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五八事件可能是江泽民搞的阴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五八事件可能是江泽民搞的阴谋   
和合
[个人文集]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文章标题: 五八事件可能是江泽民搞的阴谋 (676 reads)      时间: 2012-11-05 周一, 上午4:37

作者:和合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五八事件内幕分析
和合(10/18/2012)([email protected])

五八事件大概已经接近被所有的人都忘记了。不过,其内幕并没有多少人深入研究。
我这里提出一个新的分析,相信可以重新激发人们的兴趣。

五八事件据说是由美国人用B2隐形飞机,投掷的激光制导炸弹,炸毁了中国住南大使馆。
而最先说出“B2隐形轰炸机”,和“激光制导炸弹”的,竟然是中国方面。可见中国方面
早就知道“内幕”。

看过历史上战争片的人都应该熟悉这样的情节:在夜晚,地面的人员为了防止被敌人的
轰炸机发现,都必须禁止吸烟。因为从飞机上看,夜晚的地面一片漆黑。很难找到目标。
闪亮的火星是最佳的引导投弹目标。

所谓激光制导炸弹,其实不过就是在地面,让特务把袖珍的红外激光,(就像会议上常用
的红色激光笔一样,体积很小。)对准目标物(例如,某个建筑),进行照射。从飞机上
用红外感光的照相机看,就可以非常清晰地找到目标了。激光制导炸弹就可以非常容易地
在黑夜之中,对准强烈的红外激光光点,精确地击中目标了。

五八事件发生在美军计划轰炸南斯拉夫军需部建筑物的那个夜晚。南军需部建筑距离中国
大使馆仅仅相差二百米。然而,美军本来瞄准南斯拉夫军需部建筑的炸弹,却被“神秘地”
引导向了中国大使馆。有没有可能是中国人自己把炸弹引导过来的呢?我看非常可能。
很可能是美国特务把袖珍激光对准南斯拉夫军需建筑后,就把激光放在某处后,就离开了。
然后,中国人就去把激光的方向改变,对准了中国的大使馆。

当然,下这个指令的,只可能是江泽民。知情者可能只有江泽民和潘大使。时任中央办公厅
主任的曾庆红或许也可能知情。

出于什么目的呢?熟悉北部湾事件的人应该可以理解。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自己是首先挨
打的受害者。从而可以激起国内民众的强烈反美情绪。另外,也许还有利于江泽民控制军
权。

尽管这么说,仅仅是猜测,但是呢,想想看,事件发生后,克林顿亲自给江泽民打电话
(想道歉或者解释),作为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不敢亲自接电话。(恐怕说话的语气露出破绽。)
而是让胡锦涛接的电话。

美国说是“误炸”。中国则信心饱满地说,"不是误炸"。(自己引导过来的炸弹,当然
不是误炸了。)事件发生后,美国并没有处分地图局。而是惩罚了一个地面特务。(谁让
他把红外激光放好后,没有继续照看好激光器,而是离开了呢。)所以,本文的结论是:
五八事件,尽管有可能是美国的误炸。但是,也有可能是江泽民指令下,中国方面故意引
导美国导弹,爆炸的中国大使馆。这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五八事件使江泽民相当受益。)
-
当时美国政府为什么没有把这个真相说清呢?这也很容易解释,首先,可能是害怕
暴露军事机密。第二,也是因为美国人没有掌握直接的证据。(谁知道那袖珍红外激光
器到底是被谁给改动的呢?)所以,美国人只好哑巴吃黄连,自己承认是误炸了。

这样的分析,在国内,可能无论怎样传播,都不会让人相信。但是,如果传到了美国政府,
它只要说明当时负责发射激光的特务的行动细节,就有可能显示真相了。

作者:和合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和合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0539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