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基督教在分裂前的两次大规模“破四旧”运动(完)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运动的过程维基百科上已经介绍了,它断续进行了100多年(公元726年至843年),历经4个皇帝,虽然其间有过反复,但此期间内,教堂内大量的圣像艺术品被焚毁,马赛克圣像被铲除。朝廷还大量没收教会土地,废除了剩余土地的免税权,罢免反对破坏圣像的主教的教职,强迫大批修士还俗。皇权因此一度战胜了神权,教会先前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
这些革命行动引起了罗马教皇的强烈反对。他先是强烈抗议,继而索性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此后他干脆踢开皇帝闹革命,结束了教皇任命须由拜占庭批准的所谓“拜占庭教皇制”(Byzantine Papacy),并涉嫌伪造了所谓“康斯坦丁的捐赠”。此后教皇便蓄意变成欧洲的最高统治者,谋立一个新的西罗马帝国皇帝。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国王加冕,是为“查理大帝”,从此开始了新皇帝都必须由教皇加冕的传统,就连拿破仑都不例外。至此,“皇帝任命教皇”便被颠倒为“教皇任命皇帝”,中世纪的黑暗变得更加浓重了。
所以,罗马教皇反对圣像破坏运动,绝不是单纯的教义争吵。当然,权力斗争必须包裹在意识形态外衣之下。罗马教廷反对圣像破坏,其宗教上的理由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戒条因为耶稣下凡而过时了。耶和华变成具有肉身的耶稣后,就不再是看不见的抽象存在了,所以,崇拜他是应该的。至于圣像(亦即并非上帝的宗教圣人的偶像),他们只是对之表示崇敬(veneration),并不是崇拜(worship)。另一更无耻的说法是,他们是崇拜那些偶像代表的神和圣人,并不是崇拜那偶像本身。
这些当然是无耻诡辩加文字游戏。如此说来,基督教当初根本就没有理由毁掉pagans们的神像。如我在《博物馆里的希腊文明》中贴出的《潘调戏阿芙洛提》雕像所显示,古希腊神教徒对其神像连veneration都谈不上。既然基督教搞的不是偶像崇拜,那希腊神教就更不是了。这种无耻诡辩,只彰显了基督教“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
公元843年,拜占庭帝国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破坏圣像运动至此结束。此后东西方教会又试图恢复团结。东方教会承认了罗马教皇的首席地位,双方艰难地维持了统一的门面。但权力斗争夹杂着教义的争吵,双方终于于1054年正式破裂,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教会头子都下了破门令,将对方逐出教门,都号称自己才是正宗。罗马教会声称自己是“普世的”(Catholic),而君士坦丁堡教会声称自己才是正统(Orthodox)。从此以后,世上也才有了Roman Catholic与Eastern Orthodox之称。
由上可知,虽然第二次破四旧运动是在基督教会正式分裂前进行的,但此事基本与西方教会无关。在这点上,它与第一次破四旧运动不同,那罪行是全体基督教会共同犯下的。个人认为,另一个重大区别是,第一次破四旧运动是根本无从辩解的滔天大罪,而第二次则是世俗政权对神权统治的反击。论实质,它与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差不多,尤其与英国亨利八世反出教廷、查抄全国修道院的行动相似。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毁掉了既有文明成果,但也起到了打击教会反动统治的作用,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当然,或许就是部分为此,拜占庭那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千年帝国(公元330-1453年)惊人的长寿,才会与其文明的惊人的低劣度交相辉映。
五、Paganism的全面胜利
有趣的是,公元16-17世纪,“圣像破坏运动”换了个面目,又在所谓的“拉丁欧洲”上演了,那就是宗教改革运动。新教与罗马公教的争吵内容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反对后者繁琐华丽气派的宗教仪式,反对变相的偶像崇拜。罗马教会针锋相对地予以反击,发起了所谓Catholic Reformation,越发大建特建宏大华美的教堂,加速推出精美绝伦的油画、壁画与雕塑。教会雇佣的艺术家们转向以前被教会百般镇压的Paganism,从中汲取了营养与灵感,文艺复兴运动于焉勃兴,最终波及大部分欧洲,迎来了Paganism的凤凰涅槃。
去梵蒂冈走一遭,您就能亲眼看到Paganism的全面胜利。要说梵蒂冈与古希腊罗马神庙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倍豪奢华丽到了俗艳的地步。
下面是我当年用早期柯达数码相机(用的还是干电池,每天必须更换)拍的梵蒂冈景色。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其建筑风格绝对是paganism(异教)大联欢:广场正中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方尖碑,正殿与两侧配殿顶上站满了偶像,正门乃典型的希腊神庙建筑风格,穹顶抄袭罗马万神庙。

正门近观,正中四根圆柱支持着三角形的屋顶,乃是标准的古希腊神庙建筑范式,圆柱为柯林斯柱式。

圣彼得大教堂走廊,抄袭自古希腊的柱廊(Stoa),只是改为半圆形。

雅典古阿果拉内柱廊(现代重建)

穷奢极侈的大教堂穹顶内观,无一处不贴金,无一处无壁画

穷奢极侈的大教堂内观,无一处无彩色大理石,无一处无偶像崇拜。

穷奢极侈的大教堂内观,长达四百米(凭记忆,可能有误)的过道顶上无一处不贴金,无一处无壁画,无一处无偶像崇拜。

香烛奉养的壁画,偶像崇拜的铁证。

如假包换的偶像崇拜,神龛上供奉着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殇》(圣母玛利亚抱着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儿子)。

Decent的相机拍摄的米开朗基罗:《圣殇》,盗自维基百科。
教廷权贵们不但公开大搞特搞偶像崇拜,而且还在庭院内到处摆放供教皇及其亲信们赏玩的异教徒偶像(都没有文字说明):

可能是阿波罗吧。

海神波塞冬?

这好像是魔鬼(头上长角),似乎不可能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作品,因为生殖器给叶子盖住了,符合天主教的伪善作派,因此可能是天主教艺术家在文艺复兴后的作品,但他看上去很像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

这似乎是某个罗马皇帝,因为戴着桂冠。
壁画不再是过去那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圣母像,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一样,照样出现了裸体女人。

天主教的偶像崇拜,请注意中央那个女人是裸体的。

Decent的相机拍摄的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屋顶壁画:《末日审判》,盗自维基百科。那场景看上去倒像是是天体狂欢节。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罗马教廷通过雇佣拉斐尔创作壁画《雅典学院》,实际上为他们压制了千多年的希腊文化平反了。该杰作描绘了古希腊自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画面正中两位主角)以下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与科学家。这些异教分子非但没被送到“炼狱”里去,反倒成了新一轮的偶像崇拜对象:

拉斐尔壁画:《雅典学院》局部

Decent的相机拍摄的拉斐尔:《雅典学院》,盗自维基百科。右起第二排第一人(即位于黄衫人与白衣白帽人之间那个侧视观众的人)就是拉斐尔本人的自画像。他利用作画机会,把自己塞进了希腊诸巨人之列,可见其对他们的敬慕之深。
这结论就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文明是不会被野蛮势力彻底毁灭的。无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权势何等熏天,理性之光与美之光终究不可能为他们永久熄灭,最终还是要冲破千年黑暗,在其老巢内大放异彩。在这个意义上,毁灭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明的基督徒,倒有点像征服了大明的满洲野蛮人。
(全文完)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14-2-24 周一, 上午9:08修改,总共修改了2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