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二)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二)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英国的刘文彩庄园(二) (1150 reads)      时间: 2013-6-23 周日, 下午10:39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文几乎夭折了——写了上篇便感不适,一直在卧床休息。今天好了些,想想还是把那半截孩子生出来吧,夹在那儿不上不下,似乎也不是回事。想想当初“日产万节”,每日推出至少五千字的文章的精力,似乎恍若隔世。

先谢谢格老的劝告与建议,不过,戒烟是不可能的了。我根本就没那意愿。为什么要戒?就为了多活几年?为什么要多活?那有什么好处?我本来就缺乏生存欲望,活到现在已经是超乎我原来的期待值了,更别说早已打破了网人“牛乐吼”与“黑马”在2005年作出的科学预言:

“不要惊讶老芦突然从网上消失,种种迹象表明,他好像是得了绝症,比如肺癌晚期,现在是最后的疯狂,要把他的委屈、不得志、嫉妒、愤懑统统发泄出来。不要相信他有芦婆、芦儿的鬼话,他是孤家寡人,龟缩在某个肮脏的apartment里,守着一台老式计算机,走完他丑陋、猥秽的人生的最后一段。”

“芦在内心深处是非常鄙视他自己的,......因为芦对自己的鄙视所以写了《丑陋的大陆人》。以一个医生的角度看,他现在出现的幻觉只是这种病的一种常见表现。不用大胆的猜测,只是用一个医生的正常推断:芦在五年内戒不了网,那最后只能是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罪恶的一生!这或许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大的善。”

两年后出《芦笛文选》,我特地把这两段话印在封底上,以引起读者好奇,诱其购买,不过好像也没有什么促销效用,倒是引出了想不到的副作用。不久前,一位国内网友来信说,他听人言之凿凿地说,芦笛害了癌症,问我是否属实,我赶快回信说那不是真的,我并未害癌症。我没有告诉他的是, 2009年初,我的确被误诊为癌症,医生让我去作进一步检查,但我实在懒得从命,就这么拖了下去,最后拖个不了了之。这世上对这种噩耗如此淡定、如此掉以轻心的人,大概再也找不到第二人了吧?对癌症尚且是这种态度,遑论心梗?须知癌症与心梗完全是两回事,后期可以非常疼,而心肌梗死的优点则是它很可能引起猝死,什么罪都不用受就“化作青烟,驾鹤西去”了,那我还有什么必要make a fuss?

也谢谢格老对摄影的建议。我对此道其实并无多大兴趣,真正有此爱好的是家兄芦箫。人家那可是长枪短炮一大堆,全是上万元的名牌货,时常三更睡五更起去定点守候日出日落,在我看来那完全是吃饱了撑的。他拍的照片据革命群众反映是专业水平,我觉得也不错。但我这人比较小气,舍不得花那些钱。而且,我总觉得,靠好相机不是本事,用破相机能拍出好照片来才见一个人的美学素养。只是我虽然喜欢美术,可惜早在青年时代学画不成时就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才气,如今用傻瓜机拍点照片,然后再用Microsoft Office Picture Manager做点简单的暗房加工,算是对当年破灭的五彩梦的一种缅怀吧。

可就连这也引起了纯工科干面包稀统帅的极大的无产阶级义愤。这小子以为艺术摄影就跟科研论文上的照片一般,若用PS,就是作弊,倒让我啼笑皆非。唉,严重的问题是教育理工科干面包啊。

其实我曾蒙朋友赠送了Photoshop的软件,但我到现在也没去琢磨怎么用,那使用之复杂,似乎远远超出了我的brain capacity。至于long lens,我的几部傻瓜机都有,现在玩的这部能放大30倍,比一般的军用望远镜还强。我上次贴出在Key West拍的巨大的落日的照片就是用它拍的。

至于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偏好问题,我已经说了,那是见仁见智的事,喜欢人文景观的人,多半都对历史有点兴趣,而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此爱好,尤其是在理工学者之中。这我完全能理解。或许,就是因为中国现在的当国者都是工科出身,这才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毫无人文景观的完全符合工业标准化原则的国家,使得“中国”这个词完全变成了一个地理名称,与文化再无相干。

欧客说欧洲都是绿色的,此话不假,虽则南欧未必如此(意大利与西班牙似乎就很寡苦),但我倒不以为那可以完全归因于降雨量充沛。敝乡的降雨量似乎还比英国大,可改革开放前上哪儿找绿色去?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全社会有无环境保护意识。此外,物质生活水平还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三年前我回乡,当年的童山已经绿树成荫,说明过去完全是因为这两者都缺乏造成的。假以时日,中国也还是有希望变成“绿色的中国”的,虽则“文化中国”的毁灭已经是无从逆转的了。

尽管如此,中国要到欧洲那地步,恐怕还得半世纪。我上次贴出的照片中显示的林木葱茏的绿色丘陵,确实是英格兰与威尔士的典型景观(苏格兰不大一样,其Highland比较荒凉)。1997年戴安娜王妃猝死(好福气哦),英国歌手Elton John写了一首马屁颂诗Candle in the Wind,在葬礼上演唱,引动无数愚民泪下如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hQJUpThbZ4

那谀词中只有反复咏叹的一句打动了我:

And it seems to me you lived your life
Like a candle in the wind
Never fading with the sunset
When the rain set in
And your footsteps will always fall here
Along England's greenest hills
Your candles burned out long before
Your legend ever will

硬译如下:

在我眼中,你的一生
就像风中的泪烛
绝不在日落时变得黯淡无光
当雨降临之时
你的脚步将永远在这儿落下
沿着英格兰最绿的山峦
在你的蜡烛早已成灰之后
你的传奇仍将永远流传

这诗打动我的只有那句“英格兰最绿的丘陵”(为了押韵翻成“山峦”了,尽管原诗并不押韵),因为英格兰的丘陵的确很绿。其他都是无耻之极的谀辞,把一个锦衣玉食安富尊荣的expensive whore(这是我当年的系主任的精准评价)说得比旧社会的老长工还凄惨。

不过愚民也就是这样,哪怕是在英国也罢,你又能指望愚民能有什么高见?11年前,BBC作民调评选英国百名伟人,丘吉尔高居榜首,那“贵妓”(约等于“贵妃”?)戴安娜竟然作了探花,“甲壳虫”的列侬居第八,而牛顿屈居第六,其他真正的伟人诸如卡文迪许、培根、洛克、亚当•斯密、道尔顿、焦耳、卢瑟福、汤普孙、狄拉克、华生、克里克等人竟然名落孙山(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tv_and_radio/2208671.stm)!可见三个臭皮匠,比一个臭皮匠还臭,愚者千虑,仍无一得。

以上都是答网友,下面才切入正题,那就是老稀引出来的,英国的大地主刘文彩庄园是怎么回事?门口有无卫兵,仆人队伍是否庞大?

(又不舒服了,少歇)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08401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