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图说爱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图说爱国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图说爱国 (780 reads)      时间: 2015-1-29 周四, 上午10:23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图说爱国

谢谢诸位网友对拙帖《中国人的苦难》的支持。我写此帖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讲述自己的亲历来触动对于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思考,-----从在对于苦难的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来的思考。这一想法是基于我对于中国人的苦难的新的认识,如我在《苦难》(4)中说所,汉民族的现代化转型是在清帝国一夜间解体的基础上接手的。由于社会秩序彻底垮台,传统思想里又没有思想资源可资支持,所以整个转型的特点是无序和血腥,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属于通过暴力革命登上权力的宝座的中国人,还是被革命迫害和屠杀的中国人,他们都不可避免地会在这种混乱中付出自己的牺牲,只有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已”。而国人传统思维里的“善恶至上”的思维逻辑使得国人难以理性地对于这一转型的真实的本质进行认识,反倒是容易被现实的丑恶所刺激而情绪化,爱国正是这种情绪的表现。因为英明网友问到国人的爱国情结,我下面对这个问题做点简单的分析,说说我的看法。配上几幅图片,或许能帮助理解。

一、初会新的西方

西方工业革命后来到中国扩展市场时,虽然是“炮舰跟着商船走”,但是炮舰是为了保护商船的安全,并不是用来轰打中国的海岸的。西方的工业制成品起初在和中国的贸易中并没有占到便宜,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口是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中国人的节俭和苦作生活方式不仅没有给例如英国这样的工业国家占到贸易上的便宜,反倒使英国的白银因为大量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几样商品而大量流入中国。



100年前中国的农田



中国的船坞正在放一条船下水

二、鸦片贸易到拳变

英国人为了扭转局面,发现了鸦片,结果开始了鸦片贸易。中国人对于鸦片的爱好很快使英国人彻底扭转贸易逆差,不仅足以支付从中国的进口,还使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外流。百多年下来,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皇帝收税都成了问题。




中国人沉溺于鸦片

于是,清政府开始单方面禁止鸦片进口,并开始和发生英国对抗。从当年英国人的角度来看,鸦片贸易本是自由贸易,愿打愿挨的事情,中国政府的干预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从清政府的角度看,鸦片贸易损钱又损人,甚至危害到了政府的税收,有什么自由贸易好谈的?那时的清政府当然不懂自己也可以通过立法、谈判等手段来和英国人交涉,只知道按着皇上的意思办,再不行就实行海禁,问题的症结还是体制的落后。而英国此刻已经知道清帝国的腐败,凭着坚船利炮,结果有了后面的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清帝国的战败求和。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的54年里清帝国娄战娄败,割地赔款后一定要加重民众的赋税,中国百姓的生活当然是每况愈下。而清帝国的经济发展的停滞对比与西方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更形差距一天天扩大,但清王朝并无思想资源来支持改革,有的只是产生负面效果的愚昧做法,最后到了清政府竟然鼓动和利用民众排外,发展到1900年让义和团进入北京屠杀外交使团。



义和团民众




焚烧和破坏




拳变平息后被砍头的义和团

三、中国的半殖民化

拳变之后的清政府除了再次大量赔款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国家的主权也被列强侵犯,欧洲列强加上美国和日本都在中国驻军。



清帝国是美国军队第一次在国外大批驻军之国




拳变后在中国的日本驻军

不仅外国人在中国犯法不受中国法律审判,甚至中国人在中国犯法在有些地方也是受外国法律审判。

四、爱国主义的产生
中国各地汉人革命党的推翻满清的努力开始上升,救国图存的意识广泛传播,对于西方先进思想的介绍日益广泛,例如严复1905年翻译出版密尔的《论自由》。中国传统的爱国其实就是忠君,因为君王就是国家,国家属于君王。所以古代传统思想里的“民为贵”等都是说的关于君王如何治理他的国家的谋略,而不是要求君王把“民”置于“君”之上。现代的爱国思想是随着西方民族国家的思想的介绍而进入中国,然后在西方对于所有国人的歧视的催化下才真正发展起来。




外国人在中国的居所




外国人的出游




中国的乞丐

外国人在中国不仅是具有特权,一般生活水平也比中国人高出太多。通常商务人员的家庭雇佣的中国人是一个家庭成员雇佣一个中国人,传教士家庭节俭一些,是2对1。一位美国人在1940年谈到他的一家在中国的生活时曾说,他的一家人每月55美元的消费在中国就过得如同王家贵族一般。而1940年美国人的平均工薪年收入差不多正好1000美元,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只要在中国花上他年收入的65%,就能让一家人过上帝王般的生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尤其是1937年后中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国人的爱国意识才普遍高涨起来。例如我父亲就多次给我说过“旧社会的腐败落后”,他说过的话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你没有亲眼见过,我没法用语言来描述给你!也许,他见过下面这样的场面。



这样的事情其实到了60-70年代在中国还在发生。




那些看着这些身首异处的孩子,他们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

五、我们缺了什么?

我从小说到的教育里就满是关于百年耻辱的各种故事,结论当然都是善恶判断,我们学会的是仇恨。在上面这张照片里,我想围观人中恐怕既有人成为后来的革命者,也有人成了革命者们的革民对象。很多革命者后来又变成了革命的对象,有些革命的对象的后代又想做新的革命者。但是这些人都是爱国者,都以为自己的爱国才是真爱。可是,我们看过这些图片后除了会说那些杀人的人太残忍外,我们还能够说出我们的文化里究竟缺了什么吗?我不认为我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我若说中国不缺爱国者恐怕不会错的太多。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584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