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3) |
 |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
|
|
作者: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漫说思维、文字、及其他
法国语言学会曾于1866年作出过一个著名的决定,认定语言起源的问题不属于方法学可以解决的范畴,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禁止在学会的刊物上讨论语言起源问题。------摘自Wikipedia.com
三、语言和文字
前面一节将语言作为人具有的诸项生物学功能之一而描述,这里我说的语言则是指人们日常说的具体的语言。人类日常说的语言有7000中,大的有十来种。若将语言作为母语的人数多少来度量其影响,汉语是影响最大的语言;若以使用人数的的多少来衡量,英语是最大的语言。
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起于何时的问题迄无答案。此问题的讨论曾在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很热烈,据说热烈到了各种邪说都出来了的地步。结果令当时的科学领先的法国明令禁止讨论这个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如今则在神经科学和其他科学的支持下又热了起来。据在这方面颇具权威的日本学者Kazuo Okanoya的介绍,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对语言发生历史的长短看法差别很大,大致有三种看法,分别为2万年,5万年,和150万年。Kazuo Okanoya自己的看法是2万年,当然还要通过研究来证明。我觉得,150万年似乎过长。人类能够相互交流合作后,要历经150万年才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好像有点自我低估了。
作为用表意文字记录的汉语言来说,其历史恐怕是一个无法通过对文字的记录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因为汉字记录的汉语包括七大(或八大)方言,即便我们相信有些人所说的汉字早期也是记录语音的,那也无法搞清楚到底记录的是哪个方言。所以,真要讨论汉语的历史,这个问题恐怕只能回溯一百年,从开始白话记事的1918(?)年算起。我下面只讨论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育。
前面说到,语言功能是身体功能的一部分,意即人随着发育的成熟就会说话。但是,在已经有固定语言的社会里,说什么话是不由己的选择。前面提到的海伦-凯勒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盲聋的凯勒到7岁从安妮-苏利文女士学习语言时已经和家人形成了约60个肢体接触符号(其实就是她和家人“约定俗成”的语言),通过这些符号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凯勒两手的触觉十分敏锐,平时喜欢抚摸一切可以接触到的东西,经由这种触摸来认知世界,并常常一个人独自沉思,不过始终无法和周围的人进行思想交流。凯勒显然为此十分痛苦,常大发脾气,摔打可以拿到的任何东西。苏利文教授凯勒的是美国盲人手语,通过将手型压在凯勒的手掌上再配合以让凯勒接着触摸对应的实物来教授单词。但是几个月下来凯勒没有理解任何词汇。直到某日,在凯勒又一次大发脾气后,苏利文将凯勒带到水泵前,一边让水不断流过凯勒的双手,一边将“水”的手语词压在凯勒的手掌上,结果凯勒顿悟,从此开始接受苏利文教授的手语词汇,不断进步,最后还完成了大学学业!凯勒的学习过程开始时的困难,在笔者看来其实是因为凯勒有自己的语言,因此无法理解苏利文的语言。双方的互动最终使得凯勒顿悟苏利文的手语,从此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改为接受苏利文教授的语言,从此步入常人的语言世界,完成了她和周围世界的“约定俗成”。不仅凯勒如此,所有孩子的“牙牙学语”过程其实都是新的个体和既有语言世界的互动过程,孩子最终在环境的压迫和鼓励下放弃自己的语言转而接受父母的语言。换句话说,孩子的语言功能是自备的,父母所做的是用各种方法迫使孩子放弃发展自已的语言,模仿父母的语言。
文字的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人类文化变迁的记录贡献最多的主要七大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表意汉字、印度字母、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其中后四种属于字母拼音意文字,前三种属于象形表意文字。象形表意文字及其对应的文化的出现都早于拼音文字及其文化。从原始的结绳记事到秦始皇帝统一文字,汉字有记载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距今约3500年。虽然汉字的发明晚于前两种形意文字,但汉字出现后的对文化发展的推动,恰好遇上巴比伦和埃及的衰落,汉字代表的文化遂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当时的人类文明的高峰,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的发展达到历史的顶峰。
人类社会的各种需求中,物质生产和分配从来是首要问题。笔者以为文字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为重要的地方在于社会秩序的形成。没有文字,一切都靠口口相传,一遇权益分配问题,已有的秩序就可能被改变,分配只能通过尖牙利爪来解决。结果是秩序只能在小范围内通过血缘关系得以维持,因而无法形成较大的社会,当然也就无法实行社会分工,生产力因此难以提高。有了文字,秩序的制定从此有了纪录,权力的继承和行使得以变得较为稳定,人类才可以组织较大的社会,通过实行社会分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开启文明进程。
迄今所发现的主要的人类文明都有使用文字的记载;而凡是没有使用文字的语言,其文化均相对落后。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使用的语言已经全都有了自己的文字。但是,文字并不是语言,它是人的发明,用来记录语言。人类发明的两种文字都有记录语言的功能(其差别留待后叙),之所以象形表意文字的发明在前应当归于这种文字的直观性,不像字母拼音文字抽象,所以比较容易发明。我们考察幼儿的表达能力的发育也可以看到,儿童的涂、画能力的发展一般都是早于符号书写能力的发展。
古代中土人发明了汉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这不等于汉语只能用象形表意文字来记录,也不因此就可以用汉字来界定汉语言。(改革汉字因此不等同于改革汉语。)但是,由于文字所记录的知识总是随着时间在积累,过了一定时间,文字记录的知识就会超过个体头脑里可能积累的知识总量。从此,人类学习前人留下来的知识就必须借助文字,教育因此从学习文字开始。其次,当一种文字被用作记录某种语言的工具的同时,这个工具的某些特点会反过来影响语言的表达。(这一点又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字不能记录文字本身不具有的语言特点。例如,象形文字不能记录语言的发音,其发音是后来规定的,和语言的发音没有逻辑关系。二是语言的使用者会避免记录文字难以记录的思想。)当文字成为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以后,通过学习文字来学习语言会不可避免地会对思维通路的建立发生影响。例如学习拼音文字自然会在发音正确上下功夫,因为发音错了别人就听不懂,拼写出来的也是错的,别人也看不懂。而学习表意文字则需侧重词汇的意思的理解,这样才可能正确使用文字。
然而,不论文字如何影响语言,文字都是书写工具,功能是记录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没有文字仍然有语言;一种文字可以用表意文字来记录,也可以用拼音文字来记录。例如,越南语过去曾用汉字来记录,现在用拉丁字母记录。日语、韩语则基本弃用汉字采用非拉丁字母的拼音符号来记录而形成今天的日文和韩文。就汉字来说,它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还兼有表音的功能。例如,粤语就有用汉字进行表音记录的“粤文”,甚至wikipedia.com的有些条目就同时有“中文”和“粤语”(应当写做“粤文”)的汉字描述。
(待续)
作者: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