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的老朋友从澳大利亚来拜访我, 一起怀旧。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的老朋友从澳大利亚来拜访我, 一起怀旧。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我的老朋友从澳大利亚来拜访我, 一起怀旧。 (470 reads)      时间: 2014-10-08 周三, 下午3:48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当时在中国看苏联电影: 瓦西里安慰老婆: 面包会有的







朋友来自 澳大利亚 雪梨 (真的景不会如图片那么漂亮)


我的朋友 老罗和我 都是华侨子弟。以前都住在广州。

和我同年出生,同小学。同中学。同下放农村。他去湛江军垦农场。

我去东莞插社。他到了澳洲。我在加拿大。

他告诉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城市比。不如加拿大繁华。 加拿大街道像美国。

他一只眼睛有问题。拿政府发的伤残金。 一个月 1200 澳大利亚元。

我记得,文革后期,电影院只放一部电影,列宁在 1918. 反复放映。

夜场,我和他到铁道文化宫去 看这电影。

全个电影场只有 三五个人。 当时中国极端苦闷。 看看俄罗斯,苏联电影。

看看里面的天鹅湖。就算开了一道天窗。 看电影时候,自己觉得已经活在俄罗斯。

看完电影从戏院里出来的时候, 周围是一片树林。寒风阵阵,

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 我觉得我走在俄罗斯的街道上。

我不愿意离开这个梦。走了一段。到了大街。 慢慢的从苏联梦回到了中国。

我想离开中国。这个国家给我带来不幸。

今天。老罗和我都离开了中国。他和我都在洋人社会中生活,虽然不是苏联或

俄罗斯。 他在澳洲见过邻居俄女。娜塔莎。 我这边。搞过几个。

今天世界变了。他妹妹生活在中国, 今天的中国生活丰富多彩。

而生活在澳大利亚或加拿大比生活在俄罗斯更加幸福。

俄罗斯人歧视中国人,俄罗斯不富裕。 而西方富裕。 西方,英语民族

更加接受中国人。 连俄罗斯人都想去西方生活。

所以,我和他今天的生活比当年梦里向往的苏联更加幸福。

他妻子脑癌死去。他的一个认识的湖北人介绍他的妹子嫁给我朋友。

等这湖北女人拿到身份,就吵架。离开了老罗。 我的朋友不再结婚。

他有一个儿子。儿子和福建来的女留学生恋爱。老罗警告 儿子

不要被人当成移民跳板 用完后抛弃。 儿子不听。 一怒之下。

搬了出去和那福建女留学生同居。

老罗在澳洲看中文电视台。 我看英语电视台。

我那时,下午3点上班,11点下班。下班后就回家煮东西吃,吃完就自学英语。

一边听收音机。每到半夜12点,电台就奏起 亨德尔 古钢琴 “快乐的铁匠”

里面的钢琴模仿 铁匠辛勤打铁。叮叮当当。对我勤奋学英语很鼓舞。

我到旅店柜台和接待员对话。无论是听力,反应力,口语。他都比不上我。

当时在中国,我的英语比他厉害,在西方我的英语还是比他强。

但我们朋友中 有一个叫 王学文的。他的口语非常好。在中国时候。

我们就崇拜地听他背诵美国总统林肯 的 《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

是第16任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最著名的演說,

也是美國歷史上為人引用最多之政治性演說。 这个朋友 王学文,

我一直没有见过他。但也不敢说我的英语追上了他的水平。

我今晚,尝试对这林肯演说词,朗读一遍。还是没有我朋友几十年前

那样流利。 不过水平接近他了。

几十年前。刚到加拿大。我和西方人说话,要求自己

尽量慢和发音清楚。对方还是不大明白我说什么。今天,我说英语

快如打机关枪。而对方全部明白我的意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下了苦工。就有收获。

我记忆力不强,但我的语言模仿力强。 听力也强。 理解力强。

和西方人沟通。我能倾听对方。理解对方。我说什么对方立刻明白。

而且我说话带有幽默感。我沟通很成功。 当然不是十全十美。

还是有些小错。这无可避免了。

为什么说这个。因为当时在中国,分开几个伙人。一伙人全部喜爱乐曲。

练习小提琴。钢琴。 一伙人喜爱美术。个个练习画画。

我们这一伙是英语党。都是学英语的爱好者。 这习惯一直贯穿到老。

我和老罗从来都说广东话,他普通话非常流利。这是我料不到的。

他说是到军垦农场 影响的结果。 他在我家吃完饭。把水倒到饭碗里。

水和剩下的油全部不浪费地 喝进肚子里。 我指出,这就是当年 在贫穷

的军垦农场留下来的印记。 吃过饭。我请他吃姜汁汽水。

那时加拿大特产。 他这次旅行 18天。从纽约,多伦多。一直玩过来。

在我这里玩三天。 他说要买点速食面 在旅店房间里煮了吃。

我说: 天天来我家里吃大餐就行了。 我刚才就在唐人街买了烧鸭

和沙姜鸡 回家吃。

我放dvd 列宁在1918 黑白片 (里面有天鹅湖片段) 和他 怀旧。

然后再放 蓝光碟。 彩色的近代 拍的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

新旧对比。

还谈到我们一个共同点老朋友。老陈。 这个老陈移民去了美国。拿了绿卡。

好吃懒做。就回国“傍大款”。老陈的同学好朋友姓蒋,在广州开建筑公司。

这个老陈就帮他看管一栋房子,收租。住在那里。白吃白喝。

广州住是比较贵的。吃用不了多少钱。 老陈这样可以不劳而获。

经常泡女。 这样做,就不懂英语,在美国没有自己的房子和车。

靠朋友,将来老了,朋友变了,那怎么办? 不过他在中国活的挺快活。

我移民加拿大,读书找工作,打工,吃尽苦头。 但苦尽甘来。

掌握英语。融入主流社会。 有自己的套房和汽车。 有自己的退休金。

不过,老陈如果将来老了,到美国也可以拿福利金。

过几年。我退休后。要回中国旅行。搞搞我年轻时候喜欢的,但没有机会 搞

的东北,云南,女人。 搞搞,看有什么感觉。






加拿大

我觉得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比中国漂亮的地方是 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

人口少。 老罗和我都喜欢人少的地方。

=======================================

芦笛言必希腊。

我言必芦笛。 芦笛观赏希腊古雕刻。他欣赏里面表达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我和我的朋友老罗。没有一个是大学生。没有学问。不是大商人。不是英雄。

是打工仔。进城的农民工。

我们的一生,很多波折。很多灾难。这些都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把这些写到网上,起码芦笛觉得有意思。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885 seconds ] :: [ 3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