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底灭绝了什么? |
 |
一票友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542
经验值: 79316
|
|
|
作者:一票友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总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最艺术的语言,
优美在哪里?艺术在哪里?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先扯点物理的咸蛋。
在物理学上,有很多被认为是非常优美,非常艺术的理论。
优美在什么地方?艺术在什么地方?
怎样的理论会被认为是优美如艺术品的?
非常简单,此理论一定要有优美如艺术品的公式。
怎样的公式才优美如艺术品呢?
很简单,只要满足如下这三点要求就可以了。
1:此公式包含了全部必需的常量,变量和步骤。
2:此公式没有任何无关的常量,变量和步骤。
3:此公式已经是最简化的状态,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无法对此公式进行任何形式的优化。
以上三点其实可以合并成一点:
此公式已经是最优状态,无法做任何更改。
有这样的公式支撑的理论,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品。
比如牛顿的引力公式,没有任何人能做任何更改。
这样的物理公式数不胜数,不服气的民科可以随意选自己拿手的挑战一下。
汉字被称为艺术品,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古人对汉字的使用,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留下的传世之作,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深远,
而且没人可以删改。
重写一篇更好的或许可能,但是改,是改不了的。
在唐诗三百首里随便挑几首,或者宋词中挑也行,
谁有本事改哪怕一个字?
不仅诗词,做文章也是一样:
诸葛亮还算不得大文学家了,
谁有本事改改出师表?
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改无可改。
做到这三点,才可以称为汉学的传世之作。
为什么只有这三点?
因为只有这三点是汉字所特有的,外国人无法欣赏和模仿的东西。
其他什么历史价值呀等等,
都是和文字无关的,不用汉字书写也没有关系。
比如历史数据呀,历史事件呀,
是用白话文来写,或者用英文来写,
价值上没有分别。
中国人独有的文化,
只在汉字本身的使用技巧上。
孔子著春秋,微言大义,而且没人能做任何删改,
孔子不是在写诗,是在写史,
写史能让后世几千年来没人能做任何修改,
不愧是古今第一大文学家。
古人以文字记载论证的时候,
也一样让后人改无可改。
论语之中,有关于以何报怨的论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 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 问》)
谁有本事改哪怕一个字?
至于白话文,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新文化运动近百年了,不要说哪篇文章,
可有哪怕一句话是意境深远且无法更改的?
当然,票友不是对白话文有意见,
四大名著都是白话文写的。
票友只是认为,白话文没有汉字特有的技巧可言。
白话文写的东西,翻译成英文也没什么分别,
但是谁能翻译唐诗宋词还不丢失信息和意境?
翻译过去还是诗词了么?
不只中文,很多语言中都有些东西,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现代的中国人,也不乏自学成才的,
也有很多大家,比如老芦。
这些人对传统文化可能很有钻研,
也可能很有心得。
但是,都是停留在欣赏和研究,最多能模仿的状态。
只能欣赏,研究和模仿,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兵马俑有什么分别?
不过是文物罢了,能融到血液和骨头里,
能运用自如的才能叫文化。
有哪位现代的大学者能以文字本身的优美传世?
有谁能写点不逊于古人的诗词或文章?
哪怕一篇也可以,谁见过?
想想还会有人认为古代汉字太少,
以至于什么【力有未逮】,真是笑话。
现在汉字是多了,谁能再写一篇堪与古人比肩的文章出来?
古人传下来的这些东西还在,
但是技巧失传了。
如同一些出土的宝剑一样,
剑是找到了,原样再打一把是没可能了。
老芦好像写过一篇檄文,文采飞扬是有了,
不过那种玩笑之作如何可以传世?
而且和讨武檄文比起来差距还不小。
更不用说骆宾王都算不得一流高手。
老芦是有一些文章可以传世,
但是大部分都与汉学无关,
属于用英文书写,写给外国人看,
会更得心应手的那一种。
可以用音乐的世界作个比方:
每年都有无数的音乐作品问世,其中不乏非常优美的作品。
如果有一天,人类失去了创作新的音乐作品的能力,
只能欣赏和研究前人的作品,
那么,难道不是说音乐已经失传了,已经断绝了么?
祖先留下的这些以母语记载的文章,
现代的中国人,大部分阅读都有困难,
少数人可以欣赏,极少数可以去研究,
更少的人可以模仿一下,
再也没人可以接近,更不用说超越前人了。
这样的传统文化,和文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样子都不叫文化断绝的话,
还想怎么样呢?
难道只有汉字完全拼音化了,才能叫文化断绝么?
只要硬盘里还有存档,就不叫灭绝么?
书,放到你家书架上就是你的了,但是知识不是。
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使都记在脑子里,
如果无法创新的话,也不过是台人肉留声机罢了。
最后,从人道主义出发,票友友情提醒一下:
如果您和票友一样,处于小学没毕业,
幼儿识字班的水平的话,
就不要浪费时间去给古人挑错了,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去给民科架架秧子改改物理公式。
即使自认找到错了,也不要随随便便就贴出来,
徒增笑尔。
作者:一票友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