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2)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2)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2) (810 reads)      时间: 2013-4-23 周二, 下午9:03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世界上的文字有一维文字,二维文字和三维文字。一维文字如英文,English只有左右无上下;二维文字如汉文,比如“芦”,既有左右又有上下;三维文字如玛雅文,除了上下左右,还有远近。玛雅文的读法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近后远。这表达了各民族注重的方面不同。一维文字重视科学,二维文字重视历史传承,三维文字重视艺术。” ------摘自老芦贴出的网友来信

二、思维和语言

根据上面那位网友的说法,我们是否可以推论说,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上重视艺术的民族即便有,恐怕也不会有超过玛雅时代的成就,因为玛雅文已经没人使用了。可是这个推论靠得住吗?如果重视历史传承的人群首数使用“二维文字”的中国人,为什么国人用的现代史教材基本属于“秽史”?为什么三大宗教的创造又都是来自“重视科学”的使用“一维文字”的人群?显然,该网友的说法缺乏说服力。问题出在哪里?我想问题出在对于文字功能的理解,这是一个在关于汉字--汉语问题讨论中常见的错误。人类为语言发明文字,要弄清文字的功能必须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着手。但是,一说到语言,人们又会把语言和思维混在一块。所以,要理清这条关系链还得从弄清楚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

1、思维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思维是大脑皮层的功能。这样说来,凡是有大脑皮层的动物就都有思维能力了?我想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不过,我们讨论人的思维时,指的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它不仅能够理解周围世界存在的一般因果关系,还能够通过推理(演绎、归纳、假设)、实证、数学分析等等各种思维方法来理解更深层次的各种因果关系,并以文化创造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反应,是人类独有的。

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尽管如此,思维过程却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进行的,是一个数字化过程。我用下面的模型来简约地表达这个过程:
感受器(神经电位)——〉解/编码器——〉处理器——〉解/编码器——〉(神经电位)效应器(各种骨骼肌)

此模型里的感受器是身体内外各种感官,包括眼、耳、鼻、舌(味觉)、皮肤、肌肉神经等;效应器是受大脑意识支配的骨骼肌,包括声带、口腔(喉、舌)、四肢等;解/编码器-处理器-解/编码器则是大脑神经元及其联系通道系统。当个体接收到一个特定的信息,比如手臂受到压迫,这个压力通过该处的压力感受器(神经元)上传一串神经电位到达大脑,大脑对其处理后作出反应,通过效应器进行表达。多数专家认为大脑神经细胞总数约1000亿,而细胞间的联系通道之多更是神经细胞总数的1000倍!思维的成长是和大脑内部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在个体的发育生长中不断建立的同时进行的。神经细胞的总数不变,但是其间的联系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需要生存环境的刺激而发生发展,一方面通过变化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产生文化产品使个人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神经元之间形成的联系有的可能是永久的,有的则会退化、重组,形成新的思维能力。

千亿之数的神经元的存在,以及这些神经元之间可能发生的各种联系是人类思维可以达到的复杂程度的基础。基于同样的理由,人类的思维的复杂程度的差异之大(或发展的潜力之大)也因为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的可塑性而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有时比人和猿猴的差别还大”成为可能。

不论思维有多么复杂,思维的特点始终是逻辑性的。这种逻辑性的一般形式表现为因果顺序。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我们可以感受的范围内可以在宏观上看作是一个事件的连续过程,我们的任何一个感觉都是这个连续过程里的一个节点,它必然和前面的某个节点有联系,并一定会有其结果。人的思维功能既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自然必须能够应对所处的环境的因果性,这就规定了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对于这个过程的部分或整体的的设问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思维的产品,即文化。常人所表现的“思维混乱”,并不是说其思维缺乏逻辑性,而是对所面临的因果链中的因、果认定发生错误,结果导致错误的结论。文化反过来成为人的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并通过进入人的大脑影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来形成人的思维形式,最终给人打上文化的烙印。

2、语言是意识的表现,是身体的功能

当人有思维活动时,人即处于所谓的有意识(Consciousness)的状态。人清醒时和做梦时便是处于有意识状态,此外都属于无意识状态。对于生活于社会中的所有个体来说,思维活动不是大脑的自娱,而是与外界的交流相联系着。这种联系靠的是大脑--身体的联动所形成的界面进行,这个界面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化的条件。所有的语言作为人体的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联系大脑和环境的界面。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不过是不同的“约定俗成”造成的,属于界面外观的差别,并不能说明思维能力的高低。事实上,说不同语言的人群都可以通过母语来应对复杂的思维问题。生活于相同社会里的个人如果精通两种不同的语言,例如英语和汉语,那么这人就可以通过这两种语言界面思考同样的问题。这里的思想过程在大脑皮层都应当是相同的数字化过程。处于不同社会里的个人常常会对同一个现象产生不同的解读,那不是因为语言的不同,而是因为文化的差别。

语言作为身体(包括大脑)的功能,犹如人的运动功能,无须借助身体以外的其他工具。凡是可以完成这个功能的身--脑系统都可以承担语言功能,人的大脑--听说系统只是可以承担语言功能的系统之一。必要时,人可以使用大脑--视觉形体系统、大脑--触觉系统、大脑--视说系统,甚至几种系统同时使用。(大脑--听说系统自所以是所有人的首选系统,应当归于听说器官在表达和接受信息上的方便。例如,除了灵敏度高以外,语音的传导可以跨过屏障,这是所有其他系统不具备的。)只要大脑是完整的,一部分身体损坏时,大脑可以和另一部分身体建造新的语言界面。

不同的系统之所以都可以承担语言功能,关键在于大脑神经元之间可以建立多通道联系。因为所有的语言系统引入大脑的都是信息的能量形式,语言的意义是大脑对其解析(解/编码)的结果。如果没有大脑的处理,眼睛看到的不过是各种强度和颜色的光,耳朵听到的则是不同频率的声波。有了大脑,即使没有眼睛,人还是可以通过别的感受器将信号传入大脑,再通过转接通路导入相关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让人“看到”图像。(对此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读读著名的美国盲聋女孩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的故事。相信该故事关于凯勒在语言功能的形成方面所提供的资料会对读者有所启发。)

正因为如此,人才会有如此众多的语言,但只有相同的逻辑思维方式。人的思维的奇妙在于人可以循着逻辑关系不断深入理解事物间的联系,将自己的理解转化为文化成果。例如,猩猩知道用石块砸坚果取食果仁,世世代代都这样做。而人则可以从这个过程中抽象出“尖锐和重量”而制作石斧,然后进一步从手臂距把握石斧的手掌的距离抽象出制作斧柄所需的信息,甚至进一步抽象出“比例”的概念来确定石斧的大小和斧柄的长度。人类的思维需依赖感官获取的外界信息(如上例中石块砸坚果),继而将自己思维过程中抽象出的信息通过语言输出后再输入自身或他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所谓的抽象能力其实是人皆有之的大脑功能,差别在于抽象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在大脑内的处理都是通过数字化的电信号的传递,而不是直接使用语言。头脑(Mind)本身无法感知电信号的传递活动,但是可以通过大脑--身体的联动,即语言,来感知和控制思维活动。这个过程及其复杂,仍然是人类知之很少的一个领域。

人类语言功能的出现,使得人类有了一项其他动物没有的选择:相互合作。借助语言,思维可以在个体间传递。人类生活得以进入社会化,愿意选择合作的人群在和其他动物(应当也包括无合作的其他人种)的竞争中的胜出机会大增。现在发现的仍然存活的各种人群,包括生活于热带雨林里的原始部落,无一不具有语言功能。人类的一个旁支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是我们祖先曾与之混血过的人种,大约在3万年前灭绝。从进化-选择的角度看,他们是与我们的先祖竞争的失败者。人类学家很想知道的一点就是这些人是否有语言能力。

(待续)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5186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