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英媒:中国拥抱“英国模式”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英媒:中国拥抱“英国模式”   
加人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3891

经验值: 330971


文章标题: 英媒:中国拥抱“英国模式” (423 reads)      时间: 2013-9-09 周一, 下午1:57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借鉴英国的历史经验?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络版9月8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

一开始即引述中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的话说,

“我们希望学习英国模式。”

“今天的中国领导人正在仔细研究过去400年英国模式的政治变化,

分析英国与法国的差别。”



文章接着援引李稻葵说,英国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

与美国的战争,与法国的战争,两次与德国交战,

大英帝国的兴盛和衰落,实现普选,但是,在这些动荡过程中,

社会却一直保持稳定,传统的建制、政治结构都保存了下来。

李稻葵还说,“我们认为,原因是(英国)尊重传统,不过,

在需要的时候也愿意改革。”

他认为,这和法国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通过托克维尔(De Tocqueville)对‘旧政权’的研究了解到,

如果你不改革,最终就会发生革命”。

他说,如果中国不及时改革,将来也将面临这种局面。

恐惧薄熙来《每日电讯报》文章说,李稻葵教授介绍说,

18世纪爱尔兰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现在在中国大学内很有人气。学者们研究他对暴力革命的批判,

将他尊称为通过及时、有控制的变革实现稳定的先知。

李稻葵说,“我们经历了1911年推翻帝制的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

再后来是1949年的共产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我们回顾历史,

对此深感疲惫。”

他认为,这也是薄熙来“吓人”的原因。

薄熙来坚持毛泽东不断革命的主张,给人们带来了恐怖的回忆。

文章还说,

中国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和2008年人权宪章的其他许多联署者都是“伯克派”。

毋庸置疑,伯克的理论与孔子传统、秩序、和谐的主张有很多相似之处。后毛泽东时代,孔子也在中国经历了复兴。

文章援引李稻葵教授说,习近平和李克强新班子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开始改革独生子女政策、户籍制等其他政策。上一届领导班子悠哉游哉、沾沾自喜,依赖于“雷曼”危机后“救市金”的刺激保持经济的增长,而制度却在溃烂。

不过,文章最后说,中国能否“有序”地达到目的,还是一个大问题。

作者:加人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加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37948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