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绍兴一九四八(九)---“咸鱼”,我要去台湾了。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绍兴一九四八(九)---“咸鱼”,我要去台湾了。
钟会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6/05
文章: 2149
经验值: 61917
标题:
绍兴一九四八(九)---“咸鱼”,我要去台湾了。
(529 reads)
时间:
2015-5-20 周三, 下午8:44
作者:
钟会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喜欢吃咸鱼鸡粒炒饭,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十几年初次品尝到,觉得惊为天人。广式的炒饭中没有生抽(调味品中的第一宝),所以我不大感兴趣。但这个炒饭却是异常的好吃,觉得加了生抽反到不美。我一直觉得粤菜的牛叉之处,除了调味料的琳琅满目,分工细致,就是在于两个或是几个原本看似毫不搭架的食材,就是能被广东人组合起来,形成一道美食。但不是什么菜系都能那么干,我至今觉得世上最无聊的菜就是“地三鲜”,茄子跟青椒、土豆乱炖一气,毫无美感也无美味可言。那茄子炖鲶鱼亦是空有其名。
同样是茄子,广东人用咸鱼辅配,那茄子煲是贼拉的好吃,真佩服发明这道菜的人是怎么想出来将这两者“拉郎配”,但又做的如此天造地设。茄子一向是中国最讨人厌的蔬菜排行榜上的头名状元,如果不是粤菜对茄子的妙用,估计此蔬菜比熊猫灭种的速度都快。
当然上面的话是一家之言,有失公允。而且无论咸鱼炒饭还是咸鱼茄子,我的偏爱基本来自咸鱼而已。
在古代,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咸鱼称“鮓”,藏鱼也。《康熙字典》的解释就是“滓也。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更早一点,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鲍鱼”。可惜这老家伙没想到的是,他当初大骂子贡是“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可惜子贡不仅在他死后守孝六年,死后方知人心,成了自己最孝顺的徒弟。而且也是他徒弟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不仅官拜齐、鲁、卫三国之相,更是腰缠万贯,富甲一方,“端木遗风”之美名,让他成了后朝中东平民百姓心中的财神爷下凡,一度香火不断,至今也时有流传。
唐开元以及宋真宗时期,子贡先后被追封为黎侯黎公。
反观被孔子称赞为“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的子夏,除了教出吴起这样的绝世名将,玩弄古文字,说了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屁话,一生则毫无可圈可点之处。而且在孔门十哲七十二徒中,他是率先偏离儒家思想的学生,此后终生如此。也不知道孔老夫子当初是吃错了什么药,眼光竟然差到如此地步。尸骨未寒那阵子,在天之灵又做何感想?
所以就冲这点,他那些屁话,我绝对忽略不计。笑看网上这十几年“复古之辞,吹丘之言”风起云涌。不过有一次我是真被笑气了,他妈的有人竟然夸赞孔子......
又扯远了,赶紧收回来。在子贡被封“黎公”那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即1009年),有个著名文学家出生了,名字叫苏洵。当然由于他的某个儿子在文化艺术上的造诣太“逆天”了,他这做老爹的,就被后人所忽略淡忘。我在拙文里就说过,抛开文化艺术,苏东坡还是个大美食家,对“吃”十分的精通和讲究。谁都知道他最爱吃鱼,黄庭坚每次宴请他,就是全鱼宴。他跟佛印围绕着鱼展开的那段对话,也是脍炙人口。别的不说,能写出“姜芽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这话来的人,吃鱼都吃成精了。
恰恰他在黄州时,但凡喝酒,一盘黄豆,一碟咸鱼(看清楚了,不是鲜鱼)是必不可少的下酒菜。
我一直觉得,鱼的最高境界,就是被做成“咸鱼”。二十年前看春晚,潘长江在小品里说了一句逗乐全国观众的话:“浓缩的都是精华。”虽然原意是为当时社会歧视矮个子的人,被称之为三等残废而打抱不平,信口开河,纯属搞笑。但这话用在鱼身上是一点没错。广东人时常将“东山再起”,说成“咸鱼翻身”,咸鱼要翻什么身?这“鱼中上品”无非千百年来被国人撅着屁股朝天而已。虽然只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资格,但嘲笑的笑。
绍兴是酒乡,桥乡,但也是著名的淡水养殖基地。钟家族谱里,我曾爷爷的曾爷爷他的曾爷爷,直到小钟爷爷,都是干打鱼卖鱼这一行的。以此营生,来换大米白面。按我的想法,祖宗们真卖得是金子,换得是玻璃珠子,还得为多收了个三五斗雀跃,这不是有病吗?不吃主食光吃鱼,我这辈子都觉得美食这块儿,人生无憾了。
贵为大上海城市人,老钟给家里买冰箱还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前晚饭吃剩的菜,不是盖个网罩丢桌子上,就是盖上放五斗橱,早饭一古脑和水丢进米饭里,吃杂锦泡饭。绍兴老家更不说了,有冰箱那年,小钟都已经懂得泡妞了。高中大学时交往过的那些女友,个个都崇洋媚外。刀叉比筷子用得都熟练。我当初娶小太太,很大缘故上她爱吃鱼吃蟹,我根本不用再有时刻要装叉的负担,而是跟西方垃圾牛扒浓汤彻底说再见,大快朵颐,毫无顾忌地吃鱼。嘴上吃得油腻腻,一把把小太太抓过来,把她的嘴当抹布。
爷爷酿得一手好酒,腌咸鱼的功夫也不在话下。那时小钟一回乡下,除了跟阿敏哥哥到处玩的鸡犬不宁,就是上爷爷的渔屋里,扯住爷爷的衣角,咬紧青松不放松。看他干活,一边添乱。他实在被我的调皮弄烦了,就笑哈哈地朝我嘴里灌一小杯黄酒,我天旋地转,在渔屋的木床上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上船头,爷爷正在一个大木箱子里堆鱼。船板上,铺了一层被开膛破肚好的白鱼。丢一条进木箱子中,大袋盐包,一铲子下去,撒一层盐在鱼身上,立马丢另外一条鱼在上面,重复同样的动作。爷爷总是笑骂我几句,继续埋头苦干,把我晾在一边。船头小桌上,还有两小时前吃剩下的半碗鱼汤。放开他的衣角,半跳半走过去,,继续喝一口,又凉又腥,那汤还没到喉结,就全被我吐到河塘里去了。
“你这小顽皮”,爷爷没把鱼丢准,又丢回船板上。伸手就要打我头,脸上却笑容灿烂。十多年后回忆起来,切,那些鱼内脏去哪里了,不一样被丢进水里了,真没环保意识,还说我顽皮。
我哇哇乱叫地躲避爷爷作势,仅仅作势举起的“左手”,猫腰一下子奔到木箱子前,用“左手”食指戳戳那木箱里的鱼身,然后立马被爷爷从后抱起来,两脚前后乱甩。爷爷那几年大腿是真遭殃。
当然每次家里人看我和爷爷在一起,家族俩唯一的左撇子就别扭。我外婆一直说我是残废儿,在她眼里,正常人应该用得是右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隔三差五吃饭的时候,就说我用左手难看。我小时候就有做甫志高的习惯,跟爷爷一汇报,爷爷脸上面无表情,心里绝对暴跳如雷。我顺势说外婆今年给了我多少多少压岁钱,明明只拿了五十,我说成两百。嘿嘿,四百到手。
八十年代末的四百块人民币啊,同志们啊,什么概念?小钟曾是那时代,中国屈指可数的两小时之内的“富豪小儿”,为什么才两小时,因为还没在裤兜里捂热,晚上回姑妈家就被钟妈“抢劫”了。真是妈妈的。我又要和爷爷告状,爷爷这次真只是笑笑,抬手摸摸我的头。那年寒假回上海后,老钟在开学时在我铅笔盒里塞了一堆价值五块钱的毛票。语重心长地说:“别乱花。”
还好那时肯德基麦当劳还没进驻上海,那五块钱,我用了两个星期在地摊上买一毛一包的酸梅粉(小钟喜欢吃酸,又是伏笔)才花完。但二十年后我终于理解,身为上海男人,有苦有泪,就算牙齿被打掉几颗,也要朝肚子里咽下去。
当然“咽咸鱼”,我是乐此不疲。小孩子对某种食物往往会从抗拒、尝试到喜欢,随后“欲罢不能”。随着年纪的增长使然。对韭菜和蘑菇,小钟就是这么过来的。可我第一次吃家乡的咸鱼干,就是直接进入“欲罢不能”的境界。
暑假渔屋船头上的那个大木箱里,被撒满“雪花”的鱼,据爷爷说,要密封至入秋才能打开。比京剧界著名的开箱封箱一说,还耗时更久,隆重其事。那时小钟早回上海了,这辈子没看见开箱时的情景。然后脱水之后,急速瘦身过的白鱼,便一个个被挂在爷爷家和河塘之间的大块空地,架起的一个又一个木杆(英文解释为Crossbar,免得加人和LIGHT不知道是什么)上。
有一年寒假,虽然已经一月底,但那个冬天不够冷,雪没几场。所以回到乡下,有幸目睹了那壮观的场景。我和阿敏哥哥,以及两个堂妹在咸鱼群里“暴走”。捏下一块咸鱼肉,丢过去,当然重量使然,丢了也丢不中。谁“丢”(广东同志不要胡思乱想)谁就不说了。没多久,钟妈一如既往地怒火中烧,“那么冷,谁让你脱衣服玩的?”
我十岁后,就没听过老娘的话。
那年回到绍兴的第一个晚上,以爷爷为首,亲戚全部到齐。我没坐在爷爷的身旁,嘿嘿,我坐在爷爷腿上。五指张开,躯体向前,要吃那甲鱼,还有那那那湖蟹。爷爷别戳我腰,我天生怕痒啦。爷爷,那个蒸咸鱼,爷爷当然二话不说夹了一小块给我。好咸啊!赶紧让爷爷喂我一口白饭。咀嚼两下,好了,就那一刹那,我体会到了终生再没有体会过的美味。
外婆发怒了。滚,爷爷对你那么好,去绍兴乡下过。那时不知道“滚”是什么意思。今天谁在网上骂我一个“滚”字,我只能当你要找骂了。小钟虽然温良恭俭让,逼急了,什么烂话都说得出。
但怎么会和外婆说呢?爹亲娘亲毛主席再亲,还是外婆最亲。
“外婆,去绍兴真没意思,吃再好,都没你做得菜好吃。还有啊外婆,我爷爷今年给了我四百块压岁钱呢。”
有其女必有其母,结果不用说了。
一九九一年大年初七(初八?应该还是初七吧?)晚上,刚回上海第一晚,外婆独自做了一顿菜色十足的丰盛的晚餐。老钟又在舅舅书房里吞云吐雾,我舅舅趁机借光,憋了一周了。我和表哥在门外放炮仗。我娘和舅妈又市井女人式的胡侃乱弹。
那天家里还有几个人,我外婆的妹妹以及老公和孩子,从台湾来的。我光顾着放炮仗,和表哥“打闹”,谁在乎他们是谁啊?
那晚餐桌上有咸鱼。雷打不动的传统,从绍兴回来,老娘肯定要搜刮的战利品之一。但我视而不见,没夹过,不是不喜欢,前几天在乡下吃多了。仍旧和表哥“打闹”。外婆的妹妹我应该称呼她什么?她笑笑摸着我的头,我鼓起嘴,转脸看一眼她,再转脸继续和表哥吵架中。
作者:
钟会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我在 宁波吃过不少 乌蜇鱼蛋,你吃过没有? 很咸,当地人说是过去吃早饭当咸菜用的。
--
河边
- (0 Byte) 2015-5-23 周六, 上午3:14
(128 reads)
呵呵,终于和你划清界线了。
--
广东农民
- (155 Byte) 2015-5-21 周四, 上午2:35
(22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887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