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7)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7)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7) (445 reads)      时间: 2013-4-29 周一, 下午9:42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道德的差异不是理性能够决定的。(Moral Distinctions are not derived from reason.)------休谟

六、道德和理性

春秋战国的500多年产生的诸子百家留给后人的遗产无疑是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并从此成为古代塑造国人文化心理素质的最有力的文字。文字影响人,主要是通过文字所记述的语言,包括语言的组织和词语的选择等,因为文字不过是记录语言。然而说到古代汉文,则必须注意到文章并不是语言的记录,而是对于语言的“写意”,汉字通过它“绑架”了汉语(将另文讨论)。用这种记述方法所成就的文献的特点是“撮其要义,略其枝节”,即一般只记录作者的结论,略去观点形成的详尽过程。这种做法可以“达意”,且避免可能的字-词不够的困扰。对于读者来说,通常是可以读到作者的观点而不了解观点形成的详尽过程。这种文字使用办法除了有效解决了汉字数量有限的问题,在文字早期的应用环境中其实是一个完满的选择。因为汉字早期的使用主要是关乎具体的典章制度,当然不需要将每句话的来历交待清楚。

待到思想的发展进入到学术思考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学术思考的特点是不断分析、推理、抽象、辨伪、求证等,思维过程长,层次多。对于困难问题的探索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知识积累。这时,对于思维的全过程的记录就成为极为重要的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繁荣是中土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学术探究,其来势之快之猛不是任何人所能预见的。而当时汉字词汇还是几乎全部为单字,汉字总量和1000年前几乎相同,如此条件下如何可以希望汉字可以担负记录全部思维成果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采用“撮其要义,略其枝节”的记录典章制度的办法。这些东西前面已经讨论过,不再过多重复。

先人虽然未曾在系统逻辑方面取得可以称道的成就,但这不等于说中国人就不会逻辑思维。因为逻辑性是思维的基本特征。而系统逻辑思维指的是一套完整的思维方法,可以普遍地应用于各种思维求得真实的知识。正是有了这套方法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人类才会建立后来的科学方法和完整的各类知识体系,也才有人类文明的今天的成就。所以,中国人(包括古人)有逻辑思维不等于中国人就有自己的系统逻辑,不能用中国人在解决具体问题上的逻辑论证能力来说明中国人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系统理性。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自白话文运动以后的汉字写作和古人的汉字写作不是同一个话题,扯到一起讨论必然引起混乱。

以上是本节的题外话。下面讨论我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儒家究竟是如何影响国人的理性发育的?

“尊孔”是后代对于春秋遗产的继承所作的选择。批儒和尊儒在中国历史上没有 中断过,基本集中在对于孔子思想的解释、批判(包括褒与贬),我这里无须再加以重复。我以为评价儒家思想虽然重要,但是企图以此来理解中国人的普遍思维特征却行不通。因为思维特征表现在对待同样问题表现的不同思维方式,属于思维方法问题,不是思维关注(内容)问题。

那么,儒家思想究竟是如何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儒家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对于道德的研究不但古代中国人热心,所有其它人类文化都重视。古希腊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很系统,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有专门的论述。既然道德是人特有的,人是理性动物,希腊人以及后来的欧洲人因此都认为道德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欧洲精英中的一些人曾经很欣赏中国人强烈的道德观,认为是中国人的理性的表现,是中国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的标志,甚至认为中国文明比欧洲文明更先进。

事情终于到休谟(David Hume)那里彻底改变了。休谟在17世纪论证了道德无法从理性推理得出。换言之,道德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是通过个人自有的道德观念设定的,因此没法用作统一的尺度规范人的行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休谟的《人性论》(A Treaties of Human Nature)。不过,关于绝对道德标准是否存在的问题自Derek Parfit上世纪80年代的著作问世后又起争论。)我以为,休谟之后,中国人是否有深刻理性的问题在西方就失去了最后一块有争议的领域。加之后面一系列的文化(政治)冲突,“中国人缺乏理性”遂成为西方对于中国人思维特征的定见。

休谟的论证当然不是针对中国文化,但仔细回顾中国两千多年的“德治”实践,我以为休谟的论证的确非常深刻。正是由于道德标准的非理性,所以才会有各种匪夷所思的道德倡导,包括《二十四孝图》中的“埋儿丰母”的故事。最为悲剧的是,古代经典本来就缺乏论证,一旦用缺乏理性标准的道德来教育人,那么愈是通过学习汉字来继承文化遗产的人就愈容易在对待社会学意义上的各种问题缺乏理性。今人有批评孔子心口不一的行为,殊不知这是道德的标准无法通过理性思维得以统一的原因。如果以道德标准来衡量我们的行为,每一个人都无法做到在他人眼里始终严守道德,道理就在这里。

把德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的做法对于中国知识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它造就了中国的“善、恶”观文化,为后来的“酱缸文化”(我本人并不同意整个中国文化是酱缸一桶,这里借此指负面的东西。)注进了第一桶水;
第二,它彻底断绝了中国思想界独立发展系统思维的可能性。

第一种影响的产生在于道德属于主观价值,是个人的形成道德价值后的要求,而不是理性逻辑的产物。理性逻辑只能判别真伪,不能指明善恶。所以,当把道德作为思想活动的支点时,所有的求知活动就必须加以善恶评判,不是求善就是求恶;真假判断是次要的,甚至不予考虑。这样一来,不仅所有的客体都被标上了善恶、好坏,思想本身也必须加以好坏的区分。个体通过这样的求知体系形成的思维特点是价值判断先于真伪判断。这种方法的影响很值得分析,我这里只侧重分析它对发展系统理性的影响,即上述第二点影响。

从思维规律来看,春秋诸子的“不证而论”并不能就此推出中国人从此就再无可能独自发展出系统逻辑。因为依照思维的一般规律,人总是会对于未经证明的结论探究其形成的过程。古代文人对于诸子思想的“注经”活动就是这样的活动。既然是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循着这个过程走下去,必然需要发展能够严格辨伪的思想方法,最终如古希腊人那样自己发展出系统理性。此外,古代帝王选择“尊儒”以后并不像现代独裁专制那样实行全面文化专制,虽有“文字狱”的做法,但那都是政治行为,未必会发展到禁止学术的地步。(所以才有绵绵不绝的“注经”学术。)但是,两千多年的“注经”活动尽管规模宏大,除了靠着佛教带来的思想方法的影响发展出“理学”外,在发展系统理性上几乎一无所获。为什么?

上面分析指出的第一种影响说明,凡是进行上述“注经”活动的文人无一不是“善、恶”教化的产品,因而都会在开始“注经”以前就先对客体作善恶判断(包括其他形式的价值判断,如高低、美丑、好坏等),然后再进行自己的“求真”。结果就是圣人必善,小人必恶,“注经”不过是到圣人那里去找微言大义,到小人那里鞭尸诛心,不需要系统而严格的辨伪方法,一般的因果推理就已经够用了。不仅不需要严格的系统逻辑,还要“为大人讳”,所以也不许别人辨伪。所以说,“善、恶”教化彻底断绝了中国思想界独立发展系统逻辑的可能性。

中国的农耕文化的特点有保守的一面,这是事实。但是,真正从事农耕的文盲表现的多是保守和愚昧(缺乏关于自然的知识)。而通常“酱缸文化”所批评的问题更多的是表现在文人身上。比较继承了希腊遗产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文明史上的最大贡献当数它对于律法的创建,奠定了现代法律和法学的基础。同样是帝国,同样要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同样要解决各样的社会问题,两种文化下生活的皇帝的不同选择不是人性的差别,而是文化的差别。

对于每个受过“善、恶”教化的人,它的影响都是很难去除的。甚至经过良好的系统逻辑训练,它的影响都会不经意就表现出来,因为它从意识深处排除了对于绝对的“真”的认识。例如,言论自由是对于思想存在的一个绝对的“真”的条件,没有它就没有了思想,因为正如前面的分析所表明,思想必须通过语言得以表达。可是我们现在仍然会通过论证言论自由对于社会发展的具体“好”处来要求言论自由,而忘记了这种论证同时意味着,如果可以用其他方法获得言论自由带来的那些好处的话,言论自由就可以被替代了。

道德永远是需要的,但是无法从理性思维中得出道德的标准,所以不能通过强制(或变相强制)得到真正的实行。在强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任何道德行为都是不可判断的,所以通过权力或社会的压力而实现的道德昌明都是靠不住的。

(待续)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35392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