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ain nino
加入时间: 2012/07/01 文章: 892
经验值: 38697
|
|
|
作者:captain nino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笛一直忧心忡忡的认为, 薄熙来事件与毛左势力的存在, 显露了中共统治下的这一个定时炸弹. 中共造成的社会不公, 最终将会被薄熙来似的野心家利用, 通过革命把中国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芦笛也对所谓的 "右派", 即民运非常不乐观, 认为他们是一丘之貉. 也正是因此, 芦笛反对暴力革命但同时又认为中共在未来极有可能被暴力革命推翻. 但我看未必. 中国几十年里爆发革命的可能性, 几乎为零. 原因而又无比的简单, 因为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极为不利于任何暴力革命的产生. 无论是所谓 "阿拉伯之春", 巴勒斯坦, 叙利亚内战, 新疆的所谓 "暴力恐怖" 活动, 非洲的各类动乱等, 都有一个特征, 就是这些国家或地区, 都生育率很高, 年轻人占人口比例很大. 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在内, 生育率都偏低, 社会老龄化严重. 而中共通过强行推行的计划生育, 避免了阿拉伯国家似的高比例的年轻人人口, 达成了与西方国家一样的低生育率.
社会中拥有高比例的年轻人 (即高生育率) 在历史上看一直是不稳定因素, 哪怕是西方也是如此. 二战结束后的婴儿潮 (baby-boomers)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群人在二战刚结束后大规模出生, 到了60, 70 年代刚好长大成人, 充满了理想主义和叛逆心态, 碰上越战这一个催化剂, 开始了如火如荼, 永远影响整个世界的的 "反文化运动" 与 "民权运动". 什么嬉皮士, 性解放, 抽大麻, 环保运动, 反核运动, 反殖民运动等等, 都是这一时期由这一代 baby-boomers 造成. 什么猫王, 列侬, 甲壳虫乐队等, 都是那一时代象征叛逆的标志被年轻人所崇拜并因此变得永垂不朽, 直到现在还几乎是人人皆知.
这个70年代的由婴儿潮造成的社会变革改变了美国, 也永远改变了世界. 不仅美国变得左倾, 二战后愈发受美国文化影响的非共产阵营的欧洲也更是如此. 美国的70年代的躁动直接影响了欧洲. 二战后的西德养育出来的一代, 受到这股叛逆思潮的影响, 也开始打倒旧制度. 二战后被 "去纳粹化" 教育出来的年轻人, 到了成年后又受到这股从美国传来的反文化潮流的影响, 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 成了世上最痛恨纳粹以致民族主义一批人. 当今德国, 最痛恨纳粹的, 恐怕就是中年人, 年轻人次之.
西方世界 60年代晚期与70年代的这股风起云涌的反文化运动其实是一场西方文化的文化大革命. 而这场文化大革命又恰好与中国的文革时间上几乎呼应. 新中国建国后也正好经历了人口爆炸的时期, 从小就被洗脑到了青春叛逆期受到毛泽东的鼓动, 就成为了狂热的红卫兵. 再此之后生育率也一直很高, 到了 80年代末期, 独生子女政策前出生的最后一批人长大成人到了青春叛逆期, 碰上国际和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 导致了 89 学运.
年轻人一直是激进革命的源动力, 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而独生子女政策后的中国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在城市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 农村一般也只有2, 3个的情况下, 年轻人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急剧下降. 这么一个日趋老龄化的社会, 不可能产生暴力革命. 新疆为什么出现所谓 "暴恐"? 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中共无法有效在维族之中实行计划生育, 造成了年轻人数量大, 而另一方面, 这些年轻人在新疆以国企为主的经济下难以找到工作, 造成了广泛的失业, 生活没有了出路, 在自己的土地上却与外来的汉族生活水平相差越来越大, 导致民族主义似的抵触, 再加上宗教和文化, 容易接受极端思想. 西藏藏族人口情况也差不多, 但佛教反对暴力, 而且藏传佛教对不少年轻男子产生了一个吸储器的作用, 把人生最叛逆的一段时间封闭在寺庙里念经, 客观上促成了稳定. 而中共不断打压藏传佛教, 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与维族生育率高而失业率高不同的是, 汉族人的计划生育导致家里孩子显得额外宝贵, 哪怕年轻人产生了对政府不满的倾向也不会被鼓励, 而是被教育要适应. 这是一种与维族截然不同的文化, 而与哪怕独生子女前的中国人喜欢讲政治也不一样. 现在中国社会都只讲求金钱, 对其他无论是宗教还是政治都没有追求了. 而这点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芦笛的所谓当今中国社会没有民主国家的 "减压阀" 也是错误. 现代中国社会相比毛泽东时期, 减压阀不是少了而是远远更多了. 芦笛的谬误在于把减压阀简单的当成是上街游行, 公开批评政府与领导人, 自由结社, 自由言论等权利, 但其实减压阀多种多样, 政治权利只是其中一种. 比如娱乐就是一个很被芦笛忽视, 但非常重要的减压阀, 电视电影音乐电子游戏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 也使很多人有了出国的出路或希望, 不再是从前那样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这也减轻了潜在的革命压力, 成为另一个减压阀.
薄熙来事件依我看, 是中国的 "婴儿潮" 一代的最后反扑, 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真正的 last stand. 这批中老年人年轻时经历并参与了文革的一代, 在改革开放后很多没有享受到果实, 导致对当今政府不满. 薄熙来正是利用了这批人的这种心态, 他们正是薄熙来的政治资本, 薄熙来在年轻人中并没多大市场. 而薄熙来的失败, 也意味着毛左的最后一次机会已经丧失, 再无翻身之地. 等十年后, 如今的毛左主力不是成为了老年人就是去世了, 政治影响力将日趋式微. 根本没芦笛所述的那么可怕. 芦笛完全是忽略人是会变老的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而做出的错误论断.
计划生育尽管对中共的维稳极为有利, 但不利的因素也有. 最典型的恐怕是单身汉这个潜在社会问题, 但主因除了性别比失调这个明显的原因, 比这个恐怕更为重要, 而又被人忽视的, 是男女在情场上的价值的时间差问题. 年轻对于女性来说额外重要, 而对于男性来说没那么重要其中部分人甚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值. 这也就意味着, 年轻女性是年轻男性与年长男性的择偶对象. 生育率不断下降的环境下, 哪怕假设年轻女性数量 = 年轻男性数量, 不少年轻男性也找不到配偶, 因为必定有不少年轻女性被年长男性拿去了. 生育率越低, 这个情况越严重, 因为低生育率等于是年轻女性数量一代比一代少了, 而本来高生育率期间出生的现在已经更为年长的男性数量还很多, 他们仍是年轻男性的潜在竞争者. 换句话说, 下降的生育率下, 最大的受害者, 其实是年轻男性, 而根据常理判断, 年轻男性中受害最大的, 当然就是本来条件就一般的年轻男性. 但由于减压阀的存在以及年轻人数量总体下降, 中共仍旧强大的维稳机器等多重作用下, 这种单身汉现象恐怕也不会对造成多大的危机.
总而言之, 中共的计划生育无论当初是否有这么一个目的, 在客观上已经近乎完美的把潜在的革命者杀死于娘胎中. 从人口趋势来看中国未来几十年不大可能有任何大规模的暴力革命. 中国更可能是经济放缓, 人口逐步老化, 而不会是芦笛等人所预言的所谓大革命. 大革命的火种早已被中共不经意间先发制人的熄灭了.
作者:captain nino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