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程映虹:中共不妨试一下南非这双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程映虹:中共不妨试一下南非这双鞋   
NABC60






加入时间: 2008/04/24
文章: 2900

经验值: 136653


文章标题: 程映虹:中共不妨试一下南非这双鞋 (739 reads)      时间: 2013-4-01 周一, 下午11:57

作者:NABC60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程映虹:中共不妨试一下南非这双鞋


习近平访问南非时说,中国和南非“有着相似的历史、相连的命运、相依的未来”。

中共领导人访问每个国家时都要让文胆们琢磨出一些特别的话来显示他们和这个国家的特别关系,这些话多半是应景的,但“相似的历史”这句话倒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经习近平这么一说,中国和南非还真是“有着相似的历史”。中国有城乡二元制,把中国人分成城里和乡下两个等级,相互隔离。虽然宪法上说是国家是工农联盟,但实际上城里人高人一等,乡下人不但享受不到各种福利,这个身份对城里人来说甚至还是一种惩罚和流放。

不但如此,中国选举法甚至曾经规定,在根据人口分配人民代表时,相同的人口数量,城镇的代表名额是农村的四倍。这等于是说四个乡下人才等于一个城里人,或者说一个乡下人等于四分之一个城里人。这个简单的算术一下子就把宪法上抽象的“工农联盟”真正值几个钱给算清楚了。

就在中国实行这个隔离和歧视制度的同时,南非实行的是以种族划线的隔离和歧视,这是众所周知的,就不用多说了。

文革时沦落成“狗崽子”下过乡的习近平对这一点应该比其他人更有感受,所以当他说中国和南非“有着相似的历史”时,一定是有所指的,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把南非当作一个发展中国家,凡是发展中国家就都是“有着相似的历史”。

但他没有说的是,面对这个相似的隔离和不平等制度,南非和中国又有着不同的历史经验:南非黑人奋起反抗,迫使白人种族主义者让步,废除了这个制度;而中国的农民忍让了几十年,今天虽然有了进城的权利,但还是城乡二元制下的被歧视者。

中国和南非还有一个重大的相似之处,在南非已成历史,于中国还是现实。这就是为了国家进步而和平抗争的著名人士被投入监狱,在南非有曼德拉,在中国有刘晓波为代表的很多人。而这两个人又都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这可是南非和中国最突出的相似之处。

按说,年轻时的曼德拉毕竟还有过从事暴力斗争的历史,甚至还担任过一个叫做“南非之矛”的地下武装组织的总司令。而刘晓波可是自按照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从事政治活动(其实一多半也就是写作)起就一直坚持非暴力的宗旨的。如果曼德拉像刘晓波这样,始终是个文人,至多也就是发起个把宣言,南非当局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他投入监狱吗?

其实,换句话说,也就是在南非要搞组织和运动才能点燃的不满之火,在中国可能只要写写东西就够了。所以南非当局不一定害怕一个文人;而在中国,几篇文章就可以推翻社会主义了。这是毛泽东早就预言过的。

当年的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最后在全球民主化的浪潮中—不要忘了,主要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横加干预—最后放弃了镇压,释放曼德拉,和他领导的运动达成和解。这可是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能和苏联解体和台湾民主转型并列的伟大事件。德克勒克和曼德拉为此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习近平刚在莫斯科发表过“鞋”论。他只说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但没有说一定要穿自己做的鞋。既然他如此强调中国和南非的“相似”、“相连”甚至“相依”,那何不把德克勒克曾经穿过并走上光明大道的那个式样的鞋也套在自己脚上试一试呢?


来源:《纵览中国》

作者:NABC60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NABC60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09281 seconds ] :: [ 29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