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文明自由谈 ( 十六) “人是生而自由的......” |
 |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
|
|
作者: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十六、“人是生而自由的......”
谁都知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卢梭《爱弥儿》中的一句名言。卢梭生活于1712~1778,于1762年发表了对于现代的“自由”概念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卢梭的年代正是启蒙运动拉开帷幕的时代,他的《爱弥儿》“後來成為了反映西方傳統政治思想的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與他早期作品相反,盧梭認為自然狀態是沒有法律和道德的獸性狀態,好人是因為社會的出現才有的。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願意聯合起來。人們聯合在一起,以一個集體的形式而存在,這就形成了社會。社會的契約是人們對成員的社會地位的協議。”(摘自“维基百科”)
根据卢梭的思想,我试图将人定义为:“人是生活于社会中的智慧动物,通过智慧活动来调适个人和他人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定义的前一半说明人的状态,即智慧的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后一半说明这个状态乃是一个动态过程,即调适个人和社会的矛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对于自然的征服)乃是人的生活的内容。
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我的理解是说人的智慧赋予人“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能力,这是其他动物不具备的;而人又“无往不在枷锁中”则说的是人从一开始就受制于自然力和社会。在基督教发展到组织成教会来控制人的思想之前,人至少总是可以“思想自己想要想的事”,但是一旦思想也要被有组织地压制的话,自由的问题最终就被提了出来,因为人通过思想的被控制体会到人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想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的空间了。而前面讨论过的关于基督教哲学建立过程中埋下的种种矛盾正是问题的导火线。
在欧洲,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却是有脉络可寻的:
----1520年,路德发表《论一个基督徒的自由》等,开启了打破思想控制,寻求个人自由的时代。
----接踵而来的新教教派林立和长期的宗教战争,一面大大消减了教会的权利,推进了个人解放和个人自由,同时给了国王扩大权利的机会,国王的军队不断扩大,国王专权逐渐在欧洲大陆形成,尽管这不是“东方专制”。其中法国的路易十四(1638~1715)信奉天主教,违反达成的宗教宽容,迫害新教徒。后来在路易十五时代有所改变,但法国最终还是走向了把路易十六砍头的大革命。
------这一波的国王重获大权的过程中,英国显得特殊,国王未能建立强大的陆军来控制国家内部。在新教徒为主的国会和不时想回归天主教的国王间几经缠斗,最后迎来荷兰人新教徒威廉三世,赶走并取代国王詹姆斯二世,完成“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形成英国的宪政体制。国会制定了两条条款:国王必须是新教徒,且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国王指定法官,但法官的撤职必须由议会通过。
时间顺序上的影响到自由思想的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有:
1688~1689:英国光荣革命
1689~1690:洛克(英国)发表《政府论》
17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端
1762:卢梭(法国) 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1775~1783:美国革命
1789~1799:法国大革命
1859:密尔(英国)发表《论自由》;同年达尔文(英国)发表《物种起源》
所以,当严复翻译密尔的《论自由》时(严复自己说《群己权界论》完成于1899年,他还在两年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关于自由的完整学说即自由主义已经在欧美形成,西方文明中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从此再也没有脱离过自由主义的影响。
“人生而是自由的”。那么,究竟人可以实现那些自由?各种自由之间有什么区分?我的自由和你的自由相同吗?等等。在现代社会里,自由常常以另一个名字出现,叫做“权利”。发展到现在,甚至动物也有权利。当一个小狗在橄榄球比赛期间跳入赛场散步时,那是它的“权利”,或者是“自由”。某次两位先生辩论狗的动物权利问题,反对的一方好像说不过坚持狗权利的一方,突然冒出一句,“Tell me, what is a chicken’s right? ”(你倒告诉我,什么是鸡的权力?)
(待续)
作者: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