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张鸣谈民国:中国人的帝制情结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张鸣谈民国:中国人的帝制情结
沧浪之水
加入时间: 2005/03/01
文章: 2435
经验值: 69049
标题:
[转帖]张鸣谈民国:中国人的帝制情结
(907 reads)
时间:
2014-4-15 周二, 下午2:38
作者:
沧浪之水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张勋复辟和民国都被妖魔化了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之名进入北京,拥护时年12岁的清朝逊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这场闹剧前后只持续了12天。在整个中央政权层面上,这是皇帝最后一次出现。
辛亥革命将清廷推翻后,再也没人能在那张龙椅坐稳,袁世凯坐了83天,张勋拥护的溥仪只坐了12天,历史书上的说法是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张鸣经过考据,发现了大量相反的证据,比如,张勋复辟时,北京城里各家各户争着挂龙旗,以至于龙旗不够用了,于是开始用纸糊,再迅速挂上。在支持张勋复辟的人中,不乏大知识分子。这些细节至少说明复辟是存在基础的。
张鸣的新书《共和中的帝制》中充满了这样的细节,使“原来很零碎、很破碎的形象,还有点小丑和莫名其妙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 学者吴思在对谈中表示,看过书后,“对张勋充满了理解的同情”,因为设身处地地去想,自己可能也会拥护复辟。
中国人心里的帝制情结
在张鸣看来,辛亥革命后帝制的反复,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民国立国根本的问题:中国当时存在着半共和制,平顺过渡被暴力革命打断,革命后又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最终出现了制度上的危机。张鸣认为,君主立宪思想根深蒂固的袁世凯称帝,也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权威来号力这个国家,解决不了这个国家基本的政治上的混乱。
“作为上层统治者他最大的困惑不是有没有宪法的问题,这些机构怎么互相相处的问题,他最大的困惑,是这个政治体系我无法建立“孝忠”,没有权威。” 张鸣在对谈中如是说。
另一方面,对于儒家伦理深入骨髓的普通民众来说,无所谓共和、还是帝制,只懂得区分仁政、暴政。吴思认为,当时的民国更像暴政,武人当政,全是枪杆子,四分五裂,战乱不断。所以老百姓一般想法来说,还想回到过去的社会。老百姓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另一个思维定势,在张鸣看来,就是“理所当然认为这个国家地上必须有个皇帝,谁当无所谓,谁当都可以,必须有个皇帝。”因为这套伦理结构中,帝王、皇帝是核心内容,一旦没了帝王,整个伦理体系都动摇了。
皇帝制度从秦始皇开始就已经试了很多回了,倒了一朝再一朝,甚至到今天仍然有市场。据本次书院的主持人贾葭介绍,过去很多年里,很多知识分子都提出过和帝制相关的,关于未来中国的一些路径。所以,帝制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告别的。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是一锅夹生饭
帝制被推翻,共和制度又未曾真正建立,民国于是尴尬地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无处可去。在《共和中的帝制》一书中,张鸣把这形容成夹生饭,“中国的历史在当时就是这么吊诡的事情,你已经拧成这个样子,你必须把夹生饭煮熟,煮不熟就自动翻烙饼,翻过来不对,翻过去也不对”。走出这个窘境最重要的还是耐心和时间,如他在后记中写道的,“煮成了一锅夹生饭,就应该耐心慢慢地煮下去”。
在多次被打断后,现在的中国还在转型之中,这锅饭还在煮。怎么才能煮得熟?张鸣在书中列举了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知识,这人要会煮;二是要有智慧,一大堆生搬硬套也不行,该妥协的妥协,该让步的让步;三是要有耐心。
但直到今天,这些仍是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症结。吴思介绍,在亨廷顿的分类里,中国这个社会叫官僚帝国,官僚帝国转型特别困难,俄罗斯到今天还没转过来,法国折腾了差200多年,而中国是最成熟的官僚帝国,一定是在人类向民主宪政转型历史上转得最慢的一个国家,“它没有贵族的基础,没有宪政的基础,没有自由的基础,没有民主的基础,它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精英云集”,“他有那么多基础,而且这么有道理,又缺乏转型的基础,又有继续专制的基础。”
然而张鸣看来,不管多难,中国转型是非转不可的,速度也要加快,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信息发布和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多元,一旦失去了信息上的优势,结果大概并不会太好。当然对于转型,他的态度仍然比较乐观,也赞同吴思所认为的,当下人民正经历着从臣民向公民的过渡,处境也不断改善,但仍需时间学会尊重与被尊重。
作者:
沧浪之水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文章最后,我不知他的乐观从何而来?
--
勇敢的心
- (0 Byte) 2014-4-15 周二, 下午10:22
(176 reads)
在政治上,这属于知识分子的幼稚病。
--
沧浪之水
- (0 Byte) 2014-4-16 周三, 上午8:15
(163 reads)
删
--
沧浪之水
- (0 Byte) 2014-4-16 周三, 上午8:14
(154 reads)
周作人在一篇文章里说,民国初年有人到陕西农村,当地人谈论时局时满嘴的都是徐世昌大皇帝如何如何,而一个老太太在同客人聊天时
--
沧浪之水
- (25 Byte) 2014-4-15 周二, 下午2:45
(362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0211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