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聊聊饮食和文明 (上)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聊聊饮食和文明 (上)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聊聊饮食和文明 (上) (718 reads)      时间: 2014-8-09 周六, 上午6:09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聊聊饮食和文明 (上)

人要生存,空气、水、食物乃是三样不可或缺的物质,都要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而大自然向人提供的这三样恩赐,食物相对于空气和水要紧缺很多。“民以食为天”能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可见国人对于食物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到了现代中国,介绍饮食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竟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台的重头戏。

其实美国人也许比中国人更重视舌尖的感受。《舌尖上的中国》毕竟只是一个系列,美国电视台中有专门播送关于吃的节目的,例如,Chopped就是“食物频道(Food Channel)”一个很流行的节目,如果把其所有播出的片段都加起来,其长度只会超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如此,Chopped还远比《舌尖上的中国》耐看,因为它不仅让人看到厨师奉上的精美的制作,还有厨师比赛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紧张严酷的淘汰。最为难得的是,每道菜肴的制作,参赛厨师都要依靠经验和想象力临场发挥,根据给定的食才而不是按照菜谱来制作菜肴。如果将比赛里产生的所有菜肴都定位“美国菜”的话,一份美国菜谱恐怕是世界上最长的菜谱,远比中国菜谱复杂。

人类菜肴的发展历史恐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其饮食的差别,可能不仅只是吃肉和吃米的差别,或许还会影响到更多的东西。这话说得有点远了,还是先从美国人的饮食文化说起。

要说美国人的饮食文化,先要从美国人说起,因为“美国人”是个特别的概念。撒切尔夫人有次对里根总统说,欧洲国家永远不会像美国一样,因为美国是人按照哲学建立的国家,而欧洲国家是历史的产物。撒切尔的话解释了为什么一个美国人其实就是一个法律人,即按照美国法律规定的在美国出生或获得了美国国籍的人就是美国人,和此人所承载的文化无关。相比较于中国人,一个中国人首先必须是在种族和文化上是“中国的”,然后才谈其身份上是否合乎法律规定。所以“中国人”的内涵远比“美国人”复杂的多,逻辑的结果就是美国人中所承载的不同文化远比中国人多,所以美国人的饮食只会比关于中国人的饮食更复杂。难怪Chopped节目里呈现的“美国菜”品类无限!说美国菜肴除了热狗就是汉堡其实是一大误解。美国的各种食才的来源之广和获取之便恐怕是世界第一,只要一个人愿意尝试,没有尝不到的菜肴。

美国人每日的饮食有着一个Chopped节目所没有展现的特点:影响着无数人的关于食物的营养的知识-----健康饮食的知识。美国是最早实现食物供应充足丰裕,也是最早出现“富裕病”的国家。自60年代起,根据关于富裕病的研究所积累的资料所作的结论,一直将摄取过多脂肪、蛋白、糖、和胆固醇作为产生富裕病的罪魁祸首。过去50年不断进行的教育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健康的饮食是低糖、低脂、低胆固醇,加上充足的素菜和水果。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各种健康饮食结构名目繁多,美国有百年历史的营养和食品营养师学会(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年年要对这些饮食结构进行评价。

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几十种饮食结构中日益突起并开始逐渐流行的“远古饮食”结构(Paleolithic Diet),说的是在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前的主要饮食,也就是在各大超市里面鱼、肉、蛋、奶、素菜、水果、坚果等几样,排除了货架上的绝大部分产品,如米、面、油、加工食品、大部分调料、转基因食品、酒类、各种软饮料、等等。远古饮食结构还鼓励吃红肉和牛油,喝奶应当是全脂的,动物内脏是好东西,总之,似乎完全是和过去50年日益传播的“健康饮食”的概念对着干。宣传这个饮食结构的学者认为,从自然选择的结果来看,人的自然生物设计最适合于远古饮食结构,所以按照远古饮食结构来设计食物结构是对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过的最大灾难----人类农业-----的纠正”。

人类发明的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事实。农业的确是人类创造的一项最主要的技术,过去一向被认为是积极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可是,鼓吹远古饮食的专家们不这样看,他们举出各种过去和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说明农业(主要指种植业)是如何给人类社会带来各种灾难的(其中包括中国人的身高在古代大规模扩展水稻种植的一个世纪里下降了8厘米),包括给社会制度的演化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

(待续)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6045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