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博物馆里的希腊文明(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博物馆里的希腊文明(四)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博物馆里的希腊文明(四) (1783 reads)      时间: 2014-2-10 周一, 上午1:05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古希腊人的一个伟大艺术发明,是浮雕。最初的浮雕分两类,一类是所谓“还愿浮雕”。古希腊人也跟中国人一样,兴向神道许愿,事成之后,中国人是“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而希腊人则是在庙宇中建立雕像或浮雕。雅典博物馆中此类浮雕似乎不多,我只拍了一张:




还愿浮雕,左边的女性是地母神(掌管农业,谷物和母爱)得墨忒耳(Demeter)手持麦穗,祝福某城邦的王子Triptolemos(中立者),右边是手持火炬的冥后泊瑟芬(Persephone)以右手祝福他,公元前440-430。

另一类最常见的则是墓碑上的雕塑,它们记载了死者生前的故事,表达了存者的哀思与追怀,以白描方式记载了古希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后人凭碑神游千年,猜测死者的际遇,感受遗属的悲哀。老芦无知,还不知道其他国家是否有这种直观的、艺术纪录片式的“墓碑文化”。依愚见,这些浮雕知名度虽然远远不及上面介绍的古希腊雕像,艺术水平也似乎不及它们,但我这俗人却觉得更亲切,更吸引人,因为它们更人性化,更贴近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遗憾的是,许多说明都没拍下来,于是我们既不知道它们述说的故事,也不知道人物的年代。

早期的浮雕“雕而不浮”,更像是在大理石上用刀作画:







出征群像。说明未拍下来,据我瞎猜,这是墓碑下面的底座上的浮雕,死者或许是个军人,年代不详。




这是一位运动员的墓碑底座上的浮雕,记载了他生前打球的情景,那运动很像今日之hockey,公元前510-500。




这记载的似乎也是一位运动员的生前场景,表现的是摔跤场面。




这似乎也是运动员群像,但故事不知,年代不详




这记载的是打猎中的一场生死搏斗:一头凶恶的野猪咬伤了中间那个年纪较大的猎手,他跌倒在地,抬起来的左腿似乎马上就要被野猪咬下来了。朋友们舍命相救,左边那名青年用弩箭射野猪,右边两位青年凶狠地挥动大棒痛击。这紧张惊险的场面令人浮想联翩:墓里埋葬的到底是谁?是画面正中那位跌坐在地的老者,还是某位奋不顾身援救他的青年?

请注意,好几个人物都裸着下身,这是因为古希腊人以裸体为美,并不以在墓碑上雕出生殖器为对死者的亵渎。




这场景很有意思,两个狗就要打起来了,但主人的态度耐人寻味:两人都面带微笑,似乎都觉得有趣,好像是在斗狗一般,却又不松开绳索,因而又不像是在斗狗。大概他们都给逗乐了,但毕竟对方是朋友,不能放开狗让它们打个水落石出。奇怪的是,墓碑上为何会刻下这种没有重大意义的生活画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人那阵子的家具就做得非常艺术了。那两把椅子我看与今日出产的并无太大区别,顶多就是缺了弹簧垫子罢了。而中国直到唐代都未发明椅子,一直坐在席子上,要到宋代才从胡人那儿引入了“胡床”,梁山伯好汉也才有了交椅可坐。




群像,人物众多,故事可能也比较复杂,惜乎下面的说明牌非常模糊,无法看清,连猜测余地都没有。

再往后,浮雕就开始“浮”起来了,不再像石头上刻的画,而是变得突出了,立体感更浓厚。




公元前五世纪末的作品。它表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末,艺术家们已经知道按不同层次在平面上表现人物了。这似乎是一张全家福,但我看了半天说明书,也没搞明白人物之间的关系。头排坐着的可能是家长夫妇,后面站着的两男一女有可能是仆人,但死者是谁就无从猜想了。说明牌上讲,这安排的气氛之隆重,表明作者将死者英雄化了,据此只能猜想死者并未出场。坐着的那个妇人椅子下面有个很小的人扶着椅子,说明书上认为那是仆人,但我觉得有可能是厄洛斯一类神话人物——真人哪有那么小的?

下面这几幅作品人物众多,构图复杂,讲述的应该都是生动的故事,可惜因为未拍说明,只能瞎猜:




这或许是死者卧病时亲友们前来探望




这好像是络绎不绝前来送礼的。请注意,雕塑家已经悟出了透视的基本原理,知道如何在平面上表示纵深。




这故事完全无从猜测,只能看出似乎是在一个岩洞里,其内毫无家具,都是临时凑合。中央坐着的长发长须老头在喝酒或是喝水,右边那个男的端着陶罐,让中间的仆人斟满,最左边的那个女的膝上似乎站着一只鸟,莫非古希腊人也养鹦鹉?要么是个陶罐?

公元前480年,波斯发兵百万,猛攻雅典。杰出的雅典政治家与军事家地米斯托克利提出放弃雅典。公民大会批准了这一提议,于是全民乃实行战略转移,撤出了雅典,城内只留少量部队坚守卫城。波斯人顺利占领了雅典,海军却被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湾歼灭了。大军断了后路,就此一败涂地。莫非这幅浮雕描绘的,就是当年雅典人民撤到山中去的情景?




这说的似乎是一对青年夫妇在家里闲谈,一位老者(男子的父亲)回家来了,一个埃塞俄比亚仆人(小厮?)忙着为老人脱鞋,值得注意的是那女子的神情特别生动。这家人似是富人,左边墙上有装饰性雕刻,左侧石柱上有石雕花盆,正面后墙挂着帷帐,榻前的茶几上放着水果。可见当时的民居(起码是富人住宅)并不原始简陋,想来绝不亚于庞贝古城。只可惜希腊火山太少:)







这两幅完全无从猜测,第一幅似有神话成分,盖其上有厄洛斯(亦即罗马神话之丘比特),第二幅则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只能看出两幅的技巧都已经相当成熟了。

上面的是群像,主角不明显。随着民主制度建立,个人本体思想日趋发展与成熟,古希腊人便按照江青同志的亲切教导,创作了大量实行“三突出”的作品,以少数人为创作对象。这类作品好像有两类,一类是为英雄建立的,例如下面这两幅作品:




这大概是一位将军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公元前4世纪晚期。刻画了将军的那面浮雕已经丧失,只留下他的战马以及马童。那马童据说是个埃塞俄比亚人(卷发,估计有可能是黑奴),右手持鞭,左手紧紧拉住怒马的辔头。




这是一位未婚就牺牲了的战士,名字就刻在基座上。他左手持盾,右手持剑(已丧失),表情坚毅果敢。公元前350-325年。

这种浮雕,已经基本“浮出”成了雕像了。下面这幅作品也类似:





另一类则是以死者为主角,以遗属最刻骨铭心的场景为主题的作品。这类作品最打动我,它们诉说的或为普通人生离死别之痛,或是天伦之乐,或是坚贞不渝的爱情。




这是伤心欲绝的父母为纪念夭折的一对儿女而作。公元前420年。姐姐亲切地微笑着,弯腰俯就调皮的弟弟,左手握着一只鸟刚要放飞,弟弟雀跃着去捉,




这是纪念一位早逝的年轻的母亲。公元前4世纪初。左边的一位女性抱着她的孩子,孩子正在扑向母亲,而母亲只能痴望着孩子黯然泣下,她再不能把孩子接过来紧拥在胸前了。请注意那精妙的衣褶,雕塑家以娴熟的技巧,用厚重的石头表现出了薄如蝉翼的透明的衣裙。另外,当时希腊似已有人力驱动的车床,这才能制造出以旋转体为腿的椅子来。类似的椅子出现在许多浮雕上,说明相当普及。




这也是纪念一位年轻母亲的作品,公元前4世纪初。她悲伤地垂首望着倚在膝边、右手拿着一个球的儿子,想把他搂进怀里。请注意她臀部的衣褶是何等复杂而又自然。




这是纪念一位贵妇。公元前4世纪初。她伸出左脚,让女佣为她穿上凉鞋,右手搭在女佣头上维持平衡,表情悲哀,另一个女佣为她捧着首饰盒。




壮别。公元前350-325。一位中年战士身穿战裙,左手持剑,毅然与老父握别。这或许就是他留在老父心头的最后一个镜头吧。




类似的“离别照”,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作品。构图类似,情节类似,不过是女儿与父亲握手话别。女儿若有所思地看着远方,父亲神色凝重地深情地凝视着女儿。这神情之差提示,死者应该是女儿。




战车上的两位战士,艺术水平深湛之极,左边那个未戴头盔的战士飘扬的长发以及身后的披风,右边那个戴头盔的战士后仰的绷紧的躯干,都充分渲染出飞奔的战车的动感。未拍说明,年代不详,大概是同袍为战死的战友建立,以纪念他们的生死友谊。

类似的“离别照”很多,似乎成了公元前4世纪的时尚,只是未拍说明,年代和人物关系不详。




这似乎是佣人打开首饰盒,请主人检视。



这幅的构图与故事都与上幅极其相似。首饰盒在墓碑浮雕上频频出现,或许是表示死者的富有吧,



这似乎是一对夫妇,古希腊似乎与后来西方一样尊重女性,所以女的坐着,男的站着。



这似乎也是一对夫妇,女的左手举着一面青铜镜,右手执着男方的手,似在殷殷嘱咐对方。



这好像也是夫妻离别图,丈夫左手抚着妻子的手,右手摸着自己的面颊,神情无奈而沉痛,中间的佣人或是亲人抱着女子的孩子(刚生不久?)想让女子看,但她呆呆地肃穆地凝望着上方,再也听不见、看不见这一切了。三个人的表情都刻画得非常生动传神,的为第一流艺术杰作。

古希腊人发明的浮雕,到古罗马人手上便用到了国事或君王的纪念碑上去(例如凯旋门)。那气势当然宏大了许多,是所谓“史诗作品”。然而对我来说,最富有人间气息、最能引起共鸣、因而也就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还是这些生动地记录了小人物们的悲哀的私人纪念碑。可惜这类作品到罗马之后便绝了迹,直到今日也不曾再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谁家会在坟墓上修建类似的纪念碑,诉说自己心中永久的痛?

(未完待续)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5068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