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章立凡:重判暗示权力尚未稳固 薄熙来:看谁笑到最后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章立凡:重判暗示权力尚未稳固 薄熙来:看谁笑到最后   
吴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06
文章: 1164

经验值: 54086


文章标题: [转帖]章立凡:重判暗示权力尚未稳固 薄熙来:看谁笑到最后 (733 reads)      时间: 2013-9-24 周二, 上午9:14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历史学家 章立凡


在历史学者眼中,所有的历史场景都可能重复。9月22日上午,济南市中院一审宣判薄熙来案,审判长宣读判决书时,他一直面带轻蔑的微笑,令人想起陈希同当年以同样的笑容,摇晃着身子聆判的场景;直到最后宣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时,薄氏的笑容才变得错乱,紧握双拳微抖着被戴上手铐……

  薄案一审宣判前,多家媒体希望我预测一下判决的结果。我的回答是:一、鉴于薄熙来当庭翻供,推倒了此前与控方达成的认罪协议,应视为对最高权力的冒犯,量刑时肯定会取上限。二、刑期以20年为基准线上下浮动,不会超过刘志军,不应低于王立军。三、最高判到无期,不会判死刑,否则显得气度不够,当前体制也经受不起处死他的震荡。四、重判或暗示权力尚未稳固,轻判才意味着“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自信;五、以我对薄熙来性格的判断,相信他一定会上诉,但不大会有再度公开表演的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遭起诉判罪的三个政治局委员中,薄熙来是判得最重的一位。如果坐上20年牢,他已是84岁的老翁,判长期徒刑与判无期徒刑无太大的差别。后者的象征意义在于: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相当于同时宣布其政治生命的死亡。但薄熙来的冷笑,向他的支持者表达了另一种信号:他之所以敢冒重判的风险否认所有控罪,就是不相信自己会坐牢到老死,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他的赌注,是押在未来5-10年间中国可能发生的巨变上,看谁能笑到最后……

  薄熙来的翻供,成功地搅乱了舆论场,也打乱了高层的既定布局,此举足以引发新的权力斗争。济南庭审结束后近一个月间,其效应正在持续发酵:一、启动了对“石油帮”的调查,“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一旦被打破,则权斗或将升级为“超限战”;二、御用学者通过官媒发出相互矛盾的信息,例如胡鞍钢力倡集体领导体制的优越性;而另一位不太知名的教授施雪华,则主张中国崛起迫切需要权威的领导人。

  据新华社转述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今年中共最高领导人访俄时,曾对普京说“我和您性格很相似”。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共领导人往往习惯于向外国人说一些真话,这句话或可解读为争当政治强人的心情流露。在胡温时代末期,红二代们对软弱的领导越来越失望,急于从“自己人”中间推出强人来掌舵,以重振先辈们的家业。薄熙来问鼎最高权力,背后就有这种威权主义思潮的驱动。他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个人锋芒毕露,强势过犹不及,其实无论官场或民间,或许存有对威权的迷恋,却都不愿出现一个新的毛泽东。

  10个月来的中国政治步履,尽管不时左右摇摆,但基本呈现出“政左经右”的走向。就历史经验而言,政治上的左倾有助于在体制内赢得支持。从反宪政到清剿网络言论,从反贪腐运动到重判薄熙来,一手向体制外宣示捍卫执政地位,一手整肃体制内派系以建立威权,两手都很硬。大体上是袭毛、邓故智,调控内外各方各派的“动平衡”,以强化自身权力。

  到十九大换届时,七常委中五人将退休,局内团系干部将全面接班,其余两个系统后继乏人。红二代只有在今后四年内确立“自己人”的权威,才能继续主导未来的中国政局。目前距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仅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领导人正沿着威权主义的路线图,清除路障向权力巅峰挺进。未来成败在此一举,而可操作的空间却十分窄逼:一统江湖建立威权,或将冒全局失控的风险。权力博弈的结局尚不确定,某些学者已在期盼:只有出现强人,才会推动改革。但疑问也同时在于:一旦成为强人,是否还愿意改革?

  在政治体制不改革的背景下,避免社会最后撕裂的救急药方,只剩下“以民生换民主”。但土地制度的改革窒碍重重,“城镇化”前途未卜;“上海自贸区”等经济自由化方案,必定要动利益集团及权力部门的奶酪,并遭遇顽强抵抗。最终或将继续验证邓小平的预言:“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

  中秋月圆之夜,浏览传说中的薄氏家书,不免凄凄惨惨戚戚,同时有“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的感慨:互害体制下的强人薄熙来,以“唱红打黑”的另类手段博上位,害人害己,今日身陷囹圄,可谓现世现报。反观宪政体制下的政治家,循游戏规则争取民意,以选战问鼎最高权力,赢得光明正大,输了还有机会赢。二者孰优孰劣,识者冷暖自知。

  从毛泽东到薄熙来,权力偶像的解构昭示了一条历史教训:外无竞争、内斗不止的会党政治,既缺乏可持续性,也跳不出历史周期律。

  2013年9月22日 风雨读书楼

作者:吴耐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吴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218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