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7/04/16 文章: 1831
经验值: 65720
|
|
|
作者:勇敢的心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http://news.qq.com/original/living/l391.html
2013.9.21,113岁的抗战老兵付心德,在家中仙逝,他是中国迄今最年长的抗日老兵……
2013年11月3日,抗日老兵郭万晓用颤抖的手接过志愿者为他送来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章。郭万晓1938年出征缅甸,战争在他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痕。1946年退伍后,郭万晓回到家乡务农。晚年时,他家境贫困,双目失明。2013年12月,老人离开人世,享年99岁。
…… …… ……
最后的抗战老兵
作者/吴传明
在70余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不但打破了日本“北进”的战略,而且迟滞了日本“南进”的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卫国战争和美英盟军对日作战,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大后方的四川,在8年抗日战争中为前线输送了350万男青年。也就是说,每15个四川人中就有1人当兵打仗;在全国的抗日军人中,每五个人中就有1个是四川人。四川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惨重,共计伤亡64万余人(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居全国各省军人伤亡之首。
《最后的抗战老兵》是我2013年用了大半年时间,拍摄的一组反映抗日老兵生存状况的人物作品。为了拍好这组珍贵的历史人物影像,我从去年7月开始对这个选题进行采访拍摄,先后在四川、云南采访拍摄了60多名抗战老兵,他们都是原国民革命军的战士,是当年在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南京保卫战、远征印度、缅甸等抗战中的老兵幸存者。这些老兵中,大多都是八九十、甚至上百岁的老人,记忆力和表达力都已严重衰退,但是讲起当年抗战经历,老兵们的脸上个个神采奕奕、口中滔滔不绝,情绪也会变得异常兴奋激动。
这些老兵在人们的眼中是抗战英雄,他们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过着平凡而清平的生活。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在国家民政部门的关怀下,他们的生活已经开始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面对这群抗日老兵,我是抱着尊重、敬仰的心情走进他们的。
在大半年的采访拍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
我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老兵们的一颗颗赤子之心仍在激情跳动,一张张被枪弹毁坏的面孔是哑默的提示,一具具残缺的身躯如铁铸的证言。说起当年的战场生活,老兵们脸上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每一位老兵那残缺老迈的身躯中,都深藏着一个个悲壮豪迈的抗战故事……他们在8年抗日战争中,从中国大后方的四川,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参军报国,抗战在他们心中成为最清晰的记忆,最值得他们自豪的荣耀。很多老兵面对镜头,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抗战胜利歌,几句之后便会泪流满面,然后他们都会含着眼泪把歌唱完。这些老人,大多体弱多病,有的老人走路跌跌撞撞需要搀扶,但他们对着镜头行军礼的动作都非常的标准、利落。
去年7月,我在四川乐山市人民医院采访一位躺在病床上的病重抗日远征老兵,当得之我是从成都来的党报记者的时候,老人含着激动的眼泪挥起正在打点滴的右手向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认为这是社会在关注他们,这是党和政府在认可他们。最令我遗憾的是,老人在临终前还一直挂念我能够再去看望他……
目前,四川的这些老兵的生存境况大多还非常贫困疾苦。
在四川宜宾屏山县的大山深处, 101岁沈文彬,在八年抗战中身经百战,身上4次负伤,参加过淞沪保卫战,台儿庄战役、小王庄等重大战役的抗日老兵,由于在武汉与前妻和两个孩子离别后就失去联系没了下落。全国解放后,他只能回到老家又结了一次婚,妻子在生产时难产去世,是他又当爹又当妈地把孩子养大成人,由于家境贫寒,儿子结婚后上门到六十多公里外与媳妇一家生活,留下老人在山上那间四壁透风的老屋,一个人过着与狗为伴的孤独生活。前些时候,儿子媳妇将他接去养老,老人不习惯异地生活,又从儿子媳妇那里搬回到山上自己居住在半山腰上。
老人生活很简单,每天一杯清酒,每顿一碗粗茶淡饭就是他生活的全部。每天下山上山来回都要经过400多级依山而建,长满青胎的石台阶。遇到下雨天,稍不留神就会滑倒。对于年事已髙,眼睛不好的沈老来说,出门下山,回家上山是他最大的困难。老人说:今年已在台阶上摔倒四次了。
有一位志愿者给我讲,他们给老兵的钱,老兵都不舍得花,都悄悄地攒起来。在腊月隆冬,当志愿者将印有“抗战老兵”字样的棉衣送给身着单薄衣衫老人的时候,老人不舍得穿,他说等逢年过节、上街赶集人多热闹的时候再穿。
比起物质上的帮助,老兵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国家、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据统计:四川目前还有327位健在老兵,他们大多生活在城市和农村,因为寻访难度的原因,在农村还有尚未发现的老兵。
近年来,由于老兵的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去世比例也在逐年增大。2012年去世的抗战老兵为22人,约为9%;2013年,去世的抗战老兵为49人,约占11%。
目前,健在的抗战老兵中有23名孤寡老人,他们主要是因为历史原因,很多老兵没能成家,或者成家后又离异,一些老兵的晚年生活非常凄凉。
生活在城市的老兵,每月养老金大多在700元~2000元之间;生活在农村的老兵,收入基本为每月55元~60元的老年补贴或农村低保。数量较大的贫困老兵,大多集中在偏远的农村,拄杖苦望垂垂老矣的老兵们,他们急需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他们知道国家和人民仍然记得他们。
【完】
作者:勇敢的心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勇敢的心于2014-6-23 周一, 下午6:39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