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帖]评毛泽东的一篇“优秀”作文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评毛泽东的一篇“优秀”作文   
勇敢的心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7/04/16
文章: 1831

经验值: 65720


文章标题: [转帖]评毛泽东的一篇“优秀”作文 (776 reads)      时间: 2013-3-01 周五, 下午6:22

作者:勇敢的心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评毛泽东的一篇“优秀”作文
作者:谌旭彬 更新时间:2013-01-24



危险的《商鞅徙木立信论》

大约是在1912年6月,就读于湖南省立高等中学的19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作文,名曰《商鞅徙木立信论》。全文如下:

商鞅徙木立信论

普通一班 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来由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嗷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文稿》编辑组: 《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据说,青年毛氏的这篇作文得到了其国文教员柳潜的高度赞扬,有“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这般的评语。但细究毛氏此文,其捏造历史,以伪历史来论证伪理论这个相当危险的倾向,却很少被发觉。

毛氏既然以“徙木立信”的典故为题作文,自当看过《史记·商君列传》关于该典故的原文。其原文如下: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毛氏文章的主旨是:“商鞅之法,良法也。……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来由也”——毛氏感慨道:商鞅的“法”,是很好的“法”,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大政策,这样的好东西,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害怕呢?为什么非得商鞅弄上一出“徙木立信”的把戏才肯去拥护呢?据此,毛氏得出他对中国社会的认知:执政者虽煞费苦心,但国民却太愚蠢,遂致国家几蹈于沦亡之惨境。

据《史记·商君列传》的记载,商鞅玩“徙木立信”的把戏,是在“新法”尚未公布之前——“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毛氏在作文中,却悄悄篡改了历史,将“徙木立信”的时间移到了“新法”公布之后。如果恪守《史记》的记载,毛氏的那些感慨——商鞅的“法”,是很好的“法”,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大政策,这样的好东西,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害怕呢?——就成了无本之木,毛氏最后的那个结论——“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来由也”——也就成了无的放矢。毛氏整篇文章,丧失了事实基础,所谓“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的评语,自然也就成了笑话。倘若该作文改由历史教员阅评,恐怕是要得零分的。

很显然,毛氏误读了历史的教训。老百姓并非如毛氏所言那般,面对美妙的商鞅“新法”,却愚昧到非要执政者“徙木立信”才敢去相信、去拥护。老百姓不信任、不拥护的不是美妙的“新法”,而恰恰是残暴的执政者——商鞅还没给他们看过“新法”的内容。在“新法”颁布之前玩“徙木立信”,其目的是确立执政者的威信,而非确立“新法”的威信。商鞅根本就不在乎老百姓是否信任、拥护“新法”,他唯一在乎的,只是老百姓能无条件地去执行“新法”,《史记·商君列传》中有记载:

“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一开始有些老百姓反对“新法”,商鞅把他们抓起来排着队在渭水边上砍头,砍到河水都变成了赤红色;稍后,老百姓倒转过来,称赞“新法”实实在在地好,结果又被商鞅抓起来全家流放到边关。为什么在商鞅这里,反对者要被杀头,拥护者也要被流放?原因很简单:商鞅需要的是“愚民”,愚民就不应该思考国家政策的好坏,他们不应该拥有思考国家政策好坏的能力,他们只要会下田耕地、会上战场杀人就足够了——《商君书·定分》里说得明白:“民愚则易治也”。此乃商鞅变法之本质,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反文明的变法,是中国历史的一颗毒瘤。毛氏这篇作文,显然是误入歧途了。其对历史教训的误读,也导致其对现实社会病症的错判,终毛氏一生,刚愎自用,对自己在政、经、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均怀抱着不切实际的莫大自信,与《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中所表达的那种“执政者虽煞费苦心但国民却太愚蠢,遂致国家几蹈于沦亡之惨境”的错误的历史逻辑,显然是有直接关系的。

作者:勇敢的心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勇敢的心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3753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