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曾节明 “凋谢之美——暮秋重温《悲伤的西班牙》” |
 |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
|
|
作者:加人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弦乐器,原来我只钟情于小提琴,对吉他毫无感觉,还以为这“流里流气”的弹拨玩意,只合流行歌的伴奏之用,而我却恶于现代音乐的浮躁。于是考完高考后,想学小提琴,但同班一位拉大提琴的女生忠告我:提琴属高难度乐器,十二岁学都算晚了,现实点,学吉他吧!她建议我去学西班牙吉他,说这乐器同样美妙无比。
那个时候,妙龄艺术特长女生的话,恰和女神的命令一样有权威。于是我便就着暑假,开始自学起来——那时正值十八九岁的年纪,没有钱请老师,甚至没有请老师的概念,唯有天高的理想海样的精力;到大学开学的时候,已经能弹奏德国民谣《新生歌》之类的西班牙吉他BABY MUSIC了。于是就在1992年九月的艳阳中,背着一把红棉木吉他来到了南宁。
九月的南宁,灿阳如泻,与当年举办奥运会的盛夏西班牙巴塞罗那应该别无二致,背心渗汗地躺在宿舍的架子床上铺,用母亲送我的随身听,从借来的吉他名曲磁带中,第一次听到《悲伤的西班牙》,立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没想到吉他可以这么美!在这首短曲中我分明地看见了许多从未去过的地方:西班牙以利比亚半岛盛夏斜阳下的原野、斗牛的牧人、金黄的沙滩、湛蓝的地中海、海岛上神秘的古堡。。。我又看到1990年世界杯,在罗马竞技体育场上,西班牙足球队佛拉门戈吉他般的脚法和细密的节奏,舞者似,花样般地谢幕,在亚平宁半岛璀璨的斜阳中。。。只是当时品味不出“悲伤”的意味来,而完全惊叹迷醉于古典吉他热烈、浪漫、细腻之美中,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钢琴和提琴美的别样美。
可惜我的器乐学习生涯,刚开头便刹了尾:因为时间、环境、可塑性等诸方面限制,我只学了三个月的吉他。那把由一位吉他好手帮我挑选的、音质不俗的红棉吉他便完全沦为宿舍装饰品,后来忍痛贱卖给了一位外语系的女生,卖后追悔莫及,就象处女第一次卖身一般失落。
从此不得不做起艺术的听者来,二十年来游遍古典音乐长廊,只是唯独不听吉他,以免唤起与吉他的此段情殇记忆来,但《悲伤的西班牙》仍深驻耳根清晰如故,任何大师的杰作,都没能够冲淡对她的回忆。
二十一年后,我已过不惑之年,身在纽约州,又逢繁华褪落、花叶凋零的季节,忽然间心动,找来《悲伤的西班牙》再听时,终于悟出“悲伤”的意境来。
整首短曲如蜿蜒而下的天泉一般澄澈流畅奔跃、浑然天成,以致于改动一个音符、一个节拍,整曲都会变得不完美,这实在是天才的不朽之作!此种天成的完美,近似于莫扎特的《土耳其交响曲》。整曲把西班牙吉他热烈、浪漫、绚丽、细腻的表现得淋漓尽致,佛拉门戈响板和小节之间转折的华彩低音串,带有有别于欧陆的神秘美的意境,这就是典型的西班牙味。《悲伤的西班牙》一曲,恰如斜阳下的美景,如暮秋的绽放,如谢幕前的绝唱,又如盛夏时节夕阳下滑过直布罗陀的西南信风。。。那于浪漫、绚丽和神秘中层层走低的曲调,多象纽约州暮秋时节层层褪去的繁华!
或许这层层的走低,就是“悲伤”所在。以此看,最动人的悲伤不是眼泪,而是美丽的作别,全然无感于褪尽繁华的层层金风,作别依旧热烈、浪漫、绚丽、细腻,直至消逝在神秘的永恒当中,这就是凋谢之美,这就是西班牙民族。连悲伤都可以如此美丽,可见一个民族美的造诣。
有趣的是,此首地道西班牙味的曲子,作曲者却是法国人尼古拉·德·安捷罗斯;最懂西班牙的是法国人,就象现在最懂中国传统文化的是日本人一样。
没有人象西班牙民族那样重视过程,宁可结局失败,也不放弃过程的完美,这种特质,在《悲伤的西班牙》和西班牙的足球风格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多少次西班牙足球队在世界杯赛场上奔放着佛拉门戈的绚丽舞步,却一次次悲向奖台而去,在斜阳下拖拽着长长的背影,但他们却始终保持本色依旧。如果不能够漂亮的赢,那么宁要漂亮的输!——这就是西班牙人。
此种爱美之心,竟和秋瑾有几分相通。对秋瑾来说,如果不能够潇洒地活着,则宁愿美丽地离去;她头可断,也不愿忍受丑陋——做满清的奴才。在青春时逝去,就永远属于青春;秋瑾在怒放的时节折落,她永远是一株青春绽放的奇葩。
四百年前的西班牙帝国,就象一株神秘而绝世美艳的花,百年内神秘地惊现于整个西半球,百年后又神秘地谢去,只留下《悲伤的西班牙》,那斜阳下绝伦的焕美。
西班牙帝国的身后,留下一个庞大的拉美西班牙语世界,而在这繁多的西语系国家中,最得以利比亚美学神韵的,莫过于南美洲的阿根廷——那美丽神秘的探戈之乡。贝多芬曾说:“非洲太臃肿、亚洲完全不成比例、只有南美洲亭亭玉立、曲线玲珑。”巴西太板块太湿热、智利则太细长,“亭亭玉立、曲线玲珑”就集中在阿根廷身上。毫无疑问,阿根廷是西班牙的继承人,就象美国是英国的继承者一样;但阿根廷与美国又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西班牙与英国的不同一样。
西班牙世界的浪漫神秘隐去,比英语世界的功利和张扬,更多了一层魅力。
曾节明 写于2013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
作者:加人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加人于2013-11-24 周日, 下午2:48修改,总共修改了4次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