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人类社会产生“普世价值”观念的历史并不长 |
 |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
|
|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有人认识到,“普世”的概念来自于基督教: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7959977&boardid=1&read=1
这个说法是不错的。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权平等”的一个基础。这也是所有“无神论”背景的民族所缺如的。
人类社会“普世价值”的真正产生其时间并不长,只有几百年,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有上千年的历史”。话要从“宗教改革”说起,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距今只不过500-600年的时间。
有人一直认为“文艺复兴”是反对基督教的,但这种看法是错的、是由于对基督教历史和教义缺乏较深理解造成的误解。因为所谓“反基督教”其含义有二:
一个是反对基督教的组织结构即反对天主教“政教合一”造成的当时社会的各种政治黑暗;另一个是反对基督教的教义。
实际情况是反对的主要是前者,即反对的是天主教的“政教合一”造成的各种政治弊端。像著名的“法国大革命”针对的也是天主教的腐败面。
由于“宗教改革”同样是针对天主教的组织和政治黑暗面,所以有人指出,“文艺复兴”和基督教的教义并无矛盾,而和“宗教改革”运动相辅相成。
总之,“宗教改革”后新教基督教的产生,开始打破了天主教在欧洲近千年的“政教合一”和因此造成的对人民“信仰自由”的钳制。而“信仰自由”是人类社会其它所有自由的最先决的自由条件。
没有“信仰自由”,就不可能有其它所有的自由。王怡先生如此一针见血的指出过。
能够改革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在“圣经”,即“圣经”中找不到可以“政教合一”的依据,所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改革”才能成功。与基督教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都不可能“改革”的宗教,它要坚持“政教合一”到世界的末日,因为“古兰经”教导“必须政教合一”。
“宗教改革”基于“圣经”,不仅打破天主教一统江山的政治专制,也回归了基督教本来的“因信称义”的“自由信仰”的状态,为世俗的“人权平等”铺平了道路。不过所有这些变化,倒不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他们事先能够预见到的。
随着16-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迎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现代民主制度”也相应的发展和不断的成型了。在此以后,到18世纪英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的“废奴主义”,停止贩卖奴隶。可以说,“废奴主义”和基督教的“人人平等”衍生的“人权平等/博爱”直接相关。接下来,法国米国包括俄国也纷纷跟进废除了奴隶制。
总之要谈“普世价值”,便不能不提上述伟大的“废奴主义”,这和之前虽然也“讲民主”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截然不同之处。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是没有“普世意义”的民主。
世界这500-60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时代,由于推倒了天主教近千年在欧洲实行的“政教合一”而得到的“信仰自由”,奠定了人类享有所有自由的基础,因此产生了“人权平等”,使“现代民主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撑点,并衍生了崭新的“普世价值”。
作者:陈皮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