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第四回:写祭文 “著名作家”露馅了 ;欺天下 “领军人物”留笑柄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第四回:写祭文 “著名作家”露馅了 ;欺天下 “领军人物”留笑柄
平头
性别:
加入时间: 2007/03/04
文章: 477
来自: 丹麦
经验值: 30559
标题:
第四回:写祭文 “著名作家”露馅了 ;欺天下 “领军人物”留笑柄
(570 reads)
时间:
2014-9-20 周六, 上午4:56
作者:
平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平头按语
:却说“中国民主运动领军人物”盛雪的母亲仙逝了(“领军人物”是盛最近自封的名号。其实,民运与中共特务李震、李学江勾结的“领军人物”、“民运淫乱的领军人物”等名号于盛雪倒是名符其实,这篇祭文由盛雪撰写,丧礼上却由与之长期姘居,与董昕玩“二夫侍一女”的面首顾明如丧考妣地朗读 ,倒也实至名归 ),这娘们自然要公器私用地大肆操办一番的,借死人给活人脸上贴金,也好借此来大打悲情牌,搞一次公关的行动,显示一下她的人脉有多广,朋友遍天下,稳住其团伙因她被加拿大警方调查而涣散的军心。不料盛煞费苦心,国外前来吊唁者竟无一人,连她的忠实入幕之宾潘永忠、张晓刚也没有到场,端的是不给老娘面子了。至于那些个与之有过“猫腻”大佬级的民运领袖也没现身,盛雪只能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人走茶凉啊”,真个是缘铿一面!
盛雪此人在共产党治下只是一个完全边缘的人,却对共产党的那一套“假大空”以及骗术十分熟捻,她老娘这么一个辽宁盖县熊岳乡土财主出身,没受过一天正规教育的寻常老妇,经过她的吹嘘包装,竟然成了“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其老母的去世竟成了“四海同悲”,五洲齐恸的盛景。最后在一众“拖屁股大连襟”又是联署,几个臭味相投便称知己的帮闲又是赋诗,盛母最后成了“民运慈母”,其女锡红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民运圣女”。这是一出对海外民运嘲讽戏弄的闹剧!
这娘们自从出了那本《远华案黑幕》之后,便以“著名作家”自居,行骗十多年。其实,多伦多早就有人说了,盛雪这个“作家”连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没阅读过,她的实际文字能力连中学的命题作文都不会及格的(这也是她被自由亚洲电台、德国之声炒鱿渔的原因之一)。听者半信半疑。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今天看官就要见识一下这位“著名作家”真实的写作能力了。下面这篇“李桂琴女士生平”就是”出自“著名作家”盛雪的大手笔,为亡母冠以“超人”、“勇士”、“出身名门”之“大家闺秀”,看官只管掩口偷着乐便是了。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该祭文在此一晒,黑体字为祭文原文,括弧系平头按语,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李桂琴女士生平
【按:悼念亲娘的祭文,用这么冷冰冰的题目,有点像中共领导干部的悼词。再说这篇祭文盛雪撰写,顾明朗读。这个安排很奇怪,照理说应该由长子臧锡光来读祭文才是,再不济由长女婿董昕来读也还名正言顺。盛雪竟敢色胆包天公然由奸夫顾明来朗读祭文是对盛母的大不敬!叫老太太如何瞑目?这样的安排,不像是一个家庭丧礼,却更像是一个公祭。其实这篇祭文可以写得很感人,题目就叫作“哭妈妈”,情由心生,可以令全场动容。可惜这个“领军人物”一开始就没打算办成一个家庭丧礼,此情非彼情,以至于弄得不伦不类,遗笑人间。再说暌违电台朗诵多年的顾明技痒难熬,得以挺胸叠肚站定在殡仪馆前排,在静场时有权慷慨激昂穿插热情澎湃朗诵词,简直是史诗《东方红》的做派……只是其夫董昕再度充当忍者神龟。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就滑稽:顾明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 ,董昕、盛雪夫妇在家属行列里各怀鬼胎,董昕内心醋海翻滚,表面还得装出痛心疾首、节哀顺变的样子,心理素质一流的确是块潜伏的料;而盛雪此时的心绪随着奸夫的朗读,恐怕幻象成真“世界大同是一家”……子曰: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李桂琴于1930年9月13日,出生在辽东半岛的辽宁省盖县熊岳乡镇,一个和气吉祥、乐善好施、殷实优越,有良好声誉的乡绅富商家里。
【按:德国谚语: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它膨胀。极度的自卑,才极度地自大。这种赞美辞藻的堆砌和铺排,反而显得盛雪卑微的苍白与虚假。】
慈父李延生,慈母吕喜凤诚实善良,有良好人品修养。父亲学养好,年轻时就开始经商,生意越做越大,拥有大片土地、果园,雇佣数十名长工短打,是十里八乡知名的富裕乡绅。凡遇天灾人祸,李家必出钱救助;凡有年节喜丧,李家都摆酒散粥。因此,李延生深得民众爱戴尊敬。在后来中共的一系列政治迫害中,由于民众的保护和拥戴,未能划为地主富农,幸免被镇压的命运。
【按:病句随处可见,编造俯拾皆是。摆出一付阿Q“我祖上阔过”的嘴脸。据盛雪所言,她的外祖父家里如此富有,竟没有被划成地主富农?“由于民众的保护和拥戴,未能划为地主富农”这是什么神逻辑?简直是侮辱广大读者的智商。那么,敢问土改后其外祖父的这些大片土地果园怎么处理?没有被分掉吗?没有分掉,那么是谁还在耕种这些土地果园?或者是这些土地果园乘阿拉伯飞毯消失了?拥有这么多的土地并大量雇佣长短工却能在中共的土改运动中幸免,这真是一件奇谈!有掩盖中共土改暴力血腥之嫌!根据中共政务院1952年关于土改的文件,清楚地规定了关于划定地主阶级成分的标准:一,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以地租方式剥削农民,或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相关规定十分具体,这里不再引用)这么看来,盛雪外祖父是一个很标准的地主。奇怪的就是,她的外祖父竟然在乡民的“爱戴尊敬保护”之下,“未能划为地主富农”!躲过了中共的土改运动。中共的东北土改运动十分暴力血腥,多年后当年参加东北土改的中共记者,都记述了当年杀死地主的暴行。有一个村子土改大会,土改积极分子预先决定了今天的大会要杀死六个地主,(有的根本不是地主)先来出一个被五花大绑捆住的地主,一番控诉口号之后,拉到林子里乱棍打死。接着又是如此一番,又打死,直到第六个拉上来,竟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会场一片沉默。积极分子高喊:怎么处置?还是沉默。喊了几声之后,会场依然是静默。这时候记者说话了,说他还是个孩子,就放了吧!这时会场一片呼应声,这孩子才捡回了一条命。由此可见,盛雪的外祖父能在土改中安然无恙,连地主富农都没划上,有点像是天方夜谭,美化并掩盖了中共土改的血腥。谁会相信呢?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就是反映东北土改的,估计盛雪压根没读过,书到用时方恨少哪!否则她不会“打肿脸充胖子”编出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谎言。辽沈战役以后,中共需要大量的兵源和物资入关作战,于是在1947年就开始在东北”解放区”发动疾风暴雨式的土改。中共的全国土改运动,根据统计,一共杀害了200万名”地主”。自此,中国两千年的农村社会乡绅传统不复存在。】
李桂琴深受家庭的熏陶。她不仅美丽聪慧、善良仁慈,并勤奋好学,十几岁就负责管理全家财务账目,显示出她超人的天赋。
【按:用这种空洞的词语来赞美自己八旬母亲,不够典雅庄重,而且,“超人”一说,更是夸张。何谓“超人”?十几岁能管理家庭账目,就是“超人”了?】
李桂琴于1957年和臧鹏年喜结连理,移居北京。夫婿慈爱仁厚,天赋极高,是民国时期天津市市长、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长子。臧鹏年获得政治、历史、英语三科大学学位,纵横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在反右文革期间,屡遭迫害,遂自修高等数学,且沉溺一生。
【按:“天赋极高”,“纵横”是随便就能冠以的吗?有什么学术成果?什么叫做大学学位?“屡遭迫害”就“沉溺”自修高等数学了?这种描述,毫无章法,且虚张声势,难以叫人信服。】
中国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让李桂琴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独当一面的勇士。在文革爆发之前房屋就被当局没收,一家被赶出自己的住房。同时,夫妇俩双双失去工作,不得不靠重体力临时工作谋生。文革爆发,李桂琴一家的厄运也随之升级。
【按:一个连地主富农都不是的家庭出身,怎么就成了大家闺秀呢?在盛雪母亲的讣告里,说她母亲出身名门,什么叫做名门呢?“十几岁能管理家庭帐目”就算出身名门?有连地主都不是的名门吗?尤其是由大宅门的“大家闺秀”摇身一变“独当一面的勇士”,让人笑掉大牙!有这么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吗?其母是红色娘子军还是大寨虎头山郭凤莲铁姑娘突击队的!如果给中学生的命题作文叫做“我的妈妈”,出现这样的句子,老师在课堂里念一定会引发哄堂大笑。】
当局要求李桂琴一家离开北京,说黑五类家庭没有资格居住在首都。街道干部24小时轮班到家里逼迫李桂琴交出户口本,以便将一家人直接送去东北农村。李桂琴事先将墙壁凿了一个洞,将户口本藏进洞里,再用水泥封上,每天和那些人周旋。就这样避免了被遣送到乡下的命运。
【按:把户口本藏在墙壁里面(总算有了一件具体的事例),但恰恰是这一细节漏了马脚。平头研究文革“黑五类”悲惨命运是个专项。北京“红八月”“血统论”红卫兵暴力横扫“黑五类”(在当地公安派出所的指引配合下),1966年9月5日,“中央文革小组”发出了一期“简报”,标题是“红卫兵半个月来战果累累”。简报说,到8月底止北京市有上千人被打死。当时“内部”的统计是,在北京,红卫兵打死了1,772人。在这样的暴力迫害高潮中,8月29日,“西城区红卫兵纠察队”发布了“第四号通令”,其中第7条说:“确实查明,并斗争过的黑六类分子,尤其是逃亡地富分子。除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依法处置外,其余一律给政治上、生活上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限期(于九月十日前)离开北京(如有特殊情况,经本人所在单位及查抄单位批准,可酌情延长),回原籍劳动,由革命群众监督改造,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个“通令”在北京全城甚至全国张贴公布。直接后果是北京城中有近十万人口被扫地出门驱逐出北京,占当时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六。
对尚存的“黑五类”当局直接吊销城市户口驱赶回原籍农村,李桂琴这种“把户口本藏在墙壁里面”“躲猫猫”的小把戏,就能“避免了被遣送到乡下的命运”?你以为中共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吃素的?或是“无敌派”认为的中共人权有进步?在美化血腥土改和文革暴力方面盛雪的确是“超人”和“勇士”!与“无敌派”的刘晓波有得一拼。把广大读者当阿斗耍。实际情形是李桂琴还够不上“黑五类”门槛,就一个城市流氓无产者而已。综上所述,中共建政前李家逃过暴力血腥的土改一劫,文革再次逃过更为血腥暴力的屠戮“黑五类”狂潮,已经明白无误地证明李桂琴家族就东北农村一般的下中农出身。只不过时下“地主”、“资本家”、“黑五类”成了民运抬高自己身价的香饽饽,盛雪为了掩饰其母出身卑微的自卑心理而不惜造假光显门楣(一句“由于民众的保护和拥戴,未能划为地主富农”将此心态暴露无遗),编造了“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的神话。
】
1966年下半年,毛泽东发动全国大串联,李桂琴一家又被从住处赶出,五口人住在一间150平方英尺的房屋,屋子里只够放下一张大床、一张小床和一张桌子,再也放不下其他东西。冬天屋子里不能放火炉,只能将燃烧的煤球用盆装着,放到屋里取暖。李桂琴煤气中毒。李桂琴好了以后,大女儿臧锡红又煤气中毒,昏迷不醒,送医急救。大女儿救过来了,但是眼睛却变成远视、弱视、散光,并且斜视。
【按:难怪锡红(盛雪)一向见高就拜,逢低就踩“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哩,原来是有原因的。现如今成了“领军人物”更不得了啦,愈发小人得志,颐指气使,气焰熏天,不可一世。常摆出一副“朝里有人江湖行”、“冷眼向洋看世界”的鼻孔朝天斜视状浅薄势利丑陋的暴发户嘴脸。】
李桂琴去买了几样工具,到府右街查看有房屋空置,动手撕掉封条,撬开锁头,用一辆三轮车将家具搬进去。街道干部蜂拥阻止。李桂琴回答说“我们是有房子的,国家需要拿走了;我们也是有房子住的,大串联需要占用了。今天我撬开这间屋,犯法坐牢我怕自己去。如果你们拦我,我就拉上几个人陪着我。”这么一来,人群反而散了。
【按:这一段的叙述、逻辑很混乱,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显示盛雪的语言功底极差,看来“著名作家”塑造人物的功底还欠功力火候。本想把盛母拔高成“高大全”大义凛然的刘胡兰,实际效果则是耍泼打滚大赤包的形象:关键时刻老太太祭出一哭二闹三上吊呼天喊地驴打滚的杀手锏,哪看出半点“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矜持的影子。整个就是城市无业游民市井无赖之徒的嘴脸。】
由于生活所迫,李桂琴不但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动,还学会了绘画、装修等。春天,她带着刚刚够得到自行车大梁的儿子到郊外割草,卖到动物园,几分钱一公斤;夏天,她带着孩子捡土鳖虫,卖给药店;秋天,带着孩子打槐树子,冬天带着孩子早起扫大街。从1968年,她随丈夫一起到建筑工地打短工,搬砖运石,挥镐抡锤,砌墙盖房,一干就是十年期间多次受伤。七十年代中期,丈夫臧鹏年终因不堪迫害和高强度体力劳动,罹患脑淤血,中风,几乎瘫痪。但是,李桂琴没有屈服,没有低头,甚至没有叫苦,更没有向当局乞怜求饶,而是坚韧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按:这组春天郊外割草,夏天捡土鳖虫,秋天打槐树子,冬天早起扫大街的蒙太奇画面,外加建筑工地搬砖运石,挥镐抡锤,砌墙盖房,嘿,文能管账是超人,武能抡锤赛勇士。齐活了!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挥镐抡锤。】
1979年之后,中国社会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从经济层面开始松动。李桂琴投身商海,做过多种尝试,并和朋友开办了养鸡场。
1989年8月初,李桂琴只身前往美国看望儿子和亲属。在美国居住一年,照顾求学的长子锡光,并到一户华人家中做住家保姆,深得喜爱,辞行时被万般挽留。
夫婿臧鹏年于1992年4月病逝。1997年李桂琴移民加拿大,和大女儿锡红及董昕生活在一起,与二女儿锡慧及女婿高飞经常欢聚。
值得一提的是,李桂琴女士多年来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大女儿锡红(笔名:盛雪)投身中国自由、人权、民主事业。她还在国内期间,就不顾年迈,经常亲自将海外救援款项送达六四受难者和政治犯家属,和许多难属及政治犯结下不解之缘。女婿董昕1993年回国向受难者送交捐款,并随行到一些省份看望政治犯及家属,当时花费一万多元都是李桂琴慷慨资助的。李桂琴女士移居加拿大之后,经常带头捐助民运活动和救援政治犯、良心犯的项目。盛雪的家也成了各地民运人权人士来往的落脚点和中转站,许多一时有难的人在她家居住过,更有许多人品尝过她老人家精湛的厨艺或被她招待过,再加上她每天读书看报,关注新闻事件,通晓天下大事,谈吐幽默、生动、富于哲理,大家都非常敬重和喜爱她。
【按:这一段是重中之重。大约这就是“民运慈母”的因由了,语出盛雪的入幕之宾,盛母的干儿子潘永忠悼词美文。实际上冠以“民运岳母”倒是十分贴切——多伦多盛家的确是盛雪情夫面首走马灯似来往的落脚点和中转站,入幕之宾、故雨新知计有顾明、高光宇、阿海、黄河边、寇天立、万毅忠、李天明、潘永忠、张晓刚等等一众“拖屁股大连襟”。即使没有水分,就盛雪所言,她母亲的这点事迹,够得上“民运慈母”的谥号吗?什么“通晓天下大事”云云,不像是一个家庭妇女,倒更像是一位政治领袖,睿智的学者。反正吹牛不用上税!】
李桂琴女士于2013年10月被诊断罹患脑瘤,做了放射治疗后脑瘤消失,但已丧失大部分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神奇的是,她仍然保持了聪慧、坚强、幽默、乐观反应快的特性,让照顾她的亲人和探视的朋友经常开怀大笑。李桂琴女士在一年又十个月里五次入院急救,其余大部分时间在家中由董昕、盛雪夫妇及兄、妹、朋友一起精心照料。这期间她表现得极其顽强、坚韧、乐观、通达,但最终仍不敌病魔于2014年8月16日在医院溘然长逝。终年八十五岁。
李桂琴一生经历了中国的时代变迁,更经受了历练和磨难。她具有高贵大气、宽容慈悲、明白事理、聪慧幽默、正义勇敢、坚强柔韧、性格豪爽、仗义任侠、不拘小节、特立独行等等特质。这让她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伟大的母亲,光彩照人的人。
2014年9月2日
【按:这是总结性的一段话,盛雪不吝用了十个词组来美化她的母亲。但事实是,这位逝世的老人,冲顶也就“文能管账,武能抡锤”。在这些美好的词语里面,她能当得起哪一句?用这十个词组来形容世界上的女性,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人类迄今为止,只有超人圣母玛利亚能当得起!盛雪这么无耻地吹嘘她的母亲,难道她就不怕贻笑大方吗?这只能叫人疑惑,盛雪这个人她说的话有哪一句是真实的呢?这篇悼母祭文,文理不通,谎话连篇,虚情假意。不过通过这一篇小文,我们可以了解盛雪这位所谓的“中国民主运动的领军人物”内心世界,“著名作家”的人品修养,所以值得读者好生品味一番。俗话说: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折腾了将近一个月,是该入土为安了。安息吧,“民运岳母”盛女她娘,阿弥托福!】
作者:
平头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1860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