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谈谈信仰、宗教、共产党 (2)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谈谈信仰、宗教、共产党 (2)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谈谈信仰、宗教、共产党 (2) (617 reads)      时间: 2015-7-10 周五, 上午12:28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谈谈信仰、宗教、共产党 (2)

二、2 宗教的盛衰

在古代,一个宗教的兴起离不开统治者的认可,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但仅有统治者的认可还不够,就基督教而言,它的兴起除了罗马皇帝将其立为国教并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成为世界宗教以外,还因为有其特别的历史机缘:野蛮人日耳曼族对于欧洲的蚕食入侵,最终导致西罗马垮台,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退出欧洲,但基督教没有随罗马统治撤出欧洲。历史学家赫斯特说,“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它先前就在这么做。这事说来令人惊讶,因为古希腊、罗马的作家、哲学家、科学家都是异教徒,并不是基督徒。教会为什么要花力气保留异教徒的东西?教会里的反对派就曾经说过希腊和罗马的那些东西都是假货,真理只在耶稣。著名神学家Tertullian的名言是:‘雅典和耶路撒冷何干?’可是获胜的不是反对派”。“……在教会将其信仰制度化时,教会仰靠熟悉希腊罗马文化的知识分子用希腊的哲学和逻辑学为基督教义辩解论证,同时又认为希腊罗马的伟大哲学家和道德学家只言及部分真理,完备的真理只有通过基督教义才能显现。但是希腊哲学家的学问可以引导大众辨明真理,接受真理。因此,教会还是保留了异教徒的著作来为自己所用。”

赫斯特说出了两希文明的融合的理由和过程,那就是:罗马帝国成了基督教的天下;教会成了罗马人的教会;基督教会保存了希腊和罗马的学术成就;-----这就是赫斯特描述的两希组合体形成的三大元素,所以才有一方面教会“大肆摧毁异教神庙”,一方面“教会还是保留了异教徒的著作来为自己所用”的两举并行。芦笛曾举希腊神庙的被破坏来说明基督教与希腊文明的不相容,其实是将希腊多神教等同于希腊文明的概念偷换,所以其论证与史实不符,不能成立。

到了奥古斯丁那里,基督教教义的建立算是完成了,基督教成为高级宗教,哲学变成了神学的婢女;再到阿奎那手上时,基督教神学通过吸收阿拉伯人送回来的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将基督教神学发展到顶峰,形成经院哲学。在近1000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主教们与欧洲国王们在欧洲实行政教合一统治,同时却又是主教与国王的分权;所以虽然同是政教合一,欧洲却没有出现过如中国这样的一个天子的“东方专制”。

而教廷和国王们的争权斗争其实从未停止过。最有名的例子当数1073年接位的教皇格里高里七世,他宣布将整个日耳曼人控制地区内的主教任命权收回,但是亨利四世却公开回应说他依然是未来的主教任命人。教皇于是宣布开除国王的教籍,国王这下急了,因为没有了教籍就等于没有了合法身份,只好大冬天越过阿尔比斯山来到意大利,到教皇就住的城堡求见教皇。教皇让他在冰雪里冻了三天后才接见这位身披平民装着的国王,赦免了跪在自己面前的对手,解除了开除他教籍的命令。

基督教留在日耳曼人入侵后的欧洲,虽然也有教会的腐败,但通过基督教传给入侵蛮族的文明,不论在法律、道德、艺术、科学、教育、政治等各方面(其中尤以防止了绝对专制),都是欧洲文明后来的突起不可缺的,这是历史事实。尽管启蒙运动中有过对于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作用的过激批判,宗教信仰曾经在欧洲历史上所起过的推动文明发展的作用早已是史学界的共识,20世纪以后的历史书里(包括教科书)也都对此有明确的记述。

总结而言,我以为自十一世纪始,欧洲发生了几大变化,促进了文明的快速进步:
第一是文字在各民族中的发明应用;
第二是代数传入欧洲后引起的数学的进步;
第三是大量的开办大学促进了知识的普及;
第四是罗马法的重新发现,在政教分权下启动了司法独立,走向法治社会。

进步的最主要成就是现代科学的出现。而一旦现代科学方法出现了,科学给人类提供的知识不论广度和深度以及可靠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基督教从此遭到极大冲击。基督教受到的冲击从表面看是对于神的存在与否的质疑,其实深层原因乃是现代科学方法对于古希腊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冲击,指出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推理不可能保证知识的可靠性,因而以希腊哲学为其根基的基督教神学也就无可避免地要遇到挑战。在科学方法出现之前,哲学所提供的所有的逻辑方法都只是“神学的婢女”,除了帮助论证神的存在并不能挑战神学,因为它们都是在形式逻辑下面都是同义反复的论证;而实证科学却不能为神学所用,因为它不是形而上的方法,所以教会无法将其变成“神学的婢女”。

基督教受到的挑战从开始时对教会腐败的批评逐渐扩大到对于教义可靠性的质疑。这种质疑虽然由于教会的强大力量在早期并不明显,甚至连科学研究结果的发表都受到传统信仰的压制,但是人的理性之本性是不可能发现可疑之处而假作不存在,疑问总有爆发的时候,结果就是200多年的一系列的反复:从培根的反对“假想”偏见到贝克莱的经验论,与其对应着有从笛卡尔的两元论到斯宾诺莎更为严密的数学的“上帝的存在”证明;再到莱布尼茨的唯理论与休谟的怀疑论的对决,最后问题在康德那儿得到妥协,现代哲学从此开启。但是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质疑却从此存在,持续到今天。

二、3 上帝存在吗?

A、

前文说过信仰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起源不同,前者是出于因果实证链以外的判断,所以对于“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的回答,关键在于科学知识能否最终对回答“超越力量”问题----也就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问题----所需的因果环节都给出科学答案。

关于本源问题,各种文化都存在,答案归结起来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三种。一元论认为宇宙的本源只有一个,如上帝、道、无、“大爆炸”、等等;两元论认为有两个,如阴-阳、物质-精神 、等等;多元论认为有两个以上,如金、木、水、火、土。比较而言,多元论在逻辑上最难为人接受,因为假设的变量愈多,确定它们就愈困难;二元论其次;一元论最容易满足因果推理的要求。

B、

西方哲学在古希腊年代就存在上述三种本源说,到了基督教神学建立后,当然一元论得了天下。我在《辩证法批判》里介绍过,基督教教义的基本点是绝对真理和普世价值,说的就是这回事。科学的兴起,在本源问题上还是延续一元论,不过是用科学解释替代神学解释,这样的结果就无可避免地会导致唯物论。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不难懂的,为什么写出了《新工具》来批判亚里斯多德《工具论》,并大力批判“四大假想”、提倡科学归纳法的培根会被后代认为对于现代唯物论的建立有伟大贡献。

面对科学的挑战,笛卡尔提出了身心二元论。笛卡尔的二元论其实是向科学提问:你可以解释各种物质现象,你能够借解释心理现象吗?“我思故我在”指明了精神(思)是不可怀疑的实在,因为没有了“思”,一切的怀疑也就无法存在。但是,“身”(包括大脑和自然界)这类物质的存在却是永远可以怀疑的。笛卡尔的伟大正在于他的二元论提出的问题,所以身心二元论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用来证明神的存在的逻辑依据。

C、

科学的发展后来有了进化论和“大爆炸”,这两个理论是科学一元论的重要基础,形成了对于基督教的最有力的挑战。现在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信仰基督教(包括以色列)的人口已经降到20%以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甚至不到10%。在信与不信之间的争论也都是围绕着进化论和“大爆炸”:
不信者: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人的起源是如同其他动植物一样的粒子的偶然结合后的进化产物。
信者:“大爆炸”只是一个假说,不足信;进化论有太多的漏洞,也不足信。

我认为,上面的争论中,信者一方的反驳难以成立,因为科学除了通过实证取得知识,也接受在实证基础上的严格推论。例如,地球的年龄就是推论的结果。但我也认为,不信者一方的理由存在这漏洞,那就是“‘大爆炸’是否就是宇宙的本源?”的问题没有得到肯定的回答。换言之,“大爆炸”即便确有其事,我们研究的宇宙真的就是实在的宇宙吗?

D、

MIT的量子力学工程教授洛伊德(Professor Seth Lloyd,quantum mechanical engineering)如是说:
“…..自大爆炸开始的有限时间说明我们(对于宇宙)的观察只稍多于100亿光年的范围,而在此范围之外却还有着更多的向着无界空间延伸的星际。不论宇宙存在了多久,我们只能接触到它有限部分,而无限的宇宙则在我们了解之外。也就是说,除了很小的部分,整个宇宙对于我们是不可知的。…..随着宇宙学家对于宇宙的探测的深入,他们所发现的线索----不论对我们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说明,除了我们没法了解的无限的宇宙,还有更多的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沿着时间倒回头到大爆炸,也就是宇宙学家名之为宇宙膨胀的时刻,宇宙在这个不到一秒钟的瞬间扩大了好多倍,而这种急剧膨胀现象却是充满时空的玩意,我们的无限的宇宙不过是落在一个膨胀海洋里的一个‘泡泡’而已。”

“更糟糕的是,这个膨胀海洋里有着无限多的泡泡,并且还各不一样,物理学定律也会不同。有的泡泡里有电子,有的没有,因为这个海洋不是由一个,而是很多个宇宙组成的。所以这个多泡泡宇宙常常被称为multiverse。….如果假设可能存在的物体一定会存在的话,那其实就是进入了形而上学,而不是物理学了。所以我们的研究只能退后一步,……”。

因此,按照洛伊德教授所说的宇宙来理解,我们只能说,“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超出了科学能够回答的范围。基督教一元论催生了科学,科学一元论看来没法取得替代宗教信仰回答本源问题的地位,所以前文提到的“超越力量”问题至少在目前看来是人类会永远面临的问题。

三、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严格说属于人生信仰,只是现代人普遍具有了参与政治的权利,所以它变得非常重要,需要单列出来讨论。

贺麟认为,政治包括政治主义、政府或政党的政纲、政治领袖的人格三个可以建立信仰的对象,一个人对于其中一个发生了信仰就算有了政治信仰。从思想自由的角度来看,具有政治信仰是人的个人权利,属于言论自由,不能作为定罪的条件。

但是,不论政治信仰如何,如果信仰者发生了损害他人生民财产的行为,这个人就是犯法,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就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于政治信仰的态度。所以,只要守法,共产党在美国可以合法存在,身为共产党员在美国也不违法,不论你搞什么样的“邪教”宣传。同理,如果将来中国成为了政教分离的法治国家,共产党也应当可以在守法的条件下成为合法政党,共产党员当然一样是合法公民。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很容易懂不是。

所以我认为共产党的要害问题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要害问题:在实践上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在夺权后通过暴力专政行使权力;所以当它这样做时,它就是一个为了政治目的行使暴力的恐怖组织,结果是夺走了无数无辜的生命。把有这样的行为的政党说成是“邪教”而否认它的暴力恐怖行为,说,“世人谴责的恐怖活动似乎是用暗杀、爆炸等手段滥杀无辜,但共产党在执政前并不搞这套,而是致力于夺取政权,在执政后当然在国内实行恐怖统治,但那制造恐怖心理的手段与一般人理解的恐怖活动并不一样”,这个说法一是不符合史实,二是抹杀了问题的本质;它对于中国现代发生的悲剧的解释功能,除了说明国人愚昧,容易相信邪教外,却掩盖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共产革命置革命目标的价值在人的生命价值之上的错误价值观。

不仅中国的、苏联的,包括像柬共以及现在的朝鲜的共产党,都是依靠血腥恐怖夺权治国,这是为实现它们的政治目标所需要的。当它们不这样做时,它们就一定是改换或放弃了原有的政治目标。现代文明对于暴力行为的否定,其基础就是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不认识这一点,一个文明就不可能成功实行现代化转型。

(完)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440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