新教理想;他提倡英国约门人(Yeoman)移民所坚持的自给自足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简单生活。他支持美国从英国独立,但是批评美国政府的组成在思想上坚持新教徒的信仰不够。约瑟夫-贝拉米在康州曾经在教会与政界都有相当的影响,现在美国各地还有数十个伯利恒中心,都是教会办的慈善救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