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昏话黄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昏话黄昏
河边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标题:
昏话黄昏
(1013 reads)
时间:
2015-2-21 周六, 上午5:09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昏话黄昏
一周不见,先向诸位朋友拜个年!
扫了一遍新贴,LaLuoHan转贴的《中国诸神的黄昏》让敝人眼界大开。眼界大开,开在见识了新时代的敢想敢说,虽说《黄昏》也有一些思考,但是整篇文章都是沿着自己的一个不予论证的假说推论下去,不管有多少自相矛盾,最后预言明年“人民币就会变成‘金圆卷’”。如此一来,整个中国大陆马上就要重复下面的历史了:
中国大陆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作者的理由是: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动员”问题。什么叫做“社会动员”?作者认为有两种西方模式:
一种叫欧美模式,“简单说起来就是拥有社会资源的资本家们搞选举,得到最多选票的资本家代表,当然就拥有最大的社会资源,这家伙一声令下,至少投他票的资本家们,愿意出人出力。其它资本家抵抗不了大势,也只能跟着贡献资源。这算是一种精英模式,有文化的有教养的资本家们,靠社交沙龙里的合纵连横,用选票来完成社会动员。”
另一种是苏联模式,“大名‘国家社会主义’,讲究的是充分发动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力量,从基层群众开始整合,动员最广泛的民众资源。这家伙要是整合起来,排山倒海势不可当。精英模式之下的社会动员能力,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中国自满清以来,一直都有着这个“社会动员”问题:
―――满清不能行“社会动员”,作者没说这是否和上面的两种“社会动员”有关,而是说因为满族是少数,汉族是多数,所以没法动员汉族,因而“失国”;
―――袁世凯不能整合社会资源而倒台。为什么?作者说因为中国人自私;
―――袁世凯死后,这时候才有了国民党实行“欧美式社会动员”和共产党实行“苏联式社会动员”,当然共产党必胜无疑,上面界定两种“社会动员”时就已经说了。
为什么“苏联式社会动员”一定胜过“欧美式神会动员”? 作者说,“想想就能明白:最广泛的社会动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除了用以糊口的那点资源之外,其它所有资源都能贡献给国家! 所以苏联能以一国之力,和整个欧美分庭抗礼。”
不过,作者后面又说,“然而,国家社会主义的致命之处,在于民众力量的不可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玉石俱焚。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固然可以拥有最强大的社会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一旦成型,就无法自动消散,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场巨大的社会灾难。纳粹动员了整个德国的社会力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向全世界宣战,以宣泄力量。而老毛动员了整个中国的社会力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群众运动,让人民自己斗自己,最后在一次惨烈的文革之中,将中国积蓄了三十年的群众力量,消耗得干干净净。”
上面的话好像言之成理,于是作者又说,“目前来说,全世界最普遍的治理模式,仍然是精英模式,资本家动员模式。精英们在沙龙里彬彬有礼的博弈,能整合的资源固然有限,但好歹能实现自律,整体可控,破坏力非常有限。而国家社会主义的草根模式,动员能力固然非常强大,然而破坏力也惊人,草根也没有自律能力,一团散沙一旦聚合为沙球,只能是顺势翻滚,将挡在前面的生灵,消灭得一干二净,直到碰到最坚硬的钉子,被撞得粉碎,才会停止破坏。 ”
不过,下面问题就来了。且看作者如何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搞经济的方式,仍然是最为传统的草根动员模式。作为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产业工人是中国制造业兴起的决定性力量。”那么,难道“大跃进”算不上“最为传统的草根动员模式”?“大跃进”的经济成就在哪里?
不过作者似乎没想到“大跃进”问题。作者在“序言”的最后一段问道:“这个已经没有了伟人的时代,这个草根当道的时代,这个最渺小的人也能发出最强硬声音的时代,这个诸神的黄昏,将会看到一次什么样的落日?”可是,作者似乎并不在乎自己之前刚写道,“目前来说,全世界最普遍的治理模式,仍然是精英模式,资本家动员模式。”这就让人犯糊涂了,到底现在是谁当道?
除此之外,作者并不认为除了“欧美式”和“苏联式”两种社会动员外,就没有其他“社会动员”了。因为作者认为,袁世凯不能整合社会资源的原因其实是“就那会,人人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中国人已经200多年没被动员过了,都疲了,个个都是老油条。” 那么,200多年前“中国式”的“社会整合”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这是一个谜。
《黄昏》接着上面介绍的“序言”后面有四章,分别为“纸币时代的终结”、“人民币的信用”、“中国作为大国的破产”、“不一样的危机”。我下面不再具体分析各章,只就每一章提一个基本的问题。
“纸币时代的终结” 这章对于钱币在经济中的作用缺乏基本了解,对于金本位的历史基本是凭着想象下笔。
“人民币的信用” 这章对于纸币的历史的介绍是:“说到这里,很有必要仔细说一下纸币。早期的纸币一般是以贵金属为信用支撑,有多少贵金属储备,就印多少纸币,了不起多印个30%出来,其实骨子里还是一种金属币。” 显然作者并不了解纸币的历史,想当然。
“中国作为大国的破产” 这一章表现了作者不知道“破产”和“经济崩溃”的区别。“破产”其实是一个法律术语,说得是法律人无力偿还债务是的法律地位,需要法律帮助解决问题。法治国家里面政府破产和个人破产在法律层面上是一个意思,只是影响规模不一样。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过的太多了,难道“政府破产”就一定引起该政府管辖区域的大乱?国民党当年的“金圆卷”问题完全不是法治下的“破产”问题。如果人民币很快就要成为“金圆卷”,那就还需要有后者的社会条件才行,是吧。
“不一样的危机” 中国经济的确问题丛生,但是根子在于印钞吗?在于“社会动员”的问题吗?作者说,“在人类历史上,以印钱来应对萧条,没有成功的先例。”果然如此,作者又该如何解释自己前面说的美国靠印钞度过这次金融危机并且2014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根本都不像发达国家的蜗牛式经济。”?
作者在结尾说,“要应对这一次的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振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这个问题严重了。既然前面说了半天问题出在“社会动员”的两面性上,这个方法不是饮鸠止渴吗?不过作者又说,“既然整个改弦更张的做法行不通,那就修修补补吧。党在政府层面的权力可以继续维持,至少把立法和司法层面的权力交出来,把法律的威严真正建立起来。”
原来在作者的眼里,“把立法和司法层面的权力交出来,把法律的威严真正建立起来”尽然不过是“修修补补”的小打小闹而已,不过即便如此, “如果能实现这一条,那么,我们还有可能和老美狠狠的打一场(制造业争夺战-----河注),输赢固然不可知,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毫无抵抗力,好歹也能抢回来一些产业,减少一些流民,让灾难爆发的时候,不至于那么惨烈。”
看来问题都是老美和咱们争夺制造业引起的,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还是要靠是另外一种“国家的动员能力”。到底这玩艺是啥,作者没说。按作者的逻辑,我猜想不是“欧美式”的,就是“苏联式”的,再就是300多年前尚未说清楚的“中国式”的。不过,既然“苏联式”式的“社会动员”是今天问题的根源,那么再启用它无疑是饮鸠止渴;搞司法独立又只是“修修补补”(尽管在敝人看来属于体制性改革),何况更像是走“欧美式”道路,所以应当是在作者的法眼之外;最大的可能难道是“中国式”的?像时下习总书记走的那条路?
答案只有作者知道。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史上社会动员力排名最强的是
--
沙弥
- (80 Byte) 2015-2-23 周一, 下午10:30
(273 reads)
顶老河这篇文章,那个作者能把“大跃进”和“民工潮”相提并论,真是....牛B扯到了马胯上...
--
布朗运动
- (0 Byte) 2015-2-23 周一, 上午12:53
(199 reads)
呵呵,老河的贴图技术现在是炉火纯青啦!农民也预测一把中国的危机:
--
广东农民
- (82 Byte) 2015-2-22 周日, 上午11:22
(272 reads)
这坛子幸好还有老河发声,
--
货郎
- (19 Byte) 2015-2-22 周日, 上午12:07
(25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2841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