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对于《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三)》的几点看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对于《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三)》的几点看法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转帖]对于《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三)》的几点看法 (941 reads)      时间: 2013-6-25 周二, 下午11:15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芦笛先生:

您好!

先生的新作《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三)》拜读已毕,如以往的大作一般,写得精彩绝伦。这儿,我想擿抉若干处细微末节,欲其益善。

(一)先生文中提及“现在这爵爷可是真正的金枝玉叶,他的老祖宗是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的爱德华一世的亲生儿子,是爱德华二世的嫡亲弟弟。爱德华一世于1272–1307在位。他死后,长子爱德华二世于1312年将他弟弟托马斯封为伯爵。”

爱德华二世(Edward II )是爱德华一世和(西班牙)卡斯蒂亚的伊莲诺公主(Eleanor of Castile )的第四个儿子,也是爱德华一世的第十一个孩子。

第1任诺福克伯爵,布拉泽顿的托马斯( Thomas of Brotherton, 1st Earl of Norfolk 1300 –1338) 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Edward I )和法国玛格丽特公主(Margaret of France)的儿子。

所以爱德华二世不是爱德华一世的长子,而是他的四子。托马斯不是爱德华二世的嫡亲弟弟,而是他的异母弟弟。

(二)先生文中提及“此后理查二世又将托马斯的孙子(其实是外孙,因为托马斯只有女儿,于是爵位便传给了女儿)提升为公爵,这爵位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去,一直传到今天,恰好传了701年!”

第1任诺福克伯爵,布拉泽顿的托马斯和他的第一位夫人阿丽丝.海勒斯( Alice Hayles)共有3个孩子:儿子爱德华( Edward ) ,长女玛格丽特( Edward ) 和幼女阿丽丝( Alice)。

玛格丽特的哥哥爱德华早死,无子嗣。所以由玛格丽特继承伯爵爵位,成为第2任诺福克女伯爵玛格丽特 ( Margaret, 2nd Countess of Norfolk ) 。

第2任诺福克女伯爵玛格丽特与第4任赛格拉甫男爵约翰.德.赛格拉甫( John de Segrave, 4th Baron Segrave ) 结婚,共有四个孩子:长子爱德蒙特( Edmund ) 和次子约翰( John ) 均夭折于孩提时期;长女伊丽莎白( Elizabeth)以及幼女安妮( Anne) 。伊丽莎白继承男爵爵位成为第5任德.赛格拉甫女男爵( Elizabeth de Segrave,5th Baroness Segrave )。

第5任德.赛格拉甫女男爵伊丽莎白与第4任莫布雷男爵约翰.德.莫布雷( John de Mowbray, 4th Baron Mowbray) 结婚,他们共有两个儿子和七个女儿。长子约翰.德.莫布雷(John de Mowbray )由理查二世册封为第1任诺丁汉伯爵(1st Earl of Nottingham)。 次子托马斯莫布雷被授予第1任诺福克公爵( Thomas de Mowbray, 1st Duke of Norfolk ) 。

所以,由理查二世提升的第1任诺福克公爵托马斯.莫布雷不是( 布拉泽顿的)托马斯的孙子,也不是他的外孙,而是他的曾外孙 (great grandson) 。

(三)先生文中提及“更不用说那科学怪人卡文迪许了。……才发现原来世传的化合物的定组成定律,欧姆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库伦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等著名定律,其实都是他首先发现的,只是他懒得发表而已。此公还是热力学的开山祖。”

卡文迪许在1777年向皇家学会提交论文,认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可能呈现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后来被库仑通过实验证明,成为库伦定律。卡文迪许提出了电势与电流成正比的关系,这一关系1827年被欧姆重新发现,即欧姆定律。

所以,欧姆定律和库伦定律是卡文迪许首先发现的。

定组成定律是由法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鲁斯特(Joseph Louis Proust)于1799年提出的。卡文迪许未曾做过类似的研究。

道尔顿分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在1801年观察得到的。

盖.吕萨克定律则是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 y-Lussac)在1802年发现的,但是但他参考了法国科学家雅克.查理(Jacques Alexandre César Charles )1780年未发表的研究,所以通常称为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文献上也称为阿芒通定律,因为早在1700-1702年间,法国科学家纪尧姆.阿芒通(Guillaume Amontons) 就发现,对于质量和体积保持恒定的气体,其压力和温度成正比的关系。

所以,定组成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发现与卡文迪许无关。

然而,化学领域中还有一桩重大的发现和卡文迪许有关。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74年发现在空气中存在 “脱燃素气体”( dephlogisticated air, 即氧气)。卡文迪许将空气和氢气混合,用电火花引发反应,在反应容器上有水滴出现。随后卡文迪什继续研究氢气和氧气反应时的体积比,得出了2.02:1的结论。对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这一点的发现权,当时曾引起了争论。因为普利斯特里、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 英国工程师)和卡文迪许都作过类似的实验。

最后,还须提及的是1797年卡文迪许完成了对地球密度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的平均密度大约是水密度的5.48倍。(最近的测量数值是5.515 g/cm3)。

上述意见是我根据记忆,并查考网络中相关资料得出的。不妥之处,敬祈斧正。

望保重身体,善自珍摄

祝好

XX

2013年6月25日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5753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