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因特尔 (Intel) 处理器谈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因特尔 (Intel) 处理器谈起   
captain nino






加入时间: 2012/07/01
文章: 892

经验值: 38697


文章标题: 从因特尔 (Intel) 处理器谈起 (816 reads)      时间: 2015-2-25 周三, 上午9:32

作者:captain nino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科技迷信是很多人的通病. 经济发达的国家, 比如美国日本德国, 往往科技也较发达, 给人一种错觉, 似乎是科技导致了经济发达, 事实其实相反, 是发达的经济导致了发达的科技, 而不是相反.

科技教徒的基本症状就是迷信科技, 忽略成本, 忽略经济, 以为科技就是实验室里拍拍脑袋, 拥有什么 "发散性思维", 拥有什么合理的观念, 就能大大发展的东西. 这种想法其实极为愚蠢与无知.

以 Intel 近期的发展为例:

英特尔 (Intel) 2014年底花了 60亿美元, 在以色列对其芯片厂开始了改造升级, 以能生产 10纳米的 CPU.

当前 intel 的主流处理器是 haswell 22 纳米. 笔记本等已经有了 14 纳米的 broadwell 版本. 而今年下半年又将推出新架构的 14 纳米的 skylake. Skylake 耗能相比现在主流的 haswell 要低整整 60%, 手机, 平板, 笔记本等续航时间将延长 30%. Intel 宣布预计 2016年将会有 10 纳米的 CPU 上市, 能耗更低.

CPU 的发展历史大家都知道, 那就是体积越来越小, 耗能越来越小, 处理能力却越来越高. 早期的计算机庞大无比, 占满整个大屋子, 计算能力却还没现在的智能手机一块小芯片强.

社会主义苏联在电子产品上的落后也是众人皆知. 同样性能下, 苏联的导弹, 飞机, 总要比美国的大很多, 外号 "傻大粗". 这就是因为苏联的电子技术落后, 为了同样的计算能力, 不得不加大尺寸以弥补.

当今的电脑处理器领域, 基本是 intel 的天下, AMD 分一杯小羹, 苟延残喘. 据说 intel 没把 amd 彻底搞死, 就是因为不想被美国的反垄断法盯上, 否则 amd 的 CPU 业务早就彻底玩完了. 手机的处理器领域则是 ARM 公司为主, Intel 现在在电脑与平板领域把 AMD 彻底打垮之后, 正在计划进入用户更多的手机领域 (电脑和平板已经基本停滞), 届时将会直接与 ARM 形成竞争关系.

显然, 科技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 离开了成本谈创新, 就是扯谈. CPU 为什么现在能这么发展, 因为有经济利益在. Intel 花了 60亿美元造一个 10 纳米 CPU 的工厂难道是做慈善吗, 还是想着为人类造福, 还是想着为了科技创新? 不, 是因为 Intel 认为, 以后能赚回远远比 60 亿美元还多的利润.

那为什么 intel 凭什么觉得能收回这 60亿美元? 因为经济规模. 平板, 电脑, 手机, 都有广大的用户群, 全球那是数以亿计的用户. 全球哪怕只有 10% 的人用这些电子产品, 每人花 $10 美元, 都超 60亿美元了.

所以说, 科技是建立在经济上的. 没有把握收回 60亿美元, 谁敢去砸这么多钱?

苏联的电子产品的落后, 那是必然的事情, 不是有几个天才科学家工程师, 天才的管理人才, 就能解决的事情. 苏联的电子产品, 根本没有成本控制, 没有市场, 没有竞争压力, 所以只会在已经知道西方有特定科技的情况下, 通过专家进行仿制, 社会主义是没有创新能力的.

竞争是无情的. Intel 现在的一家独大的地位, 也是几十年竞争下的结果. 别说 intel, 就是 AMD 这个 CPU 领域的败家, 放到其他国家, 也是数一数二的. 举国体制下搞的烂货如龙芯, 哪怕对 AMD 而言会有竞争力吗? 这玩意儿现在连影都没了.

也只有美国这种地方会有 Intel. 投入科研需要大规模资金, Intel 资金哪里来? 来自投资者与大众. Intel 作为上市公司, 通过股票发行与债券融到了资金. 放到其他国家, 能有这么多资金? 澳大利亚, 西班牙, 意大利, 希腊这种地方, 有这能力? 全球经济体中, 也只有美国有能力支撑苹果, Intel. 阿里巴巴都要去美国圈钱, 怎么不先去欧洲呢?

比如澳大利亚这种地方, 人口才 2300万左右, Intel 其他资金不算, 就这么厂的改造, 就花了 60亿美金, 摊到人均, 要 $260 美元/人, 可能吗? 只有美国的这种全球性的极为高效的金融市场才有能力支撑 Intel, 苹果这种公司的融资水平.

资本主义下的特点就是自负盈亏. Intel 没法乱投资, 乱砸钱, 否则投资者和股民不乐意, 亏损了股价下跌管理层就要倒霉. 所以资本主义具有成本核算的能力. 社会主义下, 一家公司怎么决定怎么投资? 你要一个国家 "大力投入" 科研, 怎么投入, 放哪里投? 就算投对了又怎么样当事人又得不到多少利润投错了当事人也不会损失自己的钱. 政府投资本身就是极为低效的 (缺乏成本核算). 所以社会主义下, 永远不会有intel, 苹果这类公司.

所以离开了经济谈科技与创新都是扯谈. 科研与经济息息相关. 科技教徒只看到了科技本身, 却看不到科技的实现过程.

作者:captain nino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aptain nino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530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