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Once upon a time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Once upon a time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Once upon a time (1312 reads)      时间: 2013-9-25 周三, 上午4:40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宇宙尘埃因为万有引力聚集成了原始地球,因为引力挤压以及行星陨石等等撞击,灼热异常,使得原始地球成了融化了的液体圆球——在零重力状态下的液体,必然形成均匀等高的光溜溜的圆球。欧洲人早就懂这原理,早期制造铅球(用作炮弹)的方式,就是把融化了的铅液从高处滴下,铅液作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零重力状态,于是自动形成圆球並逐渐冷却,待到落地时已成凝固的铅球。

后来,地球表面渐渐冷却下来,宇宙间飞来的大量陨石和彗星含有冰块,这就是水的来源。据说,咱们如今饮用的每一滴水,都是寿与天齐的天外来客,是上帝特地从外星给咱们送来的,有几百万上千万年的寿命。这些水最后积累到足够覆盖整个地球,于是整个地球都浸在水中。这些水应该是浓度均一的盐水,因为那阵子只有一个覆盖全球的大洋,盐浓度应该是均一的。换言之,太初并没有淡水,只有咸水。

地球进一步冷却,大洋就变成了冰川,于是地球表面为咸冰覆盖,这咸冰的含盐量是均一的,但浓度并没有如今的海水的平均盐浓度那么高。

后来火山爆发,地球开始造山运动,这就是所谓“地球的不对称膨胀”,使得地球不再是滴溜溜的等高圆球,而变得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位于高处的火山突破冰封,露出头来,把大量二氧化碳喷入空中,形成原始大气,造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开始变暖。地势高的地方咸冰融化,露出了陆地,融化了的咸冰受阳光照射形成水蒸气,再变成雨水降落下来,形成了溪流河流,这就是淡水的由来,它其实是蒸馏水,是太阳为地球辛勤制作出来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火山露头,喷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地球变暖加剧,露出来的陆地越来越多,形成了原始大陆。与此同时,覆盖低洼地域的冰层也融化了,形成了最初的海洋,水分被日光大量蒸发,变成蒸馏水落下来,落到大地上的就成了淡水湖与淡水河流,至此,地球上的水系就分成了咸水与淡水,因为咸水系是淡水系之母,所以它的含盐浓度超过了原始咸冰川的盐浓度。海洋因为蒸发量与降雨量大致平衡,所以含盐量大致不变(水蒸发后原来的盐仍然留在海里,不能被雨水冲刷到别处去,而海面降雨虽然补充了水分,这些水分却是原来就失去了的,所以不能如在陆地上那样降低原来的盐浓度)。

所以,海水湖水的咸淡,从一开头就是蒸发与冲刷稀释两个相反过程决定的,陆地上的咸水湖是因为没有河流注入,蒸发量大于(或等于)降雨量造成的,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者迟早要干涸,青海湖迟早要步罗布泊的后尘,变成一大片盐碱地。

以上所说,地球的诞生是我早就知道的(实际上如今科学界仍在沿袭康德星云假说框架,可见老康实在了不起),但淡水的形成则是我刚才匆忙在网上搜索所得,不知正误,还请专家指点。它没有解释的是,地下水多是淡水,它们是哪儿来的?

最后附上一个新时代的创世纪,窃以为,这些屁话,与圣经中的《创世纪》也差不多,姑妄听之可也,因为没有证据也不可能找到证据:
<object><param></param><param></param><param></param></object>


睡觉去了,今天什么心思都没有,那两篇文章,有心思时再续吧,抱歉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13-9-25 周三, 上午8:35修改,总共修改了3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01995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