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文明自由谈 (二十)异数里的异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文明自由谈 (二十)异数里的异数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文明自由谈 (二十)异数里的异数 (969 reads)      时间: 2014-4-10 周四, 上午1:01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二十、异数里的异数

(1)
基辛格曾在自己的书里谈到初见邓小平时很不习惯邓在座位旁边放着一只痰盂,并且会向痰盂里吐痰。不过后来再见邓时,痰盂没有了。

西方人吐痰吗?除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吐个啥的,我还真不记得自己看见过人家随地吐痰。我甚至曾经觉得中国人可能就是受不了有痰在喉的感觉,过于敏感,所以非吐痰不可。

答案在我读到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1897~1990)的《文明的进程》时找到了。下面是几段埃利亚斯引自不同时期的“文明守则”的文字:
------- “…..不应该养成频频吐痰的习惯,这不仅是不礼貌的,而且使所有的人见了都恶心和不适。……有时候教堂的石板地比厨房和马厩还要脏…..”。(《礼仪与基督教礼貌守则》,鲁昂,1729年)
------- “在任何时候,吐痰都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习惯,对此无须多言。……吐痰还是粗鲁鄙俗的,并且有害于健康。” (《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伦敦,1859年)
------- “…..我们的先辈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展示的东西,今天则被我们放到隐蔽的角落里去了。……还有一件东西也是如此。如今这件东西已经不再属于家里的摆设了,我指的是痰盂。”( 《历史上个人的隐秘习俗》,巴黎,1910年)

基辛格恐怕没有读过埃利亚斯。

我记得小时候我的家里也在墙角放着痰盂,后来不知何时没有了。古老的文明在任何地方都会消失的,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中断的连续过程”。

欧洲文明的怪异是它有太多的“不断的中断”:它承接了希腊,但是对于所承接的希腊文化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后代希腊人自己的贡献;它承接了希伯来,也远远高出了希伯来;它承接了古罗马,又远远超出了古罗马;承接这些文化的人是野蛮的日耳曼人,而正是他们把伊斯兰的扩张挡在西班牙;也恐怕正是因为他们缺少文化的负担,所以能够承接一个对于自己是全新的文明。

日耳曼人的好战传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骑士阶层。据埃利亚斯说,这些野蛮人中有一个叫德比埃以的骑士曾在1465年亲口对自己的侍从说,“战争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战争中人们彼此爱戴。当人们看到格斗进行得那么激烈,看到鲜血流淌时,便不由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埃利亚斯评论说,“自然,骑士们意识到自己是基督教徒,他们所具有的观念和所遵从的礼仪都来源于基督教的传统。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况与那些著书立说的僧侣阶层的不同,所以他们头脑中的基督教和价值观往往与僧侣阶层的大相径庭。基督教既没有阻碍他们去尽情地享受人世间的欢乐,也没有阻碍他们去杀戳、去抢劫。对于一个骑士来说,视死如归是生活之必须。他们必须战斗。社会的结构和氛围使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这一准则。”

Captain nino曾强调日耳曼文化对于欧洲文明的“隐形”影响。我觉得,日耳曼人带来的这种强烈的好战性恐怕才是最主要的。记得老芦早有过对于西方文明的“侵略性”的观察和论述,提到某次和同事辩论时,指出西方人来到中国不是中国人请来的,是西方人自己首先侵入中国的,对方听了哑口无言。那段描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种“侵略性”在我看来依然存在于很多欧洲人身上,并随着西方文明的演进成为一种独特的强烈进取精神。如埃利亚斯所言,中世纪的骑士所具有的观念和礼仪源于基督教传统。所以不难理解,一旦这种传统发生断裂时,欧洲文明就会表现出有别于其他文明的强烈的内部动荡。而这种动荡会因为欧洲文明本身的“杂合”性质,缺少如赫斯特所说的在遇到道德和智性问题时有“家”可依,更显矛盾和冲突。

(2)
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主要发生欧洲大陆,在英国没有太多的影响。英国人在法国大革命发生之前100年就奠定了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贡斯当发表了著名的《古代自由和现代自由》演说后40年 (1859年),法国人还在忙着建立自己的共和国时,英国人密尔(John Mill)发表了《论自由》,同年他的同胞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法国的启蒙大师们固然将人类追求自由民主的梦想最早做出了划时代的表述,但是在实践上却远远落在英国人后面。

密尔和达尔文的贡献一面将自由的观念作了系统的阐明,一面给启蒙运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武器来批判教会。其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6)也已发表了80多年,而工业革命算来已经发生了差不多100年。欧洲变得从来没有过的富裕,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也达到了顶峰。恰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共产党宣言》,1872。但最早出版于1848年。)

马克思又同时指出,“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社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必须承认,马克思的观察很多地方是准确的。

马克思主义应当看作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怪诞的是,马克思在启蒙运动发源的欧洲大陆待不下去,要到英伦流亡,在那里进行了自己的研究。我个人对于马克西主义的最简化的理解是,马克思采用的研究方法属于实证方法,马克思的追求目标是“真正的个人自由”。所以马克思在《宣言》里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高呼“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在马克思的理想里,人类要实现的自由是完全没有压迫的自由,包括家庭和夫妻关系这样的强制契约都要废除,最后连统治阶级自己也会因为“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进而“....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马克思主义其后在世界各地的实践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制度性灾难。如果说法国大革命是因为混淆了古代自由和现代自由的差别而导致暴政;那么,追求彻底的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革命所带来的更为残酷的暴政又是错在了哪里?难道自由是个魔咒不成?

(待续)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河边于2014-4-10 周四, 下午11:55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2525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