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现代“甲午思维”的虚幻世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现代“甲午思维”的虚幻世界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现代“甲午思维”的虚幻世界 (786 reads)      时间: 2014-11-06 周四, 下午11:26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现代“甲午思维”的虚幻世界

发生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不仅彻底将大清帝国的虚弱的内里暴露无遗,还从此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1、帝国主义思想(国家关系就是征服和被征服)
2、华-夷两立思想(思想要么是东方的,要么是西方的)
3、落后挨打思想(落后必将挨打)
4、“德赛”一体思想(科学民主救中国)
5、洋人诡计多端思想(西方---包括日本----不可信,都是包藏亡我之心之人)
6、中华复兴思想(救亡图存,复兴满清/中华)

这种思维我且将之称为“甲午思维”,它的确曾经对于满清和以后的中国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没有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很难想象满清会在甲午战争一年后即决定推动君主立宪的改革,也很难想象会有国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孜孜追求。

转眼间“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120年,世界变化的太多,可是“甲午思维”至今仍在支配着很多国人的思想,用它来看世界就难免看走了眼。老加不久前转贴的戴旭的时评文章( http://hjclub.info/bbs/viewtopic.php?p=2864720&sid=5abaf8a7f80ceafa1b6fd0af84f8a1a4 )可以作为一个经典例子来看这种思维方式的荒诞。下面各段红字是戴的说法,黑字是我的批评。

1、
戴旭开头第一句说,“自地理大发现开启世界军事帝国主义时代,到19世纪达到顶峰,清朝中国是这一时代最大的牺牲品。

甲午年的1894年前后,帝国主义的确是当时欧洲强国加上唯一的欧洲以外的国家日本所奉行的国家政策,不过那是现代帝国主义,而如果以武力征服来界定的话,清帝国也是帝国,不过是古代帝国的延续。戴旭上面这句话显然把清朝中国排除在“军事帝国主义”之外,不过如果清帝国不是靠军事征服建立的话,明朝又是如何灭亡的?而如果没有欧洲帝国主义的扩张,如今又哪来的中华帝国?清帝国和中华帝国原本不是一回事,如同元帝国不是宋朝的改朝换代一个道理。欧洲帝国主义帮助汉族赶走了满族皇帝,兵不血刃地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中华帝国。在这个事实上来谈“清朝中国是这一时代最大的牺牲品”是不是有点不知所云?

2、
戴旭又说,“不管是哪种帝国主义,技术,现代化的核心技术,都是决定性因素。是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并由此决定着时代的经济形态、军事形态和政治形态。

这话没错,不过下面一段就开始信口开河了:“晚清甲午之败,就是由于没有看到蒸汽机工业时代到来对世界的颠覆性影响,所以没有以最新技术拉动经济发展,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只以巨资购买了先进军舰却没有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也没有建立起铁路系统,致使当时作为战略资源的巨大煤炭储量和巨大人口(工人、兵员)优势,没有转化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实力,反而极其荒谬地成为新技术革命最大的受害者!

工业革命起源欧洲,那是人家花了时间一点一点逐渐奠基了工业化的种种必备的条件后才有工业革命的起飞,而不是有什么圣人“看到了蒸汽机工业时代到来对世界的颠覆性影响 ”才有工业化的事!清朝的经济模式基本还是2000年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王公们如何能理解蒸汽机工业时代?把戴旭放到1894年去戴旭也一样看不明白。戴旭的话是不是不顾历史条件的随意断言?

3、
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也适用于个人。在20世纪最后一年,马云设立阿里巴巴。这一年,美国带领北约攻打南联盟,中国大使馆被炸。全世界的政治家在关注美国抢夺苏联势力范围的事,军界则在关注美国仅仅依靠空军就赢得了战争,而马云却对他的第一批员工说:“世界是平的”,“革命很大,很大”。他看到互联网时代已经到了,这场新技术革命将让世界真正天翻地覆!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世界。中国经济学界一片喧嚣的是要救美国,救欧洲,四万亿一下子砸到混沌一片的中国经济领域。

开头一句就是“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也适用于个人。 ”不知道里面的逻辑是什么?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说“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也适用于国家”?用这种空洞的大话来蒙人之前,说话的人自己先就把自己蒙住了。明明是中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和世界成为一体,所以才有网络的应用和进步,才有和世界共进退的紧密联系,哪来的什么“救美国,救欧洲”?中国政府的四万亿为的是救中国自己的经济。

4、
“这就是眼界。1999年马云以50万元人民币起家注册阿里巴巴,今天,其市值达到2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800多亿,15年增长了260万倍。什么样的神话可以这样写? ”“今天日本软银占阿里巴巴34.4%股份,是第一大股东,”“ 阿里巴巴的第二股东是美国雅虎,占22%。和第一股东的软银加起来,事实很清楚:这是一家由日资和美资绝对控股的公司。”“ 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不知不觉成为不拿工资的打工者,这虽然可悲,却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中国经济领域已经出现类似于鳄鱼吞噬草鱼那样——以美元资本主导的巨型虚拟企业,“黑洞”般大规模吞噬小型却众多的人民币资本主导的实体企业——这样一种外来资本生物毁灭本地资本生物的情形。”

把戴旭前后几句话连到一起,戴旭到底是要说马云伟大在为外国人办了一家公司呐还是说马云伟大在让外国人帮他建立了阿里巴巴?中国在葡萄牙拥有该国电力公司21%的股权,又拥有该国电网运营商25% 的股权,照戴旭的逻辑,是否这两家意大利公司有20%以上的员工为中国人打工?还是该说中国人的钱照亮了葡萄牙的千家万户?某一天中国人不高兴了就可以黑了葡萄牙?

5、
我有点沮丧地认为,阿里巴巴上市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时代经济领域里的一场新甲午战争。当年,日军用刺刀逼着中国把三年的国家财政全部交给日本,今天,日本公司以几乎看不见踪影的方式,把大量中国企业和个人财富不停地“合法”吸走。前者明抢,后者暗“偷”。方法虽不同,但损失的都是中国。

就是因为日本软银占了阿里巴巴34.4%的股份,戴旭用他的“甲午思维”一想到这就要崩溃了!戴旭知道不知道:中国国家电网收购了意大利电网大鳄CDP Reti 35% 的股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现在是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的二股东,紧跟在大股东意大利政府后面。另外还有更好的消息:华人在欧洲主要国家(俄、法、英、意、西、荷、德)的数量加起来早已超过200万,戴旭不会相信这些国家也有200万人常住在中国吧?中国人在秘鲁的人口占该国人口4.5%,而藏族人口(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占中国人口比例不过是0.4%,两者相差十倍以上;亚洲六国(各有百万以上的中国人)的中国人总人口现在是2千500万,连中国人最仇恨的日本也有68万中国人居住。这些人口的增长主要发生在过去30年,即中国重新开放以后。按戴旭的思维方式,中国在外的那些投资究竟是奴役人家呐,还是为人家做嫁衣裳?那些生活在他国的中国人究竟是在外国偷、抢别人的财富呐,还是做间谍,或是给人家骗去做奴隶?

6、
商场本来如战场。资本市场,金钱即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在21世纪的今天,在大国博弈早已不再以军事战场胜负为标志的时代,在经济领域的失败,其对一个国家安全的影响,对一个民族命运的影响,绝不比一场军事失败更小。美国兰德公司2011年就在《对华冲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准备和中国“相互确保经济摧毁”。

现代经济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相互依存经济,否则哪来的那么多美国公司把生产搬到中国,又哪来的相互投资?什么“在经济领域的失败,其对一个国家安全的影响,对一个民族命运的影响,绝不比一场军事失败更小 ”,照这样说,中国岂不是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灭亡了?戴旭后面说的美国兰德公司报告提出“要准备和中国‘相互确保经济摧毁’”更是曲解原报告。兰德公司的《对化冲突》是2012年(不是2011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报告开头即有说明:“本研究项目系由兰德阿罗约中心负责开展。兰德阿罗约中心作为兰德公司的一部分,是受美国陆军资助的联邦政府投资研发中心”(见兰德公司中文部网页: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occasional_papers/2011/RAND_OP344.zhs.pdf)。整个研究的基调是关于如何避免冲突,以及如果冲突真的发生了美国有哪些选择,其中“确保经济互毁(MAED)”是该报告关于冲突发生时的“战略选择”中的一项,第一段就说:“除核大战以外,美中发生的任何冲突所造成的损失主要会体现在经济领域。如果中美出现任何重大的武装冲突,那么即使双方都避免使用经济武器,仍会造成大量的相互经济损失。两国的经济体是互相关联的,也与世界相联,紧密程度为史上最强。这种互相依存可以是一种威力巨大的威慑,实际上形成了某种确保经济互毁模式。如果目前进行优势对比的话,美国还占着上风,但是在这样的一场对抗中的即使是赢家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上面这段话那里能读出戴旭的诠释?

7、
习主席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以网络为主战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战争,网电空间战和信息思想战,都已经如火如荼。这些战场的马云在哪里?

按照戴旭开头一段里的话说,“随着核武器问世,工业化战争的破坏力达到毁灭人类文明的程度,大国以军事手段争霸受到制约,大国博弈由此转入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形态, ”所以,戴旭是借习主席之口说,中国正在打一场另一种帝国主义战争,叫做“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当然是你死我活,军事战争杀死了敌人好多去人家的土地和奴役人家的国民,经济战争把别人灭了后去人家那里养活别人?文化战争则更是神奇不可理解。文化只有通过交流才有相互间的影响,是一个“水往低处流”---即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的过程。要想阻断别人的“文化侵略”把国门关上就是。又要坚持开放,又要反对“文化帝国主义”,岂不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事别说马云干不了,神仙也做不到。

世界变了,人用来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也要变。“甲午战争”是120年前的事,活在“甲午思维”里只能给自己造一个虚幻的世界。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09893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