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分享]又见伊斯法罕 (二) |
 |
欧客
加入时间: 2008/01/18 文章: 2132
经验值: 60344
|
|
|
作者:欧客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水贵如油
八月盛夏,骄阳似火。流经伊斯法罕的内陆河流Zayandeh Rud早已断流干涸。我打听了下,很多伊朗人根本就记不的上次看到河水是何时的事了。听我说去年春天看到的,他们诧异的不敢相信。
对比一下那出名的33孔桥在有水和无水时的景色,简直有天壤之别。
干枯的河床
听说河的上游有大坝,水少时干脆就把河水全部截断,以确保有限河水的合理利用。比方说城里的树木花草,沿河两岸那漂亮的绿色隔离带,完全得依靠人工浇灌才能维持。水,在伊朗无疑是紧俏的资源。在旅馆,在工厂,洗澡等生活用水虽然不受限,但饮用水只能用瓶装水,包括烧茶烧咖啡。
一升瓶装水的价格要高于一升平价汽油。据伊朗人告诉我,平价油在伊朗是按人头定量供给的,超过之后就得买高价油。所谓高价,一升也就不到20美分。不是水价太高,其实是油价太便宜。所以在伊朗城里是车满为患。平时伊朗人之间关系很融洽,同事间摆脸的事几乎看不到,但一开起车来,仿佛就变了一个人,是你争我抢,一到路口就乱作一团。
伊朗的汽车以自己组装的法国车为主,进口车为附。组装车质量一般,在欧州人眼里个个是油老虎,例如同事开的标志206,属小排量车,油耗竟然也要10升。我有次开对伊朗同事玩笑说,你们油价这么便宜,为何不争取多出口原油,用以换取其它物资,比如进口大米,其实就是进口水呀,肯定划算。这油白白烧掉太可惜。我的伊朗同事想想说同意我的观点,但要大家少开车难度太大了。是啊,中国何尝不也一样呢!尝到了开车的甜头,即使看到车满为患的现状,想调头谈何容易。这方面还是日本和欧州人比较前卫些。
作者:欧客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欧客于2014-9-18 周四, 下午3:10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