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试着用照片唤醒装睡的人——致胡平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试着用照片唤醒装睡的人——致胡平兄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试着用照片唤醒装睡的人——致胡平兄 (2788 reads)      时间: 2014-1-05 周日, 上午1:30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试着用照片唤醒装睡的人

——致胡平兄

芦笛

刚才进来,欣见胡平兄新年伊始即来此上贴,感谢你的捧场。我现在体力不支,兴趣缺缺,打算淡出网络。这家论坛受众虽少,品位却还是可以的。最好你能率水平较高的民运弟兄们前来占领这个也算是一度颇有影响的“舆论阵地”,一则能扩大贵党贵运的影响,再则也能让网站避免无疾而终。其实我当初请你来此上贴就怀了这不可告人的李代桃僵之险恶用心。

当然话说回来,要找到第二个像我这种每日起码一帖,每帖数千字,死撑一家网站历时十年未辍的“写作机器”,不说是不可能,恐怕也是很不容易吧。你与这家网站毫无感情瓜葛,指望你来顶上我是极不现实的,见笑了。

见到老兄在楼下的帖子,显然不是批驳萧功秦兄就是驳我的。恕我病体未痊,没精力和任何人辩论。再说,你那套,不也就是何频以及楼下陈皮大夫那一套吗?那套货色难道不是每个大陆人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党的教育?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还有什么必要认真?

(顺便告诉陈大夫,谢谢你为我这“医恨”转帖。不过请容许我告诉你,我对国内医疗界的了解,不是你可以想象的,用不着再转这种垃圾帖来侮辱我的智力。光是那上面说的毛时代的医疗保健如何如何好,就是任何一个智商不为负值的人都只会嗤之以鼻的最无耻的谎言。当然我不是说你不该转帖,而是说这类帖子您就留着自己消受算了,拜托不要在标题里特意指明是为指点我而转的,以免不明真相的过客以为我和你是一个档次的,或甚至需要你的点拨,多谢!)。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你也好,何频也好,陈皮也好,国内网上的右愤们也好,都是国内网友说的“装睡的人”。我在国内爬网,学来的一句名言就是:“你决不能唤醒一个装睡的人。”这话本来是自由派嘲讽毛左的,不过我觉得移来嘲讽右愤们一样合适。为了坚持党妈妈教会他们的“改良主义行不通,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的“宇宙真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闭眼装睡,誓死不承认以下基本事实:

1)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出现了举世并无二例的经济奇迹,使得中国人民过上了祖祖辈辈从未过过的好日子。据BBC报道,如今中国的新富阶层人数竟然高达四亿,约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本坛网友包括我在内,不少人的国内亲属比我辈海外赤佬还富裕。

2)改革开放不但使得中国百姓获得了被毛共无理剥夺的经济自由,部分获得了居住自由与迁徙自由,而且获得了毛时代乃至80年代根本不敢梦想的言论自由。

3)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深刻的变化,从毛时代的奴隶社会迅疾成长为与西方极为相似的阶级社会,只是多出了一个官僚资产阶级。中国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发育如此完备、诉求如此多元的阶级社会。这就是决定了中国最终突破等级社会窠臼、以民主方式解决各阶级利益冲突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而这在80年代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假定八九“民运”胜利了(虚拟语气),请问在当时那种纯净单一如蒸馏水、毫无中产阶级的一元化社会中,尔等能建成什么样的西式民主社会阿?

4)这一切伟大的历史进步,都是统治者恩赐(亦即把人民的权利主动或被动地归还给人民)的结果,并不是尔等去斗争来的。相反,人民在89年的七斗八斗蠢斗乱斗,还几乎颠覆了改革大业。若不是老邓南巡讲话,很可能今日中国还在陈云的鸟笼里扑腾。

以上基本事实,凡是没装睡的人都能看见。有时我想,共党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未免太过分了,居然心虚胆怯到不许你和何频以及其他反共义士回国。若是你们真能回去看看,没准何频以后也就不会写出 “打通六十年”之类的佳作,愣说一党专政之下中国绝不可能有进步,后毛时代比毛时代还黑暗,云云。但我旋即又想,即使共党让你们回去看看也没用,你们不是看不见,而是装睡,而这就难办了。

Even so,我还是再做一次努力吧。有位凯迪网友“饕餮”在《猫眼看人》贴了份《骑着单车下版纳》,用相机记录了他在云南南部的自行车之旅: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86&id=9691933

众所周知,毋庸置疑,云南是全国最落后、最贫穷的省份之一,早在唐代就以“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闻名,素有“化外顽国,不毛之地”之称。然而这位旅行家的镜头下展现的云南乡野风貌,却与大众既有印象完全相悖。下面摘贴与自然风光无关的照片,请大家看看那落后省份中平民过的日子:




卖香蕉的农家女孩玩iPhone.




金平县城



















路边农家,请看室内装修与摆设,真难想象农家能铺上地板,还如此一尘不染。




也有比较原始的农舍




路边农场




这家也是传统民居,但有新车,还有卫星电视



主人也在玩手机,近景提示房子是新盖的,而且是坚固的石墙




看看村姑们的穿着




劳动当然还很艰苦




孩子们的穿着







请过客任意免费吃香蕉,这么多香蕉能换回多少银子?




光从垃圾都能看出生活水平




者米乡镇,比当年内地的县城阔气多了










香蕉是大宗收入来源,产售一条线













今日哈尼村寨,与欧洲农村景色也所差无几了







小县城夜色,我看跟台北也差不多







好像没有城管,看看小贩们的穿着




手机店鳞次栉比,说明市场需求










这县城叫什么绿春县城,从未听说过




手机好像已经是人手一部




这大棚是用来生产昂贵的石斛(中药之一味)的,看看生产规模







大黑山乡,这种偏僻地名,恐怕谷歌地图上都很难找到。







这道路有点像俄国的了,不过据说这是三不管地界,也就是当年红军最爱啸聚的“边区”。
















中缅寮交界处的江城县,貌似欧洲小城。




这个小村倒还像传统模样




这个村寨则基本是新房

下面是两张与百姓生活水平无关的照片,大约它们只反映了官家的财力。不过边缘县份的官家如此有钱,建筑水平也如此之高,同样给人深刻印象。



易武县山门




沙甸清真寺

我这不是效法党朋歌颂“升平盛世”,矢口否认社会中隐伏着深刻尖锐错综复杂的危机,那是另一种“闭眼装睡”。我只是想请民朋们睁眼看看中国已经取得的巨大进步,把这作为分析中国的基本出发点之一。百姓总是实际的,如今的中国百姓更是如此。人家对你们鼓吹的“道义”毫无兴趣,关心的是怎样过好日子。若是诸位的葫芦或袖筒里拿不出实惠来,人家凭什么要跟你们走?这当然是为胡平兄深恶痛绝的“犬儒”作派,但在我看来恰是人民开始成熟的表现。

顺便也贴几张俄罗斯的照片作对照。查了一下,这些照片始出于《加拿大家园网》,被新华网转贴后又被凤凰网站转贴。估计是海外华人拍的,但即使出自御用记者之手,估计失真度也不会太大。当然,是否真实,还得请本网站的俄罗斯网友指点。有位本坛网友“嗞嗞喝酒”在俄国生活了20年,还请他现身评说一番吧。谢谢!

即使这些照片是真实的,中俄两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差距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制度问题,那是隧道眼一元化“纲式思维”,为老芦历来反对。在我看来,恐怕这更多地反映了两国的民族性。中国人乃是世上最能苦吃苦做的民族,论发财欲望之强烈炽热,今日国人更是天下无双,而俄国人普遍比较懒惰。所以中国男人到俄国农村去都成了抢手货,第一不酗酒,第二什么都干,包括家务活。

俄罗斯乡村景色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6915687










看看农舍有多破败原始







就是这么洗澡的?冬天咋办?




这是什么鸟建筑?墙上写着的是demiurg,相当于英文的“demiurge",意为“造物主”




强烈的反差,华美宏伟的大教堂、奢靡豪华的宫殿与贫寒简陋的民居共存,乃是俄国历来的特色。皇室、教会与贵族有多富,人民就有多穷。







纳粹当年就是在这里泥足深陷,70年过去了,俄罗斯的道路风貌依旧







穿着倒不破,但比不上国内边远村民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14-1-05 周日, 上午2:3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95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